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方法
[0001]此申请专利为2020年05月0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0376627.2,名称为一种储能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方法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清洁能源在发电中的比例,发展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向。2018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约为30%,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2016年12月29日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2030年比重力争达到50%,必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才能实现该目标。根据国际能源署《电力转型—风电、光伏以及灵活性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报告,因系统不同,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占比达到25%~40%时,亟须对电力系统传统电源配置、运行方式、输电规划等做出重大调整,提出新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方案等。
[0004]储能技术在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电网调频、削峰填谷、提高电能质量和电力可靠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在国际上达成共识。近年来,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快速下降,我国电化学储能增长迅速,总装机容量从2015年的105MW增长到2018年的1.034GW,年增长114%。储能从时间上对能量灵活搬运功能,可以使得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电网更加友好、可控,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支撑,还可以装置于用户侧,为用户提供峰谷调节、提升供电能力、提升供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日前负荷预测曲线确定调峰需求,确定当日的调峰需求场景所在时段及调峰所需有功出力
△
P
pre
;S2.根据所述实时频率和电压数据识别储能当下调频和调压场景中的需求场景;S3.根据调频识别指标和调压识别指标大小确定储能所对应的在调频需求场景和调压需求场景下的场景模式;其中调频识别指标为如下的综合调频识别指标
△
F
t
:其中,
△
f为频率偏差,
△
f
i
为实时功率偏差所对应的频率偏差,为频率变化率,三者均为标幺值;μ1,μ2,μ3分别为三者之间的权重,μ1+μ2+μ3=1,根据系统的仿真结果确定权重大小;调压识别指标为如下的综合调压识别指标
△
U
t
:其中,
△
u为电压偏差量;
△
u
i
为电压累计变化量;为电压变化率;
△
u,
△
u
i
,均为标幺值;S4.根据确定的需求场景以及每个需求场景下的场景模式,通过储能参与单调频场景和储能参与单调压场景的控制方法计算得到调频所需的储能有功出力
△
P
real
和调压所需的储能无功出力
△
Q
real
,其中调峰所需有功出力
△
P
pre
与调频所需的储能有功出力
△
P
real
的代数和为储能期望有功值,调压所需的储能无功出力
△
Q
real
为储能期望无功值;S5.根据储能额定有功出力裕度P
e
和储能所连接的PCS容量S的约束判断储能期望有功值和期望无功值是否超过约束限值;若未超过约束限值,则储能期望有功值和储能期望无功值即为储能PCS的有功设定值和无功设定值;S6.若超过约束限值,首先满足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王雪燕,尹绍杰,朱优优,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