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24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该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射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由沿第一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组成,其中,十一个滤波腔包括八个TE模介质滤波腔和三个金属滤波腔;接收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由沿第二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其中,九个滤波腔均为金属滤波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滤波器的插损及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且简化滤波器的结构及生产工艺,节约成本。约成本。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微波射频器件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金属同轴腔体滤波器虽然使用广泛,技术成熟,但已无法应对现代通信技术对于腔体滤波器低插损,高抑制的要求。腔体介质滤波器虽然具有插损小、抑制高、无源互调好、功率容量大和温度漂移小等优势,但由于其存在制作成本,工艺实现,技术难度等问题,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随着5G通信的开始建设,N7作为4G通信演进到5G通信的重要频段,该频段将受到原4G通信相邻频段的信号干扰,如B1频段等,也要避免与5G频段相互干扰,如N78等。为避免干扰,需要由双工器提供无线选频的作用,既保证对工作频段的插损小,又要对相邻通信频段有强抑制。同时,由于5G通信对性能要求严格,常规金属腔谐振器相对于TE模介质,Q值低,难以胜任严苛的插损和带外抑制要求。基站覆盖面积与发射功率正相关,于是对滤波器功率要求很高,TE模介质有远超金属腔的功率容量,足以保障无线覆盖范围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以减少滤波器的插损及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且简化滤波器结构及生产工艺,节约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射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沿第一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组成,其中,所述十一个滤波腔包括八个TE模介质滤波腔和三个金属滤波腔;接收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沿第二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其中,所述九个滤波腔均为金属滤波腔。
[0006]可选地,所述滤波器还包括:公共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分别与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耦合。滤波器的发射滤波支路和接收滤波支路共用公共腔,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且发射滤波支路和接收滤波支路能够通过公共腔与共同的端口连接,而无需为发射滤波支路和接收滤波支路分别设置端口,因此,能够减少抽头及抽头焊接点的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滤波器的成本,提高其配置的灵活性。
[0007]可选地,所述十一个滤波腔中的第一滤波腔、第十滤波腔及第十一滤波腔为金属滤波腔;所述十一个滤波腔中的第二滤波腔至第九滤波腔为TE模介质滤波腔。本实施例将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主耦合路径上中间部分滤波腔设置为TE模介质滤波腔,而将第一主耦合路径上输入端与输出端的滤波腔设置为金属滤波腔,因金属滤波腔的结构简单,能够便于发射滤波支路与公共腔及发射滤波支路的输出端口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金属滤波腔的尺寸大于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金属滤
波腔的尺寸。大尺寸的金属滤波腔能够获得较高的谐振频率,小尺寸的金属滤波腔能够获得较低的谐振频率,因此能够实现发射滤波支路的带宽频率高于接收滤波支路的带宽频率。
[0009]可选地,所述TE模介质滤波腔内设有:介质谐振柱;介质调谐盘,设置在所述介质谐振柱上。可以通过介质调谐盘调节TE模介质滤波腔的谐振频率。
[0010]可选地,所述金属滤波腔内设有:金属谐振杆,包括侧壁及由所述侧壁形成的中空内腔;金属调谐杆,所述金属调谐杆的一端置于所述中空内腔内。可以通过调节金属调谐杆在中空内腔内的深度来调节金属滤波腔的谐振频率。
[0011]可选地,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九个滤波腔、所述公共腔及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一滤波腔划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两列;其中,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至第九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所述公共腔及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至第十一滤波腔划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四列;其中,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及第十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四滤波腔、第七滤波腔及第十一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二滤波腔、第六滤波腔及第九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八滤波腔为一列;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三滤波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和第六滤波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和第八滤波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和第十滤波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叠。发射滤波支路和接收滤波支路的滤波腔成沿第二方向排布多列,每一列沿第一方向排布,使得滤波腔排布规则紧凑,避免滤波器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尺寸过大,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
[0012]可选地,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四滤波腔之间、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和第六滤波腔之间、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和第九滤波腔之间分别交叉耦合,形成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三个耦合零点;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六滤波腔之间、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和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和第五滤波腔之间分别交叉耦合,形成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三个耦合零点。发射滤波支路形成有多个传输零点,能够提高其带外抑制性能,接收滤波支路形成有多个传输零点,能够提高其带外抑制性能。因此发射滤波支路和接收滤波支路均能很好的控制带宽,因此二者之间的信号隔离度较高。
[0013]可选地,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沿所述第一主耦合路径相邻设置的两个滤波腔之间、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交叉耦合的两个滤波腔之间、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公共腔之间、所述公共腔与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之间、所述接收滤波支路中沿所述第二主耦合路径相邻设置的两个滤波腔之间、所述接收滤波支路中交叉耦合的两个滤波腔之间分别设置调节杆;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十滤波腔与第十一滤波腔之间、所述公共腔与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之间、所述公共腔与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之间、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
三滤波腔与第五滤波腔之间分别设置金属耦合筋。可以通过调节杆调节电磁信号的耦合强度;通过金属耦合筋加强耦合强度。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和与所述天线连接的射频单元,所述射频单元包括上述滤波器,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射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由沿第一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组成,其中,十一个滤波腔包括八个TE模介质滤波腔和三个金属滤波腔;接收滤波支路,设置在壳体上,由沿第二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发射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沿第一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十一个滤波腔组成,其中,所述十一个滤波腔包括八个TE模介质滤波腔和三个金属滤波腔;接收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沿第二主耦合路径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其中,所述九个滤波腔均为金属滤波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公共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分别与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一个滤波腔中的第一滤波腔、第十滤波腔及第十一滤波腔为金属滤波腔;所述十一个滤波腔中的第二滤波腔至第九滤波腔为TE模介质滤波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金属滤波腔的尺寸大于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金属滤波腔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E模介质滤波腔内设有:介质谐振柱;介质调谐盘,设置在所述介质谐振柱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滤波腔内设有:金属谐振杆,包括侧壁及由所述侧壁形成的中空内腔;金属调谐杆,所述金属调谐杆的一端置于所述中空内腔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九个滤波腔、所述公共腔及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一滤波腔划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两列;其中,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至第九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所述接收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所述公共腔及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射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至第十一滤波腔划分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四列;其中,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三滤波腔、第五滤波腔及第十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发射滤波支路中的第四滤波腔、第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