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303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包括包括,电梯导轨架,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梯导轨架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建筑楼面,所述电梯导轨架与建筑楼面之间还设置有标准附墙架,所述标准附墙架位于连接架下方;所述连接架包括与所述电梯导轨架连接的前连接支架、与前连接支架连接的连接扣件、与所述连接扣件连接的后连接支架、与所述后连接支架连接的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固定在建筑楼面上;将阻尼减振附墙体系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导轨架接高作业,安装严格按照施工电梯的安装操作流程进行,导轨架接高完成后即可正常使用施工电梯将施工物料及人员运送至操作层。料及人员运送至操作层。料及人员运送至操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电梯(亦称施工升降机、外用电梯)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体系的主要运输设备,广泛适用于施工过程中人员和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任务,施工电梯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基础、围栏、电器系统等几部分构成。施工电梯特有的箱体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施工电梯的提升机构采用齿轮、齿条式,提升机构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机械设备之一。
[0003]以施工现场常用的SC200型施工电梯为例,该型施工电梯的最大悬臂端长度约为9m,而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爬架的架体高度约为15m,而爬架架体高度内无法安装常规的附着架,这导致现有施工电梯无法将人员及材料直接运送至爬架顶部的操作层。人员需要乘坐电梯至爬架底部的楼层后通过建筑物内施工通道攀爬至操作层,物资运输则由塔吊来完成,并且附着架采用常规的螺栓连接,没有防护措施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员需要乘坐电梯至爬架底部的楼层后通过建筑物内施工通道攀爬至操作层,物资运输则由塔吊来完成,并且附着架采用常规的螺栓连接,没有防护措施易松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包括,电梯导轨架,
[0008]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梯导轨架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建筑楼面,所述电梯导轨架与建筑楼面之间还设置有标准附墙架,所述标准附墙架位于连接架下方;
[0009]所述连接架包括与所述电梯导轨架连接的前连接支架、与前连接支架连接的连接扣件、与所述连接扣件连接的后连接支架、与所述后连接支架连接的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固定在建筑楼面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架底座包括横杆、支架立杆、支架斜杆,所述横杆设置有4个固定在建筑楼面上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支架立杆、支架斜杆有两个并分别与横杆形成矩形的框架的四个角连
接,所述横杆、支架立杆、支架斜杆依次相连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架立杆垂直于横杆,
[0011]所述横杆与后连接支架之间设置有粘滞阻尼器;所述后连接支架也为矩形框架,所述后连接支架对角设置有可调弹簧拉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杆与建筑楼面均设置有预埋孔K,所述横杆与建筑楼面通过预埋孔K内的紧固件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与所述螺栓连接的防滑螺母,所述防滑螺母设置有沿螺纹孔径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防滑螺母轴心的一端为楔形,所述滑块为楔形的一端嵌入螺栓的螺纹缝隙中。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滑螺母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设置有沿轴向且与所述滑槽相贯的长槽,所述长槽内设置有调节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块远离螺栓的一端与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块设置有沿螺栓轴向贯穿的调节槽,所述调节块穿过所述调节槽。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槽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形状,所述调节槽区分为避让槽和梯形槽,所述梯形槽靠近预埋孔K的一边缘向螺栓方向倾斜,所述调节块的端部与所述梯形槽的轮廓一致,所述调节块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梯形槽的侧斜面接触。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环形凸台设置有与所述长槽贯穿的轴向槽,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穿过所述轴向槽。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环形凸台外周套设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内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在转动圈内壁沿螺旋路径延伸,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防滑螺母的一端延伸形成横槽,所述横槽的长度走向为弧形。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圈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环形凸台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限位凸台嵌入所述环形槽内。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阻尼减振附墙体系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导轨架接高作业,安装严格按照施工电梯的安装操作流程进行,导轨架接高完成后即可正常使用施工电梯将施工物料及人员运送至操作层;采用紧固将横杆固定在建筑楼面,紧固件即能够达到常规螺栓螺母的紧固效果,又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中紧固件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中紧固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中紧固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中紧固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导轨架(100),连接架(200),所述连接架(200)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梯导轨架(100)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建筑楼面,所述电梯导轨架(100)与建筑楼面之间还设置有标准附墙架(300),所述标准附墙架(300)位于连接架(200)下方;所述连接架(200)包括与所述电梯导轨架(100)连接的前连接支架(201)、与前连接支架(201)连接的连接扣件(202)、与所述连接扣件(202)连接的后连接支架(203)、与所述后连接支架(203)连接的支架底座(204),所述支架底座(204)固定在建筑楼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204)包括横杆(204a)、支架立杆(204b)、支架斜杆(204c),所述横杆(204a)设置有4个固定在建筑楼面上形成矩形框架,所述支架立杆(204b)、支架斜杆(204c)有两个并分别与横杆(204a)形成矩形的框架的四个角连接,所述横杆(204a)、支架立杆(204b)、支架斜杆(204c)依次相连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架立杆(204b)垂直于横杆(204a),所述横杆(204a)与后连接支架(203)之间设置有粘滞阻尼器(205);所述后连接支架(203)也为矩形框架,所述后连接支架(203)对角设置有可调弹簧拉杆(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04a)与建筑楼面均设置有预埋孔(K),所述横杆(204a)与建筑楼面通过预埋孔(K)内的紧固件(40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施工电梯阻尼减振式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00)包括螺栓(401)、与所述螺栓(401)连接的防滑螺母(402),所述防滑螺母(402)设置有沿螺纹孔径向的滑槽(402a),所述滑槽(402a)内设置有滑块(403),所述滑块(403)靠近防滑螺母(402)轴心的一端为楔形,所述滑块(403)为楔形的一端嵌入螺栓(401)的螺纹缝隙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外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祥杨雪瑞黄钰涵潘正斌蔡宇祥李玉峰曾少林黄兴佳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