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345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包括枕骨板、固定柱及固定螺帽,固定柱位于枕骨板的滑槽螺孔内,用于容纳连接棒,固定螺帽用于与固定柱紧固,实现连接棒固定在固定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能够方便手术中放置枕骨螺钉、放置连接棒及复位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增强枕骨螺钉与枕骨间固定的牢固性,实现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实现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实现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枕颈融合术是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枕颈交界处不稳,或枕颈部不稳导致颈脊髓压迫时,为了维持寰枢椎稳定,减轻或解除颈脊髓压迫而实施的一项脊柱手术技术。该类手术适应症包括寰枕关节脱位、枕骨髁骨折、寰椎骨折、枢椎骨折脱位等颅枕交界区外伤,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关节炎、颅颈交界区肿瘤等。
[0003]中国专利CN 111759438A公开了一种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椎体矫形杆和调节装置。操作时,将两个椎体矫形杆的连接棒与椎体连接,枕骨板与枕骨连接,实现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与枕骨和椎体的连接;将基座组件与靠近枕骨的椎弓根钉连接,连接组件与枕骨螺钉连接;对枕骨板与连接棒之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具体为,通过第一线性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杆运动,使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分别与枕骨上的两个枕骨螺钉连接,通过第二线性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线性驱动组件运动,第一线性驱动组件带动连接杆与连接杆上的第一拉钩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骨板主体(11)、连接在枕骨板主体(11)上方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上蝶翼(12)、连接在枕骨板主体(11)下方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下蝶翼(15),所述枕骨板主体(11)为长条形结构,所述枕骨板主体(11)上分布有用于固定枕骨螺钉的枕骨螺钉主固定孔(7),所述上蝶翼(12)与下蝶翼(1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固定柱(2)的滑槽螺孔(13),所述固定柱(2)用于固定连接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骨板主体(11)的上端设置有一横行浅槽(6),所述横行浅槽(6)用于将枕骨板主体(11)折弯以贴服枕骨的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骨螺钉主固定孔(7)环形内壁设有内弧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在下蝶翼(15)的滑槽螺孔(13)靠近枕骨板主体(1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辅助固定枕骨螺钉的辅螺钉孔(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螺钉孔(14)环形内壁设有内弧形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螺孔(13)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滑槽螺孔(13)内壁设有内收弧形滑槽进而形成滑行轨道,用于供固定柱(2)在轨道上滑行。7.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滨郭群峰杨海松卢旭华张梅王亮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