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5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该方法对钎料成分设计、钎焊工艺设计和钎焊夹具的设计制造三个方面均进行了优化,提供了新颖的石墨/铜钎焊工艺方案。首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熔点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金属与金属异种材料连接
,特别是指一种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墨具有高的热电传导性,低的热膨胀系数,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以及较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结构材料、高温材料、导电材料、抗磨材料和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电器、机械以及核能和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但是,石墨的强度较低,加工性能较差。
[0003]铜及其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较好的强度、延展性和机械加工性能。将石墨与铜连接在一起,可实现两种材料性能上的互补,形成高导电、高导热,又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材料结构。但由于石墨与铜在熔点、热膨胀系数、晶体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实现石墨与铜的焊接与连接较为困难。
[0004]以含Ti、Zr等活性元素的合金为钎料的活性钎焊方法,是实现石墨与铜较好连接的工艺方法。活性钎焊过程中钎料活性元素与石墨发生反应,在石墨表面形成TiC、ZrC等化合物层,改善钎料与石墨的润湿,实现石墨与钎料的连接。目前,活性钎料主要有Ag基、Cu基、Ti基和Sn基,其中Ag

Cu

Ti钎料较多用于石墨与铜的连接。
[0005]朱艳等(石墨与铜真空钎焊接头的组织与强度[J],焊接学报,2011,32(6):81

84)采用72Ag

28Cu

1.8Ti钎料对石墨与铜进行了真空钎焊连接,在钎焊温度为870℃,保温时间为15min的真空钎焊条件下,接头的抗剪强度达到17MPa的最大值。
[0006]邹贵生等(Ag

Cu

Ti活性钎料真空钎焊钨、石墨与铜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2(6):40

42)采用72Ag

28Cu

3Ti活性钎料,在850

950℃条件下钎焊石墨与铜,接头强度只有石墨母材强度的55%

76%。可见,目前活性钎焊法进行石墨/铜异种材料连接时,接头强度仍较低。
[0007]近年,Ag

Cu

In

Ti四元钎料已被研究用于SiO
2f
/SiO2复合材料与铌合金、SiO
2f
/SiO2复合材料与钼合金、碳化硅陶瓷与碳化硅陶瓷、AlN陶瓷与可伐合金、NiTiNb合金与NiTiNb合金的钎焊连接。
[0008]例如,陈波、吴世彪等(采用Ag

Cu

In

Ti钎料真空钎焊SiO
2f
/ SiO2复合陶瓷与铌[J],焊接学报,2016,37(4):47

51)采用Ag

(15~26) Cu

(13~20) In

( 3.1~6.9) Ti活性钎料,分别在780℃/20min,780℃/40min和800℃/10 min三种参数下实现了SiO
2f
/SiO2复合材料与铌的连接,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测试了接头室温抗剪强度,其中800℃/10 min钎焊参数下的接头平均抗剪强度最高,达到21.6MPa。然而,由于石墨/Cu的热膨胀系数较SiO
2f
/SiO2复合材料与铌膨胀系数差异大的多,此方法并不适用于石墨/铜的连接方法。
[0009]邹文江,陈波等(Ag

Cu

In

Ti钎料钎焊SiO
2f
/SiO2复合材料与钼合金的接头组织及机理[J],焊接学报,2015,36(12):73

76)设计了3种Ag

Cu

In

Ti钎料(其中Cu含量在15

26%或18

29%;In含量在9

16%或13

20%;Ti含量在3.2

4.0或4.1

6.9%;均为质量百分比),
在800℃/10min工艺下实现了SiO
2f
/SiO2复合材料与钼合金的连接,室温下测试了接头的抗剪强度,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仪和 X 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和界面产物,结果表明,所得接头平均抗剪强度最高为24.1MPa。石墨/Cu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SiO
2f
/SiO2复合材料与钼膨胀系数差异大的多,因此无法应用到石墨/铜的连接方法中。
[0010]综上所述,由于Cu与石墨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工艺设计难度较大,我国目前仍未有合适的方法来实现石墨/铜钎焊连接,也没有采用Ag

Cu

In

Ti钎料实现石墨/铜钎焊连接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该方法从钎料的选择、钎焊的工艺设计和钎焊夹具的设计制造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提供了石墨/铜钎焊工艺方案,实现了石墨/铜的较好钎焊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待连接的铜母材和石墨母材,对两种母材的待连接面进行机械加工、预磨、抛光、清洗并干燥;步骤2:选用Ag

Cu

In

Ti钎料箔片,所述Ag

Cu

In

Ti钎料的成分为Cu:30

32wt%,In:22

24wt%,Ti:2.5

2.8wt%,余量为Ag;对所述Ag

Cu

In

Ti钎料箔片进行酸洗、清洗并干燥;步骤3:将步骤1中清洗好的铜母材放入钎焊夹具中,依次放入所述钎料箔片和石墨母材,形成钎焊接头预制件;步骤4:将步骤3中装配好的预制件放入真空炉中,抽真空至2
×
10
‑2Pa时开始加热;步骤5:进行阶梯加热升温步骤,升温至钎焊连接温度,钎焊连接温度为670

720
°
C;步骤6:达到钎焊连接温度时,进行钎焊连接;步骤7:连接完毕后,进行阶梯冷却。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所述钎焊夹具由Kovar 4J29合金(科瓦铁镍钴合金)、纯钨及钨合金或纯钼及钼合金制成,优选地,由钼钛或钼钛锆合金制成。
[0014]所述钎焊夹具与所述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待连接的铜母材和石墨母材,对两种母材的待连接面进行机械加工、预磨、抛光、清洗并干燥;步骤2:选用Ag

Cu

In

Ti钎料箔片,所述Ag

Cu

In

Ti钎料的成分为Cu:30

32wt%,In:22

24wt%,Ti:2.5

2.8wt%,余量为Ag;对所述Ag

Cu

In

Ti钎料箔片进行酸洗、清洗并干燥;步骤3:将步骤2中清洗好的铜母材放入钎焊夹具中,依次放入所述钎料箔片和所述石墨母材,形成钎焊接头预制件;步骤4:将步骤3中装配好的预制件放入真空炉中,抽真空至2
×
10
‑2Pa时开始加热;步骤5:进行阶梯加热升温步骤,升温至钎焊连接温度,钎焊连接温度为670

720
°
C;步骤6:达到钎焊连接温度时,进行钎焊连接;步骤7:连接完毕后,进行阶梯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夹具由Kovar 4J29合金、纯钨及钨合金或纯钼及钼合金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焊夹具与所述铜母材的四周装配间隙为0.03

0.2mm,所述钎焊夹具的深度不小于所述铜母材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箔片的厚度为40

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阶梯加热升温步骤为:从室温至500℃过程中,加热升温速率控制为10

15℃/min;炉温达到500℃时,保温15

45min;500℃至钎焊连接温度过程中,升温速率控制为5

10℃/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达到钎焊连接温度后,保温10

40分钟,进行钎焊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石墨/铜异种材料接头性能的活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的阶梯冷却步骤为:从钎焊连接温度至620℃时,冷却速率为1

3℃/min,在620℃保温10

30分钟;从620℃至500℃时,冷却速率为3

5℃/min,在500℃保温10

30分钟;从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浩翟月雯郝国建周乐育宗海宇张临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