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颤振除尘式气固两相旋流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48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04
一种提拉颤振除尘式气固两相旋流分离器。主要用于气固两相旋流分离以达到除尘效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内含有溢流滤灰区域和旋流滤灰区域,含尘气体从入流口进入溢流滤灰区域内,穿过环形布袋后,部分灰尘吸附在环形布袋上,剩余含尘气体在桶壁内进行旋流分离,气相经过分离后通过气相出口板上的气相出口排出,在分离过程中部分灰尘吸附在溢流滤灰区域内衬层和旋流滤灰区域内衬层上,剩余灰尘直接从粉尘出口流出;吸附在环形布袋上的灰尘通过拉动手拉提杆抖落在粉尘出口上,吸附在溢流滤灰区域和旋流滤灰区域内衬层上的灰尘通过前置提拉圆环和后置提拉圆环的作用而被抖落,抖落的灰尘通过粉尘出口排出。抖落的灰尘通过粉尘出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拉颤振除尘式气固两相旋流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和工业除尘领域中的气固两相旋流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污染的与日俱增,空气中含有的固体粉尘越来越多,有些工厂的粉尘更是漫天飞舞,这种日益严重的现象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工厂中粉尘的飞舞不仅给工人身体带来了伤害,还有可能造成起火等不可预知危险。现有的除尘装置虽然能够清除部分粉尘,但是由于粉尘中颗粒物的大小不同,导致不能使粉尘被清除干净,而且除尘装置本身不能在清除粉尘过程中保持清洁,需要不时地拆卸清理,影响了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拉颤振除尘式气固两相旋流分离器,该旋流分离器利用气体和粉尘的密度差来进行旋心分离,同时利用提拉机构实现对气体的除尘和对旋流分离器内部的手动清洁,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大小的颗粒物进行高效分离并除尘,同时还能实现装置内部的自我清洁。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提拉颤振除尘式气固两相旋流分离器,具有溢流滤灰区域和旋流滤灰区域,其独特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颤振除尘式气固两相旋流分离器,具有溢流滤灰区域和旋流滤灰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滤灰区域包括气相出口板(101)、溢流滤灰区域外桶壁(102)、溢流滤灰区域内衬层(103)、外环螺母(104)、内环螺母(105)、手提拉杆(106)、连接内柱桶(107)、内弹簧(108)、环形布袋(109)、封口底盘(110)、前置弹簧固定器(111)、前置外弹簧(112)、前置弹簧连接杆(113)、前置提拉圆环(114)、溢流滤灰区域顶卡环(115)和溢流滤灰区域底卡环(116);所述气相出口板(101)包括气相出口(117)与气相出口板拉杆孔(118);所述溢流滤灰区域外桶壁(102)位于溢流滤灰区域最外层,具有入流口(119)用于使含尘气体进入;所述溢流滤灰区域内衬层(103)紧贴溢流滤灰区域外桶壁(102)内侧,溢流滤灰区域内衬层(103)的材质具有吸附灰尘的功能;所述外环螺母(104)用来固定气相出口板(101)和溢流滤灰区域外桶壁(102);所述内环螺母(105)用来连接气相出口板(101)与连接内柱桶(107);所述手提拉杆(106)能够手动提拉,手提拉杆(106)位于连接内柱桶(107)的中心,手提拉杆(106)上有手拉提杆板(120);所述连接内柱桶(107)为空心圆桶,通过内环螺母(105)将气相出口板(101)与连接内柱桶(107)固定在一起,为环形布袋(109)提供支撑受力点;所述内弹簧(108)位于连接内柱桶(107)的内部,依靠手拉提杆板(120)支撑;所述环形布袋(109)的上端通过螺纹与连接内柱桶(107)连接,下端黏在封口底盘(110)上,环形布袋(109)的材质具有吸附性;所述封口底盘(110)呈环形板状,其上有对称分布的空隙以供灰尘下落,封口底盘(110)通过螺纹凸台(121)与手提拉杆(106)孔配合;所述前置弹簧固定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赵立新李新亚李金煜韩国鑫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