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光纤穿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39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特种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光纤穿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利用光纤传导设备将导光纤维排布预设在成型箱体内;B.制备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C.将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灌注到成型箱体内;D.浇筑成型1天后拆模,标准标准养护28天后(温度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光纤穿导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混凝土的制备
,具体为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光纤穿导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导光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基材中加入光纤或树脂等导光材料,使混凝土具有导光效果。导光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城市园林、室内装饰、地下交通等环境中的建筑设施,其具备显著的优势:从建筑节能角度讲,导光混凝土利用太阳能照明,可以显著降日常照明耗能,节约能源;对于楼宇发生紧急情况,安全出口处使用导光混凝土可以将光线透进来,为逃生提供指示;对于隧道里的环境自适应透明混凝土,利用其导光性照明,为车辆提供安全行驶。全国大量兴建和待建高耸城市建筑和大型地下结构等,都将是导光混凝土很好的应用场景。
[0003]导光混凝土由大量的透光材料(光纤、亚克力、树脂等)与混凝土组合而成,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光线可以从混凝土的一侧传到另一侧。主要有导光混凝土预制砖及挂板两种形式,以导光混凝土挂板为例,在光源的照射下明亮一侧物体的阴影会出现在阴暗的一侧,离它近的物体会显示出鲜明的轮廓。这种特殊有趣的艺术效果大大减轻了普通混凝土墙面带来的沉重感,使人觉得整个室内空间呈现出轻盈、明快、透视的视觉感受。
[0004]现有导光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如下缺陷:(1)基材不够致密,存在抗冲击性能、透光折减性能、耐火极限低,耐久性差的问题;(2)制备混凝土用原料水泥用量较高,硅灰、石英粉、石英砂等用料价格昂贵;(3)由于传统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拌合物黏度高,流变性不理想;(4)胶材用量大导致水化热多;(5)拌合物黏性高造成搅拌困难,也造成后期清理困难,设备损伤较大。
[0005]此外,由于导光纤维的穿导方式仍全部依赖于手工操作,导致小批量试件制作时穿导不便,更加无法实现大批量或大尺寸混凝土试件的高效制作。
[0006]鉴于此,申请人设计研发了一种光纤导光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一种制备光纤导光混凝土的专用光纤穿导设备,能够保证导光混凝土各项性能得以提升的同时,提高制备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光纤穿导设备,能够保证导光混凝土各项性能得以提升的同时,提高制备效率和质量。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利用光纤传导设备将导光纤维排布预设在成型箱体内;B.制备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C.将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灌注到成型箱体内;
D. 浇筑成型1天后拆模,标准养护28天,养护温度20℃
±
2℃,相对湿度>95%;养护完成后切割成型,即可标准养护;所述成型箱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底板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在成型箱体内设置至少两组穿线板,在各个穿线板上均开设若干个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在穿线板上呈行数为n,列数为m的方形矩阵型排列;导光纤维横向穿过各个穿线板上的穿线孔。
[0009]优选地,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纵向开设与穿线板数量相同的前侧插装槽和后侧插装槽,各个穿线板的两个侧立边分别插入固定在前侧插装槽和后侧插装槽内;所述穿线板为分体式设计,相邻各个穿线板的分体之间的分界线为每行穿线孔的中心点连线所在直线。
[0010]优选地,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B1. 准备配料: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包括如下材料组分,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配比:水泥
ꢀꢀꢀꢀꢀꢀꢀꢀꢀꢀꢀꢀꢀꢀꢀꢀ
350

410份;粉煤灰
ꢀꢀꢀꢀꢀꢀꢀꢀꢀꢀꢀꢀꢀꢀ
30

50份;矿粉
ꢀꢀꢀꢀꢀꢀꢀꢀꢀꢀꢀꢀꢀꢀꢀꢀ
160

220份;石灰石粉
ꢀꢀꢀꢀꢀꢀꢀꢀꢀꢀꢀꢀ
127

210份;偏高岭土
ꢀꢀꢀꢀꢀꢀꢀꢀꢀꢀꢀꢀ
146

195份;聚羧酸减水剂
ꢀꢀꢀꢀꢀꢀꢀꢀ
13.8

23.9份;河砂
ꢀꢀꢀꢀꢀꢀꢀꢀꢀꢀꢀꢀꢀꢀꢀꢀ
1231

1369份;增强纤维
ꢀꢀꢀꢀꢀꢀꢀꢀꢀꢀꢀꢀ
117

195份;水
ꢀꢀꢀꢀꢀꢀꢀꢀꢀꢀꢀꢀꢀꢀꢀꢀꢀꢀ
138.2

217份;其中所述增强纤维为钢纤维或仿钢纤维或PE纤维。
[0011]B2. 搅拌:投料顺序为河砂、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灰石粉、高活性偏高岭土和增强纤维,先干拌5min后,加水及聚羧酸减水剂再搅拌15min,即可。
[0012]优选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偏高岭土和石灰石粉,按照质量比,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灰石粉:偏高岭土=0.4088:0.0314:0.1887:0.2034:0.1809;水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17

0.20。
[0013]优选地,所述河砂按照细砂粒级:0.15

0.3mm、中砂粒级:0.3

0.6mm、粗砂粒级:0.6

1.18mm三种粒级划分,其中细砂、中砂和粗砂按照级配为0.18:0.42:0.4的质量比进行掺配。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光纤穿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装置、穿线装置和翻转定位装置,所述导线装置设置在穿线装置的上方,穿线装置固定在翻转定位装置上;穿线装置包括第一穿线板、第二穿线板、第一行走装置、第二行走装置和行走导向装置,所述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能够沿行走导向装置直线移动;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上均开设若干个穿线孔;在第二穿线板背离第一穿线板的一侧设置充气式固线气垫;所述充气式固线气垫上开设固线通孔,固线通孔的数量和位
置与第二穿线板上穿线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且一一对应;充气式固线气垫的一侧贴附固定在第二穿线板上,在充气式固线气垫上设置与内部充气空间相联通的充气管,在充气管上设置充气阀;充气式固线气垫由弹性硅胶或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0015]优选地,行走导向装置包括条状导向盒体,条状导向盒体朝向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一侧的侧板为滑槽侧板,在滑槽侧板上开设直线导向滑槽,滑槽侧板相对的一侧侧板内壁上安装导向齿条;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均包括一组行走功能体,所述行走功能体包括行走支架和轮毂电机,行走支架的内端安装轮毂电机且行走支架的内端和轮毂电机安装在条状导向盒体内;行走支架的外端穿出条状导向盒体的直线导向滑槽后安装固定第一穿线板或第二穿线板;在轮毂电机外套装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导向齿条相互啮合;在行走支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第一抵紧支架和第二抵紧支架,第一抵紧支架和第二抵紧支架分别沿直线导向滑槽两侧对称设置;在第一抵紧支架的两端分别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利用光纤传导设备将导光纤维排布预设在成型箱体内;B.制备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C.将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灌注到成型箱体内;D. 浇筑成型1天后拆模,标准养护28天,养护温度20℃
±
2℃,相对湿度>95%;养护完成后切割成型,即可;所述成型箱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底板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在成型箱体内设置至少两组穿线板,在各个穿线板上均开设若干个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在穿线板上呈行数为n,列数为m的方形矩阵排列;导光纤维横向穿过各个穿线板上的穿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纵向开设与穿线板数量相同的前侧插装槽和后侧插装槽,各个穿线板的两个侧立边分别插入固定在前侧插装槽和后侧插装槽内;所述穿线板为分体式设计,相邻各个穿线板的分体之间的分界线为每行穿线孔的中心点连线所在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B1. 准备配料:高强精细混凝土浇注料包括如下材料组分,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配比:水泥
ꢀꢀꢀꢀꢀꢀꢀꢀꢀꢀꢀꢀꢀꢀꢀꢀ
350

410份;粉煤灰
ꢀꢀꢀꢀꢀꢀꢀꢀꢀꢀꢀꢀꢀꢀ
30

50份;矿粉
ꢀꢀꢀꢀꢀꢀꢀꢀꢀꢀꢀꢀꢀꢀꢀꢀ
160

220份;石灰石粉
ꢀꢀꢀꢀꢀꢀꢀꢀꢀꢀꢀꢀ
127

210份;偏高岭土
ꢀꢀꢀꢀꢀꢀꢀꢀꢀꢀꢀꢀ
146

195份;聚羧酸减水剂
ꢀꢀꢀꢀꢀꢀꢀꢀ
13.8

23.9份;河砂
ꢀꢀꢀꢀꢀꢀꢀꢀꢀꢀꢀꢀꢀꢀꢀꢀ
1231

1369份;增强纤维
ꢀꢀꢀꢀꢀꢀꢀꢀꢀꢀꢀꢀ
117

195份;水
ꢀꢀꢀꢀꢀꢀꢀꢀꢀꢀꢀꢀꢀꢀꢀꢀꢀꢀ
138.2

217份;其中所述增强纤维为钢纤维或仿钢纤维或PE纤维;B2. 搅拌:投料顺序为河砂、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灰石粉、高活性偏高岭土和增强纤维,先干拌5min后,加水及聚羧酸减水剂再搅拌15min,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偏高岭土和石灰石粉,按照质量比,水泥:粉煤灰:矿粉:石灰石粉:偏高岭土=0.4088:0.0314:0.1887:0.2034:0.1809;水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0.17

0.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导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河砂砂按照细砂粒级:0.15

0.3mm、中砂粒级:0.3

0.6mm、粗砂粒级:0.6

1.18mm三种粒级划分,其中细砂、中砂和粗砂按照级配为0.18:0.42:0.4的质量比进行掺配。6.一种光纤穿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装置、穿线装置和翻转定位装置,所述导线装置设置在穿线装置的上方,穿线装置固定在翻转定位装置上;
穿线装置包括第一穿线板、第二穿线板、第一行走装置、第二行走装置和行走导向装置,所述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第一行走装置和第二行走装置能够沿行走导向装置直线移动;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上均开设若干个穿线孔;在第二穿线板背离第一穿线板的一侧设置充气式固线气垫;所述充气式固线气垫上开设固线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靖玮刘刚孙铭耀陈东李鸿亚王梦岩
申请(专利权)人: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