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57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外设置有遥控公共端子J1、遥控分闸端子J2、遥控合闸端子J3、分位信号端子J4、遥信公共端子J5、合位信号端子J6、第一按钮SW1、第二按钮SW2、分闸提示灯L1、合闸提示灯L2、分位信号灯L3、合位信号灯L4,壳体内设有控制电源、分闸继电器K1、合闸继电器K2、分闸位置继电器K3、合闸位置继电器K4。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不实际遥控分合一次运行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变电站遥控逻辑验证,避免了误遥控运行设备的风险;测试过程中,只拆除一根遥信公共端接入该模拟断路器,无需再拆接线模拟置位,拆接线次数只需一次,避免了恢复接线错误和错误短线的风险。避免了恢复接线错误和错误短线的风险。避免了恢复接线错误和错误短线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模拟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模拟测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模拟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推广,对调度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调度端需要实现远方遥控站内设备功能,为了防止误遥控运行设备,使运行设备跳闸,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所以必须要先验证遥控功能逻辑的正确性。因此变电站设备在投运前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验收环节就是进行遥控逻辑验证,比如断路器、隔离刀闸、变压器档位的遥控功能。为了防止误遥控间隔或者设备,必须进行遥控功能验证。
[0003]遥控测试在未投运变电站内可以直接进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遥控试验,但是在运行变电站内却无法进行直接测试,尤其是变电站综合自行改造或者技改工程的时候(母线带电、线路带电)不能实际操作分合一次设备。现有的测试方法就是1人在后台或者调度端下达遥控命令,同时需要1人拆接线进行模拟置位,1人使用万用表“通断”档测量,如图1所示。
[0004]该种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5](1)安全风险大:每一次遥控变位后均需拆线短接重新置位,频繁多次拆接带电导线,易导致二次误接线、误遥控其它设备,增大安全风险;
[0006](2)耗时耗力:操作步骤多,导致耗时长,且需要3人同时操作,成功率不高。
[0007]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仪器可以来代替不能实际分合的断路器或者隔离刀闸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模拟断路器,能够实现不实际遥控分合一次运行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变电站遥控逻辑验证,避免了误遥控运行设备的风险。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外设置有遥控公共端子J1、遥控分闸端子J2、遥控合闸端子J3、分位信号端子J4、遥信公共端子J5、合位信号端子J6、第一按钮SW1、第二按钮SW2、分闸提示灯L1、合闸提示灯L2、分位信号灯L3、合位信号灯L4,壳体内设有控制电源、分闸继电器K1、合闸继电器K2、分闸位置继电器K3、合闸位置继电器K4;
[0010]所述第一按钮SW1、遥控分闸端子J2与分闸继电器K1串联,第二按钮SW2、遥控合闸端子J3与合闸继电器K2串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5与遥控公共端子J1、第一按钮SW1并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7与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触点1、常开触点5并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4与合闸位置继电器K4串联;合闸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5与遥控公共端子J1、第二按钮SW2并联,合闸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7与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触点1、常开触点6并联,合闸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4与分闸位置继电器K3串联;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7与遥控公共端子J1并联,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6连接遥信公共端子J5,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8连接分位信号端子J4;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5连接遥信公共
端子J5,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7连接合位信号端子J6,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8与遥控公共端子J1并联。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总开关SW,总开关SW的一端连接控制电源、另一端连接遥控公共端子J1。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源采用+12V直流电压。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闸提示灯L1与一电阻R1串联后并联在分闸继电器K1的两端,分闸继电器K1的两端还并联有一二极管D5。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合闸提示灯L2与一电阻R2串联后并联在合闸继电器K2的两端,合闸继电器K2的两端还并联有一二极管D6。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位信号灯L3与一电阻R3串联后并联在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两端,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两端还并联有一二极管D7。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合位信号灯L4与一电阻R4串联后并联在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两端,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两端还并联有一二极管D8。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不实际遥控分合一次运行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变电站遥控逻辑验证,避免了误遥控运行设备的风险;
[0019](2)本专利技术在测试过程中,只拆除一根遥信公共端接入该模拟断路器,遥控命令下达后,遥信自动变位上送,因此无需再拆接线模拟置位,拆接线次数只需一次,避免了恢复接线错误和错误短线的风险,过程中无需现场人员操作,在带电二次回路上工作的风险明显降低;
[0020](3)应用本专利技术进行遥控测试工作,单个刀闸的遥控测试时间由9.2min降为2.6min;
[0021](4)通过现场测试,应用本专利技术进行隔离刀闸遥控测试工作只需2人即可,由3人降为2人,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
[0022](5)本专利技术所述便携式模拟断路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特别适合变电站现场断路器、隔离刀闸调试工作,使用该仪器能够大大提高现场作业生产效率;同时,该装置不仅可以用在变电站自动化专业遥控传动使用,也可以在继电保护专业开关传动、科研机构、实验室等场所应用,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遥控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模拟断路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5]图3是图2的左视图;
[0026]图4是图2的右视图;
[0027]图5是所述便携式模拟断路器的电路原理图;
[0028]图6是所述便携式模拟断路器的使用连接图。
[0029]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壳体,2、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1]请参阅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0032]一种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面设置有遥控公共端子J1、遥控分闸端子J2、遥控合闸端子J3、分位信号端子J4、遥信公共端子J5、合位信号端子J6,壳体1的另一侧面设有接地线2;壳体1的正面设有第一按钮SW1、第二按钮SW2以及分闸提示灯L1、合闸提示灯L2、分位信号灯L3、合位信号灯L4,壳体1内设有控制电源、控制电路、总开关SW,总开关SW的一端连接控制电源、另一端连接遥控公共端子J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源采用+12V直流电压,实际应用中,所述控制电源可采用充电电池。
[0033]所述控制电路主要包括分闸继电器K1、合闸继电器K2、分闸位置继电器K3、合闸位置继电器K4。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按钮SW1、遥控分闸端子J2与分闸继电器K1串联,第二按钮SW2、遥控合闸端子J3与合闸继电器K2串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5与遥控公共端子J1、第一按钮SW1并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7与分闸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模拟断路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遥控公共端子J1、遥控分闸端子J2、遥控合闸端子J3、分位信号端子J4、遥信公共端子J5、合位信号端子J6、第一按钮SW1、第二按钮SW2、分闸提示灯L1、合闸提示灯L2、分位信号灯L3、合位信号灯L4,壳体内设有控制电源、分闸继电器K1、合闸继电器K2、分闸位置继电器K3、合闸位置继电器K4;所述第一按钮SW1、遥控分闸端子J2与分闸继电器K1串联,第二按钮SW2、遥控合闸端子J3与合闸继电器K2串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5与遥控公共端子J1、第一按钮SW1并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7与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触点1、常开触点5并联,分闸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4与合闸位置继电器K4串联;合闸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5与遥控公共端子J1、第二按钮SW2并联,合闸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7与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触点1、常开触点6并联,合闸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4与分闸位置继电器K3串联;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7与遥控公共端子J1并联,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6连接遥信公共端子J5,分闸位置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8连接分位信号端子J4;合闸位置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冲杨国涛袁新喜陈腾渊罗东陈孝菊程先锐杜余庆韩涛朱新元丁倩刘浩刘涛王恒杰万阳陈浩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