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与监管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29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及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及监管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该平台包括驾驶端、客流量监管系统;涉及硬件设备为车载主机(车载设备检测系统终端主机)、座椅压力传感器;驾驶员端实时接收服务端转发的GPS定位数据、座位占用数据;同时通过驾驶员端采集站点、人数数据并向服务端发送采集的数据;车载主机包括GPS模块、座椅压感模块,通过数据处理服务将GPS定位、座椅使用状态、开关门信息等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存储;客流量监管系统对基础数据配置、排班;通过定时任务实时获取车辆客量数据,并对客量数据进行实时校验、监管。监管。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与监管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及监管
,具体为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与监管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途客运行业的超载、贪污票款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乘车带来安全隐患,而且给客运公司也带来很大的运营风险和经济损失。
[0003]现有的客流统计技术中,主要是通过视频检测,虽然能够满足客流统计的部分需求,但由于使用环境的复杂性,例如存在交警上车超载检查、客运站工作人员上车核对人数、中途停车休息等情况,视频检测精准度不高,且目前不能排除上述异常情况。针对目前客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发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及监管平台。该平台通过对乘客客流量的采集及客量监管,管理者可以准确的把握某一段时期、每天的每个时间段,每趟长途客运车的乘客上下车数量;同时,通过座椅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客量能够有效的对各站点客量进行校验,提高了客流统计的精度,同时能避免超载、驾驶员贪污票款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及监管平台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驾驶员端采集客量;客流量监管系统能够有效获取各站点客量情况,同时通过车载主机计算获得各站点客量,对驾驶员采集的客量数据进行校验,实现对各站点客量有效监控,间接避免超载、贪污票款情况发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与监管平台,该平台包括驾驶员端、车载主机和客流量监管系统,驾驶员端与车载主机通过数据传输线实现数据互通,车载主机与客流量监管系统通过无线信号实现数据互通;
[0006]车载主机包括座椅压感模块、开关门信息模块、GPS定位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WIFI模块;
[0007]驾驶员端包括登录模块、开启任务模块、执行任务模块、结束任务模块;
[0008]登录模块基于JWT(Json Web Token)登录认证,JTW创建token,使用 HMAC

SHA256加密算法进行加密,HMAC

SHA256是一种通过特别计算方式产生消息认证码的加密算法,使用了散列算法的同时结合了一个加密密钥,它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0009]开启任务模块是任务开始的标志,开启任务后进入任务执行页面;
[0010]执行任务模块是采集各站点乘客上下车站点、人数数据;
[0011]结束任务模块是任务结束的标志,任务状态更新为已完成;
[0012]客流量监管系统包括基础设置模块、生产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定时任务模块;
[0013]基础设置模块包括对车型、车辆、驾驶员、线路、站点、阶梯票价模块,基础设置是
对系统中车型、车辆、驾驶员、线路、站点、阶梯票价基础数据进行设置;
[0014]生产管理模块包括班次管理、排班管理;排班是为驾驶员任务安排驾驶员、车辆,系统提供便捷快速排班方式,方便管理人员操作;
[0015]任务管理模块包括任务管理、任务行程信息、任务站点信息、行车轨迹模块,是将驾驶员采集的数据呈现给管理人员;
[0016]定时任务模块是将车载主机发送的GPS定位数据、开关门时间及操作、座位占用数量进行计算获取各站点座位占用数量;将任务管理模块是对驾驶员端及车载设备检测系统主机传输给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收集,计算,获取各站点人数,获取人数不一致的情况给出预警或提示异常情况;
[0017]报表管理模块是对车辆运营的客量、人数、票价等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做数据支持;
[0018]车载主机为行驶车辆上搭载的硬件配置,驾驶员端在ANDROID平板上运行,客流量监管系统在终端电脑上运行。
[0019]优选的,所述驾驶员端和所述客流量监管系统均基于JWT身份验证,创建token,使用HMAC

SHA256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0020]优选的,所述多中心存储模块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存储信息。
[0021]提出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及监管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客流量采集方法和客流量监管方法。
[0022]优选的,所述客流量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驾驶员通过驾驶员端APP,录入登录信息;通过与数据库中个人信息进行比对,与预留的身份信息一致,将通过驾驶员登录请求;
[0024]S2、驾驶员任务页面显示所有待执行的任务,选择并开启要执行的任务;
[0025]S3、在任务执行页面,点击到站上车,进入数据采集界面,录入上车站点、下车站点、人数;确认后返回任务执行页面;
[0026]S4、重复步骤S3,直至终点站,进行结束任务操作;
[0027]优选的,所述客流量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操作人进入客流量监管系统,点击任务管理模块;
[0029]S2:在任务管理模块可实时监控驾驶员任务状态、开启时间、驾驶员、车辆、总客量、总票价;
[0030]S3:在任务行程模块可实时监控站点、站点区间内客量、单价、总价;
[0031]S4:在任务站点信模块可实时监控各站点、入站时间、出站时间、客量、校验客量、异常客量提示;
[0032]S5:在行车轨迹模块可实时查看或回放车辆运行轨迹。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及监管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通过驾驶员录入的客量信息计算得到各站点的座位占用情况;同时系统后台能够获得车载设备检测系统终端主机各站点座位占用情况,通过数据筛选获得各站点最后一次关门后的座位占用情况。通过座椅压力传感器计算获得各站点最后一次关门座位占用情况适用于客运交通运输中各种复杂情况,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出各站点的座位占用情况,能够对驾驶员录入的上/下车站点、人数进行有效监督。进一步说能够对各
站点人数、票款进行有效监督。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请参阅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与监管平台,该平台包括驾驶员端、车载主机和客流量监管系统,驾驶员端与车载主机通过数据传输线实现数据互通,车载主机与客流量监管系统通过无线信号实现数据互通;
[0037]车载主机包括座椅压感模块、开关门信息模块、GPS定位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WIFI模块;
[0038]驾驶员端包括登录模块、开启任务模块、执行任务模块、结束任务模块;
[0039]登录模块基于JWT(Json Web Token)登录认证,JTW创建t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客运客流量采集与监管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包括驾驶员端、车载主机和客流量监管系统,驾驶员端与车载主机通过数据传输线实现数据互通,车载主机与客流量监管系统通过无线信号实现数据互通;车载主机包括座椅压感模块、开关门信息模块、GPS定位模块、多中心存储模块和WIFI模块;驾驶员端包括登录模块、开启任务模块、执行任务模块、结束任务模块;登录模块基于JWT(Json Web Token)登录认证,JTW创建token,使用HMAC

SHA256加密算法进行加密,HMAC

SHA256是一种通过特别计算方式产生消息认证码的加密算法,使用了散列算法的同时结合了一个加密密钥,它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开启任务模块是任务开始的标志,开启任务后进入任务执行页面;执行任务模块是采集各站点乘客上下车站点、人数数据;结束任务模块是任务结束的标志,任务状态更新为已完成;客流量监管系统包括基础设置模块、生产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定时任务模块;基础设置模块包括对车型、车辆、驾驶员、线路、站点、阶梯票价模块,基础设置是对系统中车型、车辆、驾驶员、线路、站点、阶梯票价基础数据进行设置;生产管理模块包括班次管理、排班管理;排班是为驾驶员任务安排驾驶员、车辆,系统提供便捷快速排班方式,方便管理人员操作;任务管理模块包括任务管理、任务行程信息、任务站点信息、行车轨迹模块,是将驾驶员采集的数据呈现给管理人员;定时任务模块是将车载主机发送的GPS定位数据、开关门时间及操作、座位占用数量进行计算获取各站点座位占用数量;将任务管理模块是对驾驶员端及车载设备检测系统主机传输给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收集,计算,获取各站点人数,获取人数不一致的情况给出预警或提示异常情况;报表管理模块是对车辆运营的客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延彬李颜男郭玥伶周江芦坤张宏林李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跃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