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48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包括储气箱,储气箱的下方固定有与其内部连接的瓶体,瓶体上端通过第一管体与储气箱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管体内设有第一阀门;储气箱的排气口与气体排量监测装置的圆筒连接,圆筒右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呼吸罩连接,圆筒内侧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内设有两个阀瓣,阀瓣间隔一定距离与圆筒铰接;圆筒的第二阶梯段内固定有气体流速监测器;储气箱的一侧固定有增压机构,增压机构用于增大储气箱内部压力使麻醉气体推动两个阀瓣依次转动后进入到呼吸罩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双阀瓣结构监测患者吸入麻药的剂量,同时利用阀瓣的结构做到双重保险能避免麻药泄露。阀瓣的结构做到双重保险能避免麻药泄露。阀瓣的结构做到双重保险能避免麻药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

技术介绍

[0002]麻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学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0003]麻醉呼吸机是通过机械回路使患者吸入麻醉气体,气体通过鼻腔进入到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而且麻醉呼吸机必须配备吸入麻醉药专用挥发罐,所有的挥发罐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随着麻醉药液的不断蒸发,液体温度不断降低,蒸发速度会变慢,麻醉气体浓度较难控制。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麻醉呼吸器并不能实现根据对麻醉剂量的准确控制,而麻醉剂量是根据个人体质的特点和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的,如果摄入过多的麻醉剂会导致循环、呼吸的抑制,在短期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利用双阀瓣结构监测患者吸入麻药的剂量,同时利用阀瓣的结构做到双重保险能避免麻药泄露使患者吸入造成麻药吸入量过多的问题出现。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包括:
[0007]储气箱,用于暂存已挥发的麻醉气体;
[0008]瓶体,与所述储气箱固定连接并且其内部存放有易挥发的麻醉气体;所述瓶体的上端通过第一管体与所述储气箱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管体内设有第一阀门;
[0009]气体排量监测装置,包括:圆筒,其左端与所述储气箱的排气口连接,其右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呼吸罩连接;所述圆筒内侧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的直径大于第一阶梯段的直径;两个阀瓣,结构相同并且均与所述第二阶梯段的截面适配;两个阀瓣的上端间隔一定距离通过转动件与所述圆筒铰接,其下端转动到竖直位置时将圆筒封堵住,其侧面转动到水平位置时与圆筒内壁贴合;气体流速监测器,固定在所述圆筒的第二阶梯段内;
[0010]增压机构,固定在所述储气箱一侧,用于增大储气箱内部压力使麻醉气体推动两个所述阀瓣依次转动后进入到所述呼吸罩内部。
[0011]上述阀瓣靠近所述储气箱的一侧为弧形凹面结构,阀瓣远离所述储气箱的一侧为弧形凸面结构,并且弧形凸面的弧度与所述圆筒的内径弧度相同。
[0012]上述转动件为凸块,凸块固定在所述阀瓣的上端,凸块内设有贯穿其中的转轴,转轴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块体连接,块体固定在所述圆筒的第二阶梯段内;所述转轴上
套设有扭簧,扭簧的旋向与阀瓣从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时的旋向相同。
[0013]上述增压机构包括:
[0014]增压箱,固定在所述储气箱的左侧,并且其排气口与所述储气箱内部相通;
[0015]底座,固定在所述增压箱的下端;
[0016]第一杆体,横向贯穿所述底座;
[0017]活塞,与所述增压箱的内径适配;
[0018]第二杆体,其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
[0019]连杆,其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上,其上端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活塞的一端滑动连接;
[0020]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并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一侧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另一侧接触;
[0021]其中,所述增压机构在活塞在增压箱内往复运动增大其内部压力,使与增压箱内部相通的储气箱内部的压力增大,增压后的麻醉气体推动两个所述阀瓣依次转动后进入到所述呼吸罩内部。
[0022]上述储气箱的下端固定有用于降低储气箱内部压力的泄压阀。
[0023]上述气体流速监测器位于两个所述阀瓣之间,气体流速监测器固定在第二阶梯段内最右侧阀瓣的左端;所述第二阶梯段与每个所述阀瓣弧形凸面接触的一侧均固定有一压力传感器。
[0024]上述控制系统包括:
[0025]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气体流速监测器连接用于接收监测到气体流速V,与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当阀瓣与圆筒内壁贴合时传递压力数据;
[0026]计时模块,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连接用于记录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传递压力数据时间隔的时间T;
[0027]数据计算模块,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和所述计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气体流速V、间隔的时间T、以及第二阶梯段的截面积S计算出流经两个所述阀瓣的气体的体积;
[0028]控制器,用于协调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以及所述数据计算模块的工作。
[0029]上述连接组件包括:
[0030]锥形罩,其大径一端与所述圆筒右端螺纹连接;
[0031]连接头,其左端与所述锥形罩小径一端螺纹连接;
[0032]连接软管,其左端与所述连接头右端固定连接,其右端与所述呼吸罩连接。
[0033]上述圆筒的下侧固定有氧气存放瓶,氧气存放瓶位于远离所述储气箱的阀瓣的右侧;所述氧气存放瓶的上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圆筒内部连接,连接管内设有第二阀门。
[0034]上述呼吸罩内设有用于伸入到患者鼻腔内部的吸管,吸管穿过呼吸罩与所述连接软管内部相通。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1、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麻醉时吸入的麻醉剂的剂量也是不同的,为了准确的控制患者吸入的麻醉气体的量,本专利技术设有气体排量监测装置,利用气体排量监测装置来准确的计算已经挥发的麻醉气体通过圆筒的体积,根据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剂量计算出已
经通过圆筒进入到呼吸罩内的气体的剂量。
[003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气体排量监测装置利用双阀瓣的结构,通过双阀瓣的结构使得每次加压气体经过圆筒时都需要依次推动两个阀瓣,当增压后的麻醉气体推动第一阀瓣进入到圆筒内后,增压机构持续加压直至麻醉气体推动第二阀瓣,经过多次加压两个阀瓣之间的气流趋于平稳,使气体流速监测器监测到气流为平稳的气流的流速,保证气体体积计算的准确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设有两个阀瓣,还起到了双重保险的结构能避免麻药泄露使患者吸入造成麻药吸入量过多的问题出现。
[0038]3、本专利技术在圆筒的下侧还固定有氧气存放瓶,实现间歇供氧,当患者吸入一定量的麻醉剂后,将存储麻醉气体瓶体的第一阀门关闭,同时增压机构不继续增压,这时两个阀瓣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患者吸入一定量的麻醉剂后开始吸入氧气,开启氧气存放瓶的第二阀门,使氧气进入到圆筒内,再进入到呼吸罩内部。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阀瓣的与凸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5为本专利技术呼吸罩内设有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框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箱(1),用于暂存已挥发的麻醉气体;瓶体(2),与所述储气箱(1)固定连接并且其内部存放有易挥发的麻醉气体;所述瓶体(2)的上端通过第一管体(3)与所述储气箱(1)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管体(3)内设有第一阀门(4);气体排量监测装置,包括:圆筒(5),其左端与所述储气箱(1)的排气口连接,其右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呼吸罩(6)连接;所述圆筒(5)内侧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阶梯段(51)和第二阶梯段(52),第二阶梯段(52)的直径大于第一阶梯段(51)的直径;两个阀瓣(7),结构相同并且均与所述第二阶梯段(52)的截面适配;两个阀瓣(7)的上端间隔一定距离通过转动件与所述圆筒(5)铰接,其下端转动到竖直位置时将圆筒(5)封堵住,其侧面转动到水平位置时与圆筒(5)内壁贴合;气体流速监测器(8),固定在所述圆筒(5)的第二阶梯段(52)内;增压机构,固定在所述储气箱(1)一侧,用于增大储气箱(1)内部压力使麻醉气体推动两个所述阀瓣(7)依次转动后进入到所述呼吸罩(6)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7)靠近所述储气箱(1)的一侧为弧形凹面结构,阀瓣(7)远离所述储气箱(1)的一侧为弧形凸面结构,并且弧形凸面的弧度与所述圆筒(5)的内径弧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凸块(9),凸块(9)固定在所述阀瓣(7)的上端,凸块(9)内设有贯穿其中的转轴(10),转轴(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块体(11)连接,块体(11)固定在所述圆筒(5)的第二阶梯段(52)内;所述转轴(10)上套设有扭簧(12),扭簧(12)的旋向与阀瓣(7)从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时的旋向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箱(13),固定在所述储气箱(1)的左侧,并且其排气口与所述储气箱(1)内部相通;底座(14),固定在所述增压箱(13)的下端;第一杆体(15),横向贯穿所述底座(14);活塞(16),与所述增压箱(13)的内径适配;第二杆体(17),其一端与所述活塞(16)固定连接;连杆(18),其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15)上,其上端开设有滑槽(19),滑槽(19)与所述第二杆体(17)远离活塞(16)的一端滑动连接;弹簧(20),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15)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鹤胡四平陈娟丽魏静秋赵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