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立华专利>正文

一种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280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包括炉体、尾气回收器和连通器三个组件,可由单个炉体和尾气回收器组成单炉型设备,也可由多个炉体与连通器和尾气回收器组成多炉型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竹木烧制过程中,做到了竹木资源的充分转化利用,避免了浪费;竹木烧制完成后,所获得的物质是无水纯炭、鲜竹沥、木焦油和木醋液混液,具有较高的价值;设备可以做到单个、散户,随机择地生产,也可以大规模建厂集中生产,省人工、耗能低、生产周期短,收益大;烧制鲜竹时的无水竹炭产率为20%,鲜竹沥产率为7%,烧制木柴时的无水木炭产率为20%,木焦油和木醋液混液产率为30%。木焦油和木醋液混液产率为30%。木焦油和木醋液混液产率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属于竹木烧制及废弃资源回收利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的进步,市场对竹木材的需求量大减,由其它材料如塑料、钢材、水泥所代替,竹木资源得到自觉保护,大自然变得葱郁。但对一些如:竹、杂木柴(木材中的等外品)等再生资源的过度保护,反而起到了副作用。如竹子,若不定期采伐,则新竹生长环境受阻,反而会使竹林生机逐渐退化,竹农收益也会减少。例如杂木柴类,天然杂木柴丛林,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或视野,也会影响其它优生树苗,或农作物的生长。如果能对现有上述竹木柴系列进行市场优化、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将会对环境和农民带来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广大农村竹、杂树灌木量多、种杂,急需优化、利用、创收,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的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用以对竹木过剩资源进行系统化、产业化、快速化、促进环保、转型利用,为资源持有者和加工经营者争取到实在、可观的经济收益。
[0004]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人在自己工作实践中,通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和多次对验证机和原型机的验证与测试,最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炉体、尾气回收器和连通器三个组件。可由单个炉体和尾气回收器组成单炉型设备,也可由多个炉体与连通器和尾气回收器组成多炉型设备;其中: 1、所述炉体为圆柱体形,顶部为圆型平顶,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锥体,圆柱体上安装有炉门。炉体为内外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夹层中填充有防火保温棉。双层结构的内层壁是耐烧耐高温材料,内层壁外侧周边附有冷却网,内层壁内侧即为炉体内腔。内层壁上下端分别装有温探头、探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炉外的温度显示器相连。炉内顶端装有透气网片,透气网片与内层壁顶部圆平面形成一空间,称为气流缓冲室,气流缓冲室中,内层壁上装有减压管和进气管。炉内底部安装有炉桥,炉桥下面是椎体空间。椎体空间上部装有排气栅,中部有排烟管,下部装有隔灰罩,底部装有排液管。双层结构的外层壁制作为普通材料,起固定作用。外层壁顶端装有减压管和进气管,均与气流缓冲室相通。减压管与大气相通并装有阀门,进气管与风机相连,进气管上装有阀门。外层壁上部装有排气管,上端一侧与夹层中冷却网相连,另一侧接出支管与大气相通,并装有阀门。下端与排气栅相连,排气管中部装有阀门。外层壁底部装有进液管,一端与冷却网相连,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并装有阀门,中间装有两个支管,一个接通风机,并装有阀门。另一个连通冷却液箱,中间装有阀门。外层壁锥体部分,中部是排烟管,内端与炉内锥体空间相通。外端是炉体外排烟口,
并装有阀门,排烟管中间贴阀门处,装有环绕烟管外壁的存液箱,存液箱中冷却液,由冷却液箱通过输液管供应,输液管上装有阀门。锥体部底端有排液管,与炉内排液管相通,管上装有阀门。整个炉体由支架支撑; 2、所述尾气回收器,上部为喷淋箱,中部为热交换器,下部为水箱。喷淋箱由若干个隔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首尾连通的小通道。小通道起点箱壁上有进烟口,连接导烟管,导烟管的另一端管口与炉体排烟口对接或与连通器出口对接。小通道的终点箱壁顶部有终级尾气排口,排口接终极尾气排管与大气相通。排管中央装有轴流风机,风机出口管底部接有排水管。每个小通道内装有喷淋管头。管头置入小通道中,进口端固定在喷淋箱壁上。进口端与高压水管连通。高压水管另一端与水箱中的高压水泵相连。小通道终点喷淋箱底部是出水口,与中部热交换器进水口相连。其连接水管称通水管,热交换器排水管中水直接排入水箱。其通水管中的水液温度是由热交换器风冷方式降温的(水资源丰富的也可用水来代替),热交换器底部液体通道接有排液管,并装有阀门。水箱底部装有排液管,并配有阀门。整个尾气回收器有支架支撑;3、所述连通器,主体是与水平方向成角度的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四周设有导气套管。导气管与导气套管中间形成夹层封闭空间。导气套管底部装有进气管,顶部装有排气管。进气管、夹层空间、排气管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通道,通道中通气或通水,用以降低导气管中烟气温度。导气管外壁装有散热片。导气管底部装有“U”型自动排液管。“U”型管底部装有配有阀门的泄液管。导气管侧面装有若干个连接管,连接管一端接通导气管内部,另一端与炉体排烟口对接。导气管终端排口与尾气回收器进口对接;4、所述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尾气回收机的单炉型设备,是由单炉体的排烟口与尾气回收器进烟口对接组成。所述多炉型设备是由多个炉体的排烟口分别与连通器连接管上的多个进烟口对接,连通器上导气管终端排口与尾气回收器进烟口对接组成。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特点和进步:第一,本专利技术在竹木烧制过程中,将竹木烧制所产生的有价值的物质悉数接收,所排放的终端尾气,是无价值的水蒸气。做到了竹木资源的充分转化利用,避免浪费,且保护了环境,这是现有技术做不到的;第二,竹木烧制完成后,所获得的物质是无水纯炭,鲜竹沥,木焦油和木醋液混液。三类物质,产量不相上下,均有较高价值,且市场较为紧俏,无论丢掉哪类物质不取,都是可惜和浪费,这是现有技术很难做到的;第三,本设备可以做到单个、散户,随机择地生产,也可以大规模建厂集中生产,具有省工人、耗能低、生产周期短,收益大等特点。目前现有技术尚找不到同类设备;第四,本设备,现在制作的原型机产能达到如下技术指标:1、烧制鲜竹(楠竹)时,无水竹炭产率为20%,鲜竹沥产率为7%。传统手工工艺产率仅为3%,且没有竹炭产能,鲜竹沥用工率为1.5公斤/工天;2、,烧制木柴(中等硬材)时,无水木炭产率为20%,木焦油和木醋液混液产率为30%,现有传统土窑以及环保炭生产没有木焦油和木醋液混液产能,且炭含水率大于20%。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炉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尾气回收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通器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外层壁,2.点燃室,3.内层壁,4.气流缓冲室,5.炉门,6.透气网片,7.进气管,8.阀门,9.冷却液箱,10.阀门,11.阀门,12.风机,13.输液管,14.阀门,15.输液管,16.导气管,17.阀门,18.存液箱,19.阀门,20.排烟口,21.进液管,22.排烟管,23.支架,24.排气栅,25.隔灰罩,26.炉桥,27.排液管,28.下温探头,29.阀门,30.竹木原料,31.冷却网,32.排气管,33.上温探头,34.阀门,35.阀门,36.阀门,37.减压管,38.隔板,39.终极尾气排管,40.排水管,41.轴流风机,42.喷淋箱,43.小通道,44.喷淋管头,45.高压水管,46.通水管,47.风扇,48.导气板,49.锥罩,50.进水口,51.高压水泵,52.支架,53.排液管,54.阀门,55.进烟口,56.排液管,57.阀门,58.热交换器,59.排水管,60.导烟管,61.进烟口,62.导气套管,63.散热片,64.导气管,65.排气管,66.导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炉体、尾气回收器和连通器三个组件,可由单个炉体和尾气回收器组成单炉型设备,也可由多个炉体与连通器和尾气回收器组成多炉型设备;其中:所述炉体为圆柱体形,顶部为圆型平顶,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锥体,圆柱体上安装有炉门;炉体为内外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夹层中填充有防火保温棉,双层结构的内层壁是耐烧耐高温材料,内层壁外侧周边附有冷却网,内层壁内侧即为炉体内腔,内层壁上下端分别装有温探头、探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炉外的温度显示器相连;炉内顶端装有透气网片,透气网片与内层壁顶部圆平面形成一空间,称为气流缓冲室,气流缓冲室中,内层壁上装有减压管和进气管;炉内底部安装有炉桥,炉桥下面是椎体空间,椎体空间上部装有排气栅,中部有排烟管,下部装有隔灰罩,底部装有排液管;双层结构的外层壁制作为普通材料,起固定作用,外层壁顶端装有减压管和进气管,均与气流缓冲室相通;减压管与大气相通并装有阀门,进气管与风机相连,进气管上装有阀门;外层壁上部装有排气管,上端一侧与夹层中冷却网相连,另一侧接出支管与大气相通,并装有阀门,下端与排气栅相连,排气管中部装有阀门;外层壁底部装有进液管,一端与冷却网相连,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并装有阀门,中间装有两个支管,一个接通风机,并装有阀门;另一个连通冷却液箱,中间装有阀门;外层壁锥体部分,中部是排烟管,内端与炉内锥体空间相通;外端是炉体外排烟口,并装有阀门,排烟管中间贴阀门处,装有环绕烟管外壁的存液箱,存液箱中冷却液,由冷却液箱通过输液管供应,输液管上装有阀门;锥体部底端有排液管,与炉内排液管相通,管上装有阀门,整个炉体由支架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烧制取炭取汁及尾气回收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尾气回收器,上部为喷淋箱,中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潘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