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69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涉及青梅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昆虫监测组件和除虫机构,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履带轮,且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方安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昆虫监测组件设置于支撑板的下方两侧,且昆虫监测组件包括气缸、活塞杆、升降板、圆形滑槽、活动轴、安装板和红外监测传感器,所述气缸的下侧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下方固定有升降板。该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能够通过昆虫监测组件对昆虫分布情况进行监测,从而能够针对性的进行驱虫灭虫,并且方便在青梅种植园区内部移动,进行大范围的监测,而且还能够利用飞虫的趋光性,通过除虫机构对飞虫类进行引虫灭虫。虫灭虫。虫灭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青梅种植
,具体为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梅,是龙脑香科青梅属植物。青梅树高约20米,生于丘陵、坡地林中,海拔700米以下。在青梅种植的过程中,常见有蚜虫、叶蝉、桃小食心虫、金龟子等虫害,因此需要进行防虫驱虫。
[0003]现有的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不能在基于对青梅种植区域进行昆虫分布监测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防虫灭虫,而且在引虫灭虫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对昆虫尸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不能在基于对青梅种植区域进行昆虫分布监测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防虫灭虫,而且在引虫灭虫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对昆虫尸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包括底座、昆虫监测组件和除虫机构,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履带轮,且底座的上方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方安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昆虫监测组件设置于支撑板的下方两侧,且昆虫监测组件包括气缸、活塞杆、升降板、圆形滑槽、活动轴、安装板和红外监测传感器,所述气缸的下侧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下方固定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滑槽,且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红外监测传感器,所述支撑板的中上方外侧安装有活动升降机构,且活动升降机构的外部连接有灯杆,所述灯杆的末端固定有灯罩,所述除虫机构安置于灯罩的内部,且除虫机构包括内灯体、电网、透明塑胶网格、粉碎组件、吸风罩、连接管、负压风机和收集盒,所述灯罩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内灯体、电网和透明塑胶网格,且电网和透明塑胶网格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的一侧安装有吸风罩,且吸风罩的一侧下方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安装有负压风机,且负压风机的后侧设置有收集盒,所述负压风机和收集盒均位于灯杆的下侧。
[0006]可选的,所述立柱的中下方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持组件,且辅助支持组件包括侧杆、加强杆、伸缩杆和地钉,所述侧杆与立柱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侧杆的下方固定有加强杆,且加强杆的底部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侧杆的末端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底部固定有地钉。
[0007]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有顶板,且顶板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立柱的下方前侧安装有显示屏。
[0008]可选的,所述升降板通过圆形滑槽与立柱之间呈滑动连接,且升降板与立柱之间
相互垂直。
[000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和红外监测传感器均设置有六组,且安装板之间关于升降板的中轴线呈对称状分布,并且安装板通过活动轴与升降板之间构成转动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活动升降机构包括外环、固定板、微型电机、齿轮、凹槽和齿条,所述外环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侧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电机轴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中间固定有齿条。
[0011]可选的,所述外环的对称中心与立柱的对称中心重合,且立柱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凹槽,并且凹槽中的齿条与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灯罩呈倾斜状结构,且灯罩内部的电网与透明塑胶网格之间相互平行。
[0013]可选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罩框、伺服电机、旋转轴、切刀、锯齿和活性炭层,所述罩框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前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固定有切刀,且切刀的一侧固定有锯齿,所述罩框的内壁一侧填充有旋转轴。
[0014]可选的,所述罩框呈矩形状结构,且罩框的对称中心与吸风罩的对称中心重合,并且罩框与吸风罩的内部相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能够通过昆虫监测组件对昆虫分布情况进行监测,从而能够针对性的进行驱虫灭虫,并且方便在青梅种植园区内部移动,进行大范围的监测,而且还能够利用飞虫的趋光性,通过除虫机构对飞虫类进行引虫灭虫。
[0017]1.该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设置有履带轮和辅助支持组件,通过履带轮便于带动底座及装置整体的移动,使其较为灵活,而且履带轮更加适应在青梅种植区域的土地上行走,通过侧杆和加强杆便于对立柱的两侧进行防倒加固,避免立柱出现倾倒的情况,通过伸缩杆便于伸缩调整地钉的高度,使得底座在不移动的时候,地钉能够钉入青梅种植区域的土地中,对该装置进行定位固定,避免底座移动。
[0018]2.该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设置有昆虫监测组件,通过升降板为水平设置,通过气缸和活塞杆便于带动升降板的升降,从而调整升降板以及安装板和红外监测传感器的位置高度,升降板通过圆形滑槽能够在立柱的外部平稳滑动,活动轴的后侧为与安装板相固定的马达,通过活动轴便于转动调整安装板和红外监测传感器的面向角度,六组对称均匀分布的红外监测传感器能够以升降板为辐射点,对升降板的外侧周边的昆虫进行实时扫描监测,并将昆虫的分布情况数据无线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方便使用者了解到青梅种植区域的昆虫分布情况,及时对害虫分布密集区域进行灭杀。
[0019]3.该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设置有活动升降机构,通过外环两侧对称设置的微型电机能够带动齿轮的转动,齿条与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使得齿轮能够在齿条的外部移动从而带动外环在立柱外部的上下活动,以便于带动灯杆和灯罩的升降移动,调整灯杆和灯罩的位置高度,以便于下移灯杆取下收集盒进行集中处理。
[0020]4.该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设置有除虫机构,灯罩呈倾斜状结构使其内部的除虫机构头同样呈倾斜状结构,方便使得虫尸掉落至除虫机构一侧,透明塑胶网格不会影响透光,同时网格状结构便于昆虫的飞入,电网具有微量电流能够对昆虫进行电杀,同时透明塑胶网格便于对昆虫尸体进行承载,从而便于后续对昆虫尸体进行负压吸附收集,电网与
透明塑胶网格之间的空腔处可设置罩框和吸风罩。
[0021]5.该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设置有粉碎组件,罩框内部的伺服电机和旋转轴能够带动切刀的旋转,使得切刀和锯齿对体积较大的昆虫尸体进行切断,避免堵塞连接管,罩框内壁活性炭层的设置可以吸附异味,罩框与吸风罩的内部相连通使得昆虫尸体可通过罩框进入到吸风罩的内部,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管和负压风机进入到收集盒的内部集中设置。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环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除虫机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粉碎组件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昆虫监测组件(9)和除虫机构(13),所述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履带轮(2),且底座(1)的上方固定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上方安置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板(6),所述昆虫监测组件(9)设置于支撑板(6)的下方两侧,且昆虫监测组件(9)包括气缸(901)、活塞杆(902)、升降板(903)、圆形滑槽(904)、活动轴(905)、安装板(906)和红外监测传感器(907),所述气缸(901)的下侧设置有活塞杆(902),且活塞杆(902)的下方固定有升降板(903),所述升降板(903)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滑槽(904),且升降板(903)的下方设置有活动轴(905),所述活动轴(905)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906),且安装板(906)的外侧固定有红外监测传感器(907),所述支撑板(6)的中上方外侧安装有活动升降机构(10),且活动升降机构(10)的外部连接有灯杆(11),所述灯杆(11)的末端固定有灯罩(12),所述除虫机构(13)安置于灯罩(12)的内部,且除虫机构(13)包括内灯体(1301)、电网(1302)、透明塑胶网格(1303)、粉碎组件(1304)、吸风罩(1305)、连接管(1306)、负压风机(1307)和收集盒(1308),所述灯罩(12)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内灯体(1301)、电网(1302)和透明塑胶网格(1303),且电网(1302)和透明塑胶网格(1303)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粉碎组件(1304),所述粉碎组件(1304)的一侧安装有吸风罩(1305),且吸风罩(1305)的一侧下方固定有连接管(1306),所述连接管(1306)的末端安装有负压风机(1307),且负压风机(1307)的后侧设置有收集盒(1308),所述负压风机(1307)和收集盒(1308)均位于灯杆(11)的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的中下方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持组件(4),且辅助支持组件(4)包括侧杆(401)、加强杆(402)、伸缩杆(403)和地钉(404),所述侧杆(401)与立柱(3)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侧杆(401)的下方固定有加强杆(402),且加强杆(402)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侧杆(401)的末端安装有伸缩杆(403),且伸缩杆(403)的底部固定有地钉(4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梅种植用智能防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上方固定有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旺刘修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惠生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