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电催化体系的建筑减排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998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电催化体系的建筑减排反应器,包括光阳极系统、暗阴极系统和直流电源,所述光阳极系统设置在建筑外表面,所述暗阴极系统设置在建筑内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表面积巨大的建筑物墙体这一闲置资源与可再生的太阳能,借助光电催化反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有效控制建筑排放、提升了建筑的绿色化水平。提升了建筑的绿色化水平。提升了建筑的绿色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电催化体系的建筑减排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光电催化体系的建筑减排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所有光电催化材料中,TiO2是最具开发前景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也是目前在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研究最深入的光催化材料。当前建筑科学界对以TiO2为代表的光催化材料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性气体净化、环境灭菌、建筑表面自洁与防雾、空调制冷传热性能强化四个方向,且大多以光催化涂料、自清洁玻璃、功能陶瓷、光催化混凝土等复合建筑材料的形式存在,而对于光催化技术在缓解温室效应方面并未提出有效可行的技术路线。
[0003]此外,现有绿色建筑技术也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减排效果有限,难以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并且,设计建造相对复杂,成本偏高且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建筑业的绿色化发展。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更高效的建筑减排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电催化体系的建筑减排反应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电催化体系的建筑减排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光阳极系统、暗阴极系统和直流电源,所述光阳极系统设置在建筑外表面,所述暗阴极系统设置在建筑内表面;所述光阳极系统包括向光性光阳极、第一选择透过膜、透光保护层、水泵、第一空气泵、阳极溶液池、酸性溶液管路和第一输气管路;所述第一选择透过膜设置在所述向光性光阳极的外侧,所述透光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选择透过膜的外侧,所述阳极溶液池设置在建筑外表面与所述透光保护层之间,且紧贴建筑外表面,所述第一选择透过膜位于阳极溶液池溶液与泵入空气的分界面处,将溶液与气体分隔开,第一选择透过膜与位于其内侧的溶液和位于其外侧的泵入空气均直接接触,并且能够阻挡H2O分子并且允许O2分子通过,所述酸性溶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阳极溶液池的两端连接,所述酸性溶液管路内具有酸性溶液,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酸性溶液管路上,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还连接有补水管,所述第一空气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输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路的排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选择透过膜与所述透光保护层之间的位置;所述暗阴极系统包括Cu/Cu2O暗阴极、气体交换膜、防护层、第二选择透过膜、第三选择透过膜、第二空气泵、阴极溶液池、甲醇溶液管路和第二输气管路,所述气体交换膜设置在所述Cu/Cu2O暗阴极的外侧,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气体交换膜的外侧,所述阴极溶液池设置在建筑内表面与所述防护层之间,且紧贴建筑内表面;所述气体交换膜位于阴极溶液池溶液与泵入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的分界面处,将溶液与气体分隔开;气体交换膜与位于其内侧的溶液和位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纪韬李韦伊郑鑫蕊张思淼徐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