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昆仑专利>正文

本草止痒包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76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一种本草止痒包,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千里光、薄荷、苦参、马齿苋、益母草、木贼草、金银花、蒲公英、虎仗、百部、鱼腥草、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野菊花、蕲艾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重量比为:千里光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草止痒包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止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的病症,治疗相对困难,容易复发。现有止痒药物有:中国专利CN201711045729.0(名称:一种皮肤止痒的药物),中国专利CN201410212885.1(名称:一种止痒外洗药包及其制备方法)。对于足部皮肤止痒方面,只有足浴包、足光散之类。他们的不足之处是刺激性大、粘膜处不能使用,治愈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草止痒包及其制备方法,该止痒包具有治愈效果好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本草止痒包,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千里光、薄荷、苦参、马齿苋、益母草、木贼草、金银花、蒲公英、虎仗、百部、鱼腥草、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野菊花、蕲艾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重量比为:千里光5

25g、薄荷3

20g、苦参3

20g、马齿苋3

20g、益母草3

20g、木贼草3

20g、金银花3

20g、蒲公英3

20g、虎仗3

20g、百部1

9g、鱼腥草1

9g、地肤子1

9g、苍耳子0.5

6g、蛇床子0.5
/>6g、野菊花0.5

6g、蕲艾0.5

6g。
[0005]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各原料所占重量比为:千里光19

21g、薄荷11

13g、苦参11

13g、马齿苋8

10g、益母草8

10g、木贼草8

10g、金银花8

10g、蒲公英8

10g、虎仗8

10g、百部4

6g、鱼腥草4

6g、地肤子4

6g、苍耳子2

4g、蛇床子2

4g、野菊花2

4g、蕲艾2

4g。
[000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各原料所占重量比最佳为:千里光20g、薄荷12g、苦参12g、马齿苋9g、益母草9g、木贼草9g、金银花9g、蒲公英9g、虎仗9g、百部5g、鱼腥草5g、地肤子5g、苍耳子3g、蛇床子3g、野菊花3g、蕲艾3g。
[0007]上述一种本草止痒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1)采清明前后的益母草(并选择花蕾含苞待放时为佳品),采回后,切寸段晒干;采端午节当天的蕲艾茎叶,切寸段阴干;釆八月份的千里光全草切寸段晒干;采挖立秋后虎仗,切寸段晒干;
[0009]2)各原料所占重量比为:千里光5

25g、薄荷3

20g、苦参3

20g、马齿苋3

20g、益母草3

20g、木贼草3

20g、金银花3

20g、蒲公英3

20g、虎仗3

20g、百部1

9g、鱼腥草1

9g、地肤子1

9g、苍耳子0.5

6g、蛇床子0.5

6g、野菊花0.5

6g、蕲艾0.5

6g,选取千里光、薄荷、苦参、马齿苋、益母草、木贼草、金银花、蒲公英、虎仗、百部、鱼腥草、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野菊花、蕲艾,备用;
[0010]3)将千里光、薄荷、苦参、马齿苋、益母草、木贼草、金银花、蒲公英、虎仗、百部、鱼腥草、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野菊花、蕲艾混合,粉碎至粒径为0.4

0.6cm,摊开为1~2cm厚,紫外线照射消毒杀菌10

14个小时,得到止痒组合药物;然后装无纺布袋,外套防潮防水
牛皮纸袋封口,得到本草止痒包。
[0011]所述步骤1)中,益母草选择采清明前后,花蕾含苞待放时的益母草。
[0012]所述步骤3)中的止痒组合药物,按120克分装无纺布袋。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益母草、蕲艾、千里光、虎仗采用新鲜的药材,根据气候采挖,对治愈效果好起的重要作用。
[0014]上述一种本草止痒包的使用:取本草止痒包,除去防潮防水牛皮纸袋,按止痒组合药物与水的配比为:120克:1000

5000毫升,将装有止痒组合药物的无纺布袋放入烧开的水中浸泡5

10分钟,再用武火煎开5

10分钟,然后冷却至20

35℃,得到止痒液;将止痒液涂、或者是湿敷、或者是淋浴或者是坐浴(或者是浸泡)在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0015]薄荷的功效: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祛风止痒。
[0016]益母草的功效:解毒,利水消肿,活血调经,《神农本草经》主瘾疹痒,可作浴汤。
[0017]木贼草的功效:疏风散热,止血,泄湿,明目退翳。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多种致痒病因而用药,该配方使用了:1、祛风止痒药:蛇床子,地肤子。2、燥湿止痒药:苦参。3、散风润肤药:苍耳子。4、温寒通阳药:蕲艾。5、清热解毒药: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鱼腥草。6、杀虫功毒药:百部(拉丁学名:Stemona japonica)。7、活血生肌药:虎仗。8、散结消肿药:马齿苋。本专利技术由多种原料组合在一起(以及用量配比的选取,特别是实施例5的用量选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多种病因所致的瘙痒均有疗效(如:慢性湿疹、手足体癣、疥疮、痱子、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淀粉样变、外阴瘙痒、丘疹性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治愈效果显著;同时,该产品的煎泡液PH值为弱酸性,是皮肤和粘膜理想的用品。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病例一的脸部病状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病例二的前胸病状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病例三的手臂病状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病例四的手掌病状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病例五的脚掌病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本草止痒包,由千里光、薄荷、苦参、马齿苋、益母草、木贼草、金银花、蒲公英、虎仗、百部、鱼腥草、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野菊花、蕲艾制备而成,各原料所用量为:千里光5g、薄荷3g、苦参3g、马齿苋3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本草止痒包,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千里光、薄荷、苦参、马齿苋、益母草、木贼草、金银花、蒲公英、虎仗、百部、鱼腥草、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野菊花、蕲艾制备而成,各原料所占重量比为:千里光5

25g、薄荷3

20g、苦参3

20g、马齿苋3

20g、益母草3

20g、木贼草3

20g、金银花3

20g、蒲公英3

20g、虎仗3

20g、百部1

9g、鱼腥草1

9g、地肤子1

9g、苍耳子0.5

6g、蛇床子0.5

6g、野菊花0.5

6g、蕲艾0.5

6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草止痒包,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所占重量比为:千里光19

21g、薄荷11

13g、苦参11

13g、马齿苋8

10g、益母草8

10g、木贼草8

10g、金银花8

10g、蒲公英8

10g、虎仗8

10g、百部4

6g、鱼腥草4

6g、地肤子4

6g、苍耳子2

4g、蛇床子2

4g、野菊花2

4g、蕲艾2

4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本草止痒包,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所占重量比最佳为:千里光20g、薄荷12g、苦参12g、马齿苋9g、益母草9g、木贼草9g、金银花9g、蒲公英9g、虎仗9g、百部5g、鱼腥草5g、地肤子5g、苍耳子3g、蛇床子3g、野菊花3g、蕲艾3g。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草止痒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清明前后的益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昆仑
申请(专利权)人:舒昆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