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野秾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34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主要是针对具有控制底盖打开或者关闭操控杆的垃圾回收单元,在多个垃圾回收单元并列使用实现分类回收时统一控制的问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偏心操控机构、纵向传导机构以及操控杆触动机构能够实现一键控制多个垃圾回收单元的底盖同时实现打开和关闭,全部通过的机械结构进行联动控制,设计更加的合理,性能更加的稳定,能够有针对性的实现垃圾回收集成装置的简单化控制,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了产品的推广难度。降低了产品的推广难度。降低了产品的推广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垃圾回收成为了国民关注的焦点,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垃圾回收中有些垃圾桶为了方便倾倒垃圾在底部设置开口,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底盖的开合问题一直是很难彻底解决的技术难题,特别是针对多个并列的分类垃圾回收单元同时实现打开或者关闭的控制,更是现有技术中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主要是针对具有控制底盖打开或者关闭操控杆的垃圾回收单元,在多个垃圾回收单元并列使用实现分类回收时统一控制的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偏心操控机构、纵向传导机构以及操控杆触动机构能够实现一键控制多个垃圾回收单元的底盖同时实现打开和关闭,全部通过的机械结构进行联动控制,设计更加的合理,性能更加的稳定,能够有针对性的实现垃圾回收集成装置的简单化控制,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了产品的推广难度。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包括:偏心操控机构、纵向传导机构以及操控杆触动机构,所述偏心操控机构横向设置,且用以为所述纵向传导机构在横向上提供旋转力;所述纵向传导机构至少设置有1个,且所有的所述纵向传导机构平行设置在所述偏心操控机构的下方;所述操控杆触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纵向传导机构的下方,且与所述纵向传导机构一一对应,用以触动所有垃圾回收单元上控制底盖打开或者关闭的操控杆。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偏心操控机构包括传动连杆、控制手柄和若干个传动轮,所述控制手柄垂直固定在所述传动连杆的中部,且所述控制手柄的自由端穿过垃圾回收集成装置的外壳。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轮通过动力转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连杆上,且所述动力转轴位于所述转动轮半径的中心点以外的位置。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轮的中心设置有方孔,且所述传动轮上侧面对应方孔的位置开设有用以固定沉头螺钉的台阶孔;所述传动连杆通过动力转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轮的上侧面。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纵向传导机构为方形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沉头螺钉相配合的螺纹槽;所述动力杆通过轴承设置在垃圾回收集成装置的壳体上。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按压触动机构包括旋转拨盘和至少1个联动
控制机构,所述旋转拨盘用以控制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带动操控杆工作。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拨盘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动力杆相匹配的的方形安装孔,且其圆周均匀的设置有至少2个弧形拨片,且单个所述弧形拨片在动力杆转动方向上由前至后的厚度逐渐增加。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L”形的联动杆和设置在垃圾回收集成装置壳体上的支撑体,所述联动杆通过支撑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体内,且所述联动杆的纵向杆穿过所述支撑体的上侧壁与所述转转拨盘相配合,所述联动杆的横向杆穿过所述支撑体靠近垃圾回收单元一侧的侧壁与垃圾回收单元的底盖控制操控杆相配合。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纵向杆的顶部为弧面;所述联动杆上设置有缓冲件。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向杆的自由端开设有供所述操控杆穿过的通孔,且在所述操控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挡板。
附图说明
[0014]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应用基础的垃圾回收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偏心操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旋转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联动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
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

壳体;12

智能识别装置;2

垃圾回收单元;21
‑ꢀ
底盖;22

上盖;23

锁扣控制机构;24

第一支撑体;25

第二支撑体;26

操控杆;3

传动连杆;31

控制手柄;32

动力转轴;33

传动轮;331

方孔;4

沉头螺钉;5

动力杆;6

旋转拨盘;61

弧形拨片;7

联动控制机构;71

联动杆;711
‑ꢀ
纵向杆;712

横向杆;713

通孔;72

挡板;73

支撑弹簧;74

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1

6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随着垃圾分类回收政策的实施,人们垃圾回收的意识越来越浓,但是伴随着垃圾回收的推进,会发现其实在回收垃圾的同时也在制造垃圾,如垃圾袋的使用,除了明显的一些塑料、纸壳等能直接变现垃圾实现了回收之外,很多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还是没有太好的回收效果,如人们在抛扔厨余垃圾时,需要将垃圾从垃圾袋中倒入垃圾桶,整个过程好像翻车现场,倾倒体验特别差。故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给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免垃圾袋的底部倾倒垃圾的垃圾回收装置以及与其匹配的垃圾集运车,设置了底盖21可实现机械打开和关闭的垃圾回收单元2,并将该垃圾回收单元2集成成可分类回收的垃圾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的垃圾回收单元2,底盖21铰接在所述桶体的底部,且在铰接处设置有底盖21的旋转控制机构,以及桶体上在所述旋转控制机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锁扣控制机构23,以在操控杆26的
作用下实现在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锁扣控制机构23相互配合的作用下控制所述底盖21的开合,并且为了避免垃圾桶的液体渗漏问题,在所述底盖21 与所述桶体之间设置有专门的密封机构。
[0025]单独的操控杆26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当对操控杆26施加向下的力时,同时与设置在第一支撑体24内的缓冲弹簧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体25内的锁扣控制机构23的发起点接触,该过程操控杆26下端不与旋转控制机构的发起点接触,主要是控制锁扣控制机构23的发起点向下运动,带动卡扣板37的卡钩脱离底盖 21,在即将脱离的同时操控杆26开始控制旋转控制机构的发起点向下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操控机构、纵向传导机构以及操控杆触动机构,所述偏心操控机构横向设置,且用以为所述纵向传导机构在横向上提供旋转力;所述纵向传导机构至少设置有1个,且所有的所述纵向传导机构平行设置在所述偏心操控机构的下方;所述操控杆触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纵向传导机构的下方,且与所述纵向传导机构一一对应,用以触动所有垃圾回收单元上控制底盖打开或者关闭的操控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操控机构包括传动连杆、控制手柄和若干个传动轮,所述控制手柄垂直固定在所述传动连杆的中部,且所述控制手柄的自由端穿过垃圾回收集成装置的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通过动力转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连杆上,且所述动力转轴位于所述转动轮半径的中心点以外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的中心设置有方孔,且所述传动轮上侧面对应方孔的位置开设有用以固定沉头螺钉的台阶孔;所述传动连杆通过动力转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轮的上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底盖一键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导机构为方形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顶部开设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野秾
申请(专利权)人:杨野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