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技术

技术编号:303396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竖井底端低于综合管廊底端,竖井顶端设有顶板,竖井中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底板,竖井的底端设有第二底板,顶板设有上投料口,顶板中央设有上通风口,第一底板一侧设有中投料口,中投料口与上投料口对应,第一底板设有两个中通风口,竖井的上部设有引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集中设置出口、通风口、人员进出口、投料口等进出设施,妥善解决了综合管廊各种进出设施的问题,不会对管廊主体结构造成损害,减少了路面开挖洞口数量,实现施工过程中长距离掘进的目标,综合竖井在非开挖施工中可作为施工机械的检修通道,降低了施工风险。降低了施工风险。降低了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


[0001]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市政管线隧道,可以容纳包括电力、通信、供水、热力、中水、燃气等多种管线,管廊需设置管线引出口、通风口、人员进出口、投料口等进出设施来满足其管线敷设及运营维护的使用需求。在既有基础设施密集、交通繁忙等边界条件复杂的地区新建市政管道时,适宜采用盾构、顶管等非开挖工法。
[0003]传统非开挖做法是在地下管廊主体结构采用非开挖法施工完成后,在主体结构上开洞分开设置管线引出口、人员进出口等进出设施。由于综合管廊进出设施具有种类杂、数量多的特点,这种做法会导致管廊主体结构开洞较多,可能产生漏水、腐蚀等耐久性问题,影响结构寿命,还会使地面明挖洞口较多,采用盾构、顶管等施工方式时,难以实现长距离掘进的目标,对地面道路、绿化设施及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沿竖向穿过综合管廊设置,所述竖井的底端低于综合管廊的底端,所述竖井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竖井的顶端沿水平方向设有顶板,所述竖井的中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竖井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底板,所述顶板的一侧上下贯穿设有上投料口,所述顶板的中央上下贯穿设有上通风口,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上下贯穿设有中投料口,所述中投料口与上投料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底板上下贯穿设有两个中通风口,所述中通风口沿第一底板的径向分布,所述中通风口对称设置于第一底板圆心的两侧,所述竖井的上部设有引出口,所述引出口位于竖井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向下凹陷设有集水井。
[0007]进一步地,所述竖井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钢爬梯,所述钢爬梯的下端固定于综合管廊的底端,所述钢爬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中投料口和上投料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竖井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的下端贴合综合管廊的下端设置,所述防火门的上端贴合综合管廊的上端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竖井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
[00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集中设置出口、通风口、人员进出口、投料口等进出设施,妥善解决了综合管廊各种进出设施的问题,不会对管廊主体结构造成损害,减少了路面开挖洞口数量,实现施工过程中长距离掘进的目标,综合竖井在非开挖施工中可作为施工机械的检修通道,降低了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综合竖井剖面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综合竖井顶板平面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综合竖井第一底板平面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综合竖井第二底板平面图;
[0015]图5是利用综合竖井的非开挖施工方法平面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始发工作井、2综合竖井、3接收井、4引出口、5顶板、
[0018]6第一底板、7第二底板、8上通风口、9上投料口、10中通风口、
[0019]11中投料口、12综合管廊、13钢爬梯、14防火门、15集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如图1所示,所述综合竖井2沿竖向穿过综合管廊12设置,所述综合竖井2的底端低于综合管廊12的底端,所述综合竖井2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所述综合竖井2的顶端沿水平方向设有顶板5,所述综合竖井2的中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底板6,所述综合竖井2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底板7。
[0022]如图2所示,所述顶板5的一侧上下贯穿设有上投料口9,所述顶板5的中央上下贯穿设有上通风口8,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底板6的一侧上下贯穿设有中投料口11,所述中投料口11与上投料口9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底板6上下贯穿设有两个中通风口10,所述中通风口10沿第一底板6的径向分布,所述中通风口10对称设置于第一底板6圆心的两侧,所述综合竖井2的上部设有引出口12,所述引出口12位于综合竖井2的前后两侧,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底板7的一侧向下凹陷设有集水井15。
[0023]如图1所示,所述综合竖井2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钢爬梯13,所述钢爬梯13的下端固定于综合管廊12的底端,所述钢爬梯13自下而上依次穿过中投料口11和上投料口9,中投料口11和上投料口9用于工作人员进出,工作人员通过攀爬钢爬梯13进出综合竖井2。
[0024]优选地,所述上投料口9竖直向上延伸设有投料管,所述上通风口8竖直向上延伸设有通风管。
[0025]所述综合竖井2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防火门14,所述防火门14的下端贴合综合管廊12的下端设置,所述防火门14的上端贴合综合管廊12的上端设置。
[0026]参见图5,本非开挖施工方法的步骤为:
[0027]步骤1)施工盾构、顶管等非开挖方案的始发工作井1、综合竖井2及接收井3;
[0028]步骤2)盾构、顶管等从始发工作井掘进施工,至综合竖井2的预留洞口位置,直接通过综合竖井2,至接收井3,完成综合管廊12的施工;
[0029]步骤3)施工综合竖井2的内部结构,完成通风口,投料口、引出口等进出设施。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非开挖施工方法的综合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沿竖向穿过综合管廊设置,所述竖井的底端低于综合管廊的底端,所述竖井的顶端沿水平方向设有顶板,所述竖井的中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竖井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底板,所述顶板的一侧上下贯穿设有上投料口,所述顶板的中央上下贯穿设有上通风口,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上下贯穿设有中投料口,所述中投料口与上投料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底板上下贯穿设有两个中通风口,所述中通风口沿第一底板的径向分布,所述中通风口对称设置于第一底板圆心的两侧,所述竖井的上部设有引出口,所述引出口位于竖井的前后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承姬永红费嵩周剑敏徐风冯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