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07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其中的电机转子包括内铁芯、外铁芯,外铁芯环绕内铁芯的周向设置且外铁芯与内铁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减震体,外铁芯包括中间铁芯段以及处于中间铁芯段的两端的端部铁芯段,端部铁芯段包括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上分别具有轴向上连通的第一轴向流通部、第二轴向流通部且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与第二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不相等,第一轴向流通部与第二轴向流通部内填充有第一减震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减震体能够形成台阶面结构,提升了第一减震体对外铁芯的支撑强度以及连接强度,进而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即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政府节能政策导向、市场发展需求,家用电器风机直流化逐步成为趋势,目前行业采用无刷电机均为径向磁场表贴结构,电机功率密度较低且材料利用率低。
[0003]受电机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高功率密度电机成为无刷直流电机发展趋势。在永磁电机中,为了提高电机性能,通常需要获得较高的转子磁性能,在有限结构下,相比表贴式与内嵌径向式转子,内置切向式转子结构可有效增大磁通面积,提高有效气隙磁通,进而提升电机性能。但内嵌切向磁场转子结构电机动平衡和抗电枢反应比表贴转子的电机差,负载转矩脉动较大,容易与电机安装支架和风叶共振产生噪音。由于内嵌切向磁场转子的铁芯与磁钢分布于外圈,且为了保证磁钢的尺寸走勾搭,磁钢沿着径向要尽量靠近内圈附近,这使得内圈空间有限,行业传统的在内圈设计减震措施,因转子重量主要集中于外圈,使用弹性材料会导致转子动平衡变差,无法达到实际减震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外铁芯缺少减震支撑、定位,转子动平衡差,减震效果较差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内铁芯、外铁芯,所述外铁芯环绕所述内铁芯的周向设置且所述外铁芯与所述内铁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减震体,沿所述内铁芯的轴向,所述外铁芯包括中间铁芯段以及处于所述中间铁芯段的两端的端部铁芯段,端部铁芯段包括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所述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沿远离所述中间铁芯段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铁芯段上具有第一轴向流通部,所述第二铁芯段上具有第二轴向流通部,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在轴向上连通,且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不相等,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内填充有第一减震体。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减震体的轴向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体的轴向第一端连接为一体,和/或,所述第二减震体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减震体的轴向第二端连接为一体。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铁芯段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内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铁芯子体,多个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分别一一对应地处于所述多个第一铁芯子体上,所述第二铁芯段包括多个第二铁芯子体,多个所述第二铁芯子体与多个所述第一铁芯子体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一一对应。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在所述内铁芯的任一径向面上投影,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存在重叠部分。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T形孔,所
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包括三个所述第二通孔,三个所述第二通孔成T形布置,在所述内铁芯的任一径向面上投影,三个所述第二通孔的投影为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覆盖。
[0010]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一铁芯子体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铁芯子体之间形成径向磁钢槽,所述径向磁钢槽具有朝向所述内铁芯的径向外侧的径向开口,所述径向开口内填充有第三减震体,所述第三减震体的轴向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体的轴向第一端连接为一体,和/或,所述第三减震体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减震体的轴向第二端连接为一体。
[0011]优选地,所述中间铁芯段内不填充所述第一减震体。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转子。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电机。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一方面所述第一间隙中的第二减震体能够将所述内铁芯与外铁芯在径向及轴向上形成减震连接,另一方面所述外铁芯上的第一减震体则由于在所述内铁芯的轴向上形成的台阶面的结构,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第一减震体对外铁芯的支撑强度以及连接强度,进而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的重量集中于外铁芯导致动平衡差、强度差等问题,提升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轴截面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第一铁芯子体与两个第二铁芯子体组装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的电机转子在未填充减震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0]1、内铁芯;2、外铁芯;211、第一通孔;221、第二通孔;23、第一铁芯子体;24、第二铁芯子体;25、第三铁芯子体;31、第一减震体;32、第二减震体;33、第三减震体;4、磁钢槽;41、径向开口;5、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尤其是一种内嵌切向磁场结构的电机永磁转子,包括内铁芯1、外铁芯2,所述外铁芯2环绕所述内铁芯1的周向设置且所述外铁芯2与所述内铁芯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具体为环绕所述内铁芯1的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减震体32,沿所述内铁芯1的轴向,所述外铁芯2包括中间铁芯段以及处于所述中间铁芯段的两端的端部铁芯段,端部铁芯段包括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所述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沿远离所述中间铁芯段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铁芯段上具有第一轴向流通部,所述第二铁芯段上具有第二轴向流通部,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在轴向上连通,且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不相等,具体例如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孔的通流截面积或者相反,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内填充有第一减震体31。可以理解的,此时的第一减震体31在垂直于所述内铁芯1的轴向的平面的截面上,轴向上的中间部位的截面面积将与两端部位的截面面积不相等,进而形成台阶面。
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第一间隙中的第二减震体32能够将所述内铁芯1与外铁芯2在径向及轴向上形成减震连接,另一方面所述外铁芯2上的第一减震体31则由于在所述内铁芯1的轴向上形成的台阶面的结构,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第一减震体31对外铁芯2的支撑强度以及连接强度,进而提升了整个电机转子的减震效果,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的重量集中于外铁芯2(可以理解为转子外圈)导致动平衡差、强度差等问题,提升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及稳定性。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铁芯段内不填充所述第一减震体31,也即所述中间铁芯段上不构造与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以及第二轴向流通部连通的部分,从而使所述第一减震体31在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上在中间部位被截断,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电机转子叠厚过大,在第一减震体31注塑前后的形变量过大导致铁芯错位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电机转子的整体动平衡及稳定性。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减震体32的轴向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体31的轴向第一端连接为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铁芯(1)、外铁芯(2),所述外铁芯(2)环绕所述内铁芯(1)的周向设置且所述外铁芯(2)与所述内铁芯(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第二减震体(32),沿所述内铁芯(1)的轴向,所述外铁芯(2)包括中间铁芯段以及处于所述中间铁芯段的两端的端部铁芯段,端部铁芯段包括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所述第一铁芯段、第二铁芯段沿远离所述中间铁芯段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铁芯段上具有第一轴向流通部,所述第二铁芯段上具有第二轴向流通部,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在轴向上连通,且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的通流截面积不相等,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与所述第二轴向流通部内填充有第一减震体(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体(32)的轴向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体(31)的轴向第一端连接为一体,和/或,所述第二减震体(32)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减震体(31)的轴向第二端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段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内铁芯(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铁芯子体(23),多个所述第一轴向流通部分别一一对应地处于多个所述第一铁芯子体(23)上,所述第二铁芯段包括多个第二铁芯子体(24),多个所述第二铁芯子体(24)与多个所述第一铁芯子体(23)在所述内铁芯(1)的轴向上一一对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峰李庆陈彬杨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