具有用于电机轴支承的飞轮的变速箱壳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30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于电机轴支承的飞轮的变速箱壳体装置,它具有变速箱壳体(1)和飞轮(5),该飞轮具有内环(6)和外环(7),其中该内环(6)以传力配合方式联接至电机轴,并且该变速箱壳体(1)具有用铝压力注塑包封的钢制轴承套(8),该钢制轴承套形成该变速箱壳体(1)的开口(4),所述飞轮(5)被压入该开口中。所述飞轮(5)被压入该开口中。所述飞轮(5)被压入该开口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用于电机轴支承的飞轮的变速箱壳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尤其用于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用于电机轴支承的飞轮的变速箱壳体装置以及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致动器和用于制造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致动器的变速箱壳体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是在飞轮中支承电机轴以保护电动机免于损坏。如果在电动机的下游设置变速箱,则飞轮可被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中。飞轮此时被压入变速箱壳体中。但这种压配合无法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都提供可靠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具有用于电机轴支承的飞轮的变速箱壳体装置,其提供在变速箱壳体和飞轮之间的可靠廉价的联接。
[0004]该任务通过一种变速箱壳体装置和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致动器的变速箱壳体装置的方法来完成。
[0005]为此,规定一种变速箱壳体装置,其具有变速箱壳体和飞轮,飞轮具有内环和外环,其中,该内环与电机轴能以传力配合方式联接,其中该变速箱壳体具有用铝以压力注塑包封(overmolded)模制的钢制轴承套,钢制轴承套形成该变速箱壳体的开口,该飞轮被压入该开口中。
[0006]钢制轴承套的使用保证了该飞轮在大的温度范围内都牢固安置在变速箱壳体中并且能吸收在电机轴反转时出现的力。通过在制造变速箱壳体时压力注塑包封钢制轴承套,变速箱壳体不必为了容纳飞轮而被附加切削加工。该飞轮最好是球轴承飞轮。
[0007]该变速箱壳体的开口最好居中布置在变速箱壳体中。
[0008]为了提供防旋转功能,钢制轴承套在外侧最好具有非圆形形状。
[0009]该变速箱壳体装置最好包括所述电机轴,该飞轮的内环安装在电机轴上并与电机轴压紧在一起。
[0010]优选规定,该飞轮具有反转止动机构并且只允许朝向一个方向、即电动机正向旋转方向的扭矩传递。
[0011]还规定一种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致动器,其具有带有电机轴的电动机和带有前述的变速箱壳体装置的变速箱。
[0012]还规定一种制造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致动器的变速箱壳体装置的方法,其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0013]‑
提供用于形成变速箱壳体装置的变速箱壳体的铸模,
[0014]‑
将钢制轴承套置入该铸模中,
[0015]‑
将铝压入该铸模并且在所述铝与钢制轴承套之间形成形状配合连接,以及形成具有由该钢制轴承套预定的开口的变速箱壳体,
[0016]‑
将飞轮压入该钢制轴承套中。
[0017]钢制轴承套的使用保证了该飞轮在大的温度范围内都牢固就位在变速箱壳体中。通过在变速箱壳体制造时压力注塑包封钢制轴承套,变速箱壳体不必为了容纳飞轮而被附加切削加工。
[0018]为了提供防旋转功能,钢制轴承套在外侧最好具有非圆形形状。
[0019]所述飞轮优选具有内环和外环。
[002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变速箱壳体装置包括电机轴,该方法具有以下其它步骤:
[0021]‑
将飞轮的内环与电机轴压紧在一起。
[0022]优选规定,所述飞轮具有反转止动机构并且只允许电机轴朝向一个方向旋转,即在电动机正向转动方向上旋转。
[0023]所述飞轮优选是球轴承飞轮。
附图说明
[0024]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零部件在此在所述图中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0025]图1示出具有飞轮的变速箱壳体的分解视图,以及
[0026]图2示出已安装的变速箱壳体的从下方看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示出变速箱壳体装置3的变速箱壳体1。变速箱壳体1具有中央开口4,飞轮5被插入该中央开口中。飞轮5是具有内环6和外环7的球轴承飞轮。球轴承飞轮5被用作反转止动机构,即它防止未示出的电机轴的反向旋转。
[0028]外环7在内侧具有未示出的凹部,球容纳在凹部中。所述球被弹簧预紧向夹紧位置。该凹部沿周向延伸,其中该凹部的深度与电动机正向旋转方向相反地连续减小。在夹紧位置中,所述深度小到以至该球被夹紧在内环6和外环7之间,从而防止电机轴朝向反向旋转方向旋转。如果内环6与电机轴一起沿电动机正向旋转方向旋转,则该球会克服弹簧力被压入该凹部的区域中,该球在该区域中不接触两个环6、7。在此空转范围内,电机轴可自由旋转而未被锁定。
[0029]所述的球轴承飞轮5仅是可在市场上买到的带有反转止动机构的诸多适用飞轮之一。也可得到不带弹簧机构而用圆柱滚子代替球的飞轮和/或带有夹紧体的飞轮。视应用场合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飞轮。
[0030]变速箱壳体1由铝构成并借助铝压铸来制成。但因为热胀系数高,铝制壳体并不适合在高温下将飞轮5可靠而牢固地固定在开口4中且良好支承所产生的力。
[0031]因此在按照铝压铸方法制造变速箱壳体1时,将钢制轴承套8置入铸模中。液态金属在高压下被压入预热的铸模中并且围绕钢制轴承套8浇注。
[0032]为了保证钢制轴承套8牢固就位在变速箱壳体1内,钢制轴承套8在外侧9具有非圆形形状。
[0033]图2以从下方看向钢制轴承套8的视角示出了变速箱壳体1。压铸过程造成在所述铝和钢制轴承套8之间的不可分离的形状配合连接。飞轮5在安装时被压入钢制轴承套8中。
钢制轴承套8在

4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都以恒定的力吸收将飞轮5牢固保持就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壳体装置(3),所述变速箱壳体装置具有变速箱壳体(1)和飞轮(5),所述飞轮具有内环(6)和外环(7),其中,所述内环(6)能够以传力配合方式联接至电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1)具有用铝压力注塑包封的钢制轴承套(8),所述钢制轴承套形成所述变速箱壳体(1)的开口(4),所述飞轮(5)被压入所述开口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1)的所述开口(4)居中布置在所述变速箱壳体(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轴承套(8)在外侧(9)具有非圆形形状。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装置(3)包括所述电机轴,所述飞轮(5)的所述内环(6)安置在所述电机轴上并且与所述电机轴压紧在一起。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5)具有反转止动机构并且只允许所述电机轴朝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运动。6.一种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带有电机轴的电动机和带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壳体装置(3)的变速箱。7.一种制造机动车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