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在卵囊藻培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39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在卵囊藻培养中的应用,将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应用于促进卵囊藻的生长。具体地,在卵囊藻培养液中,维持水溶性萘乙酸浓度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在卵囊藻培养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藻培养领域,具体涉及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在卵囊藻培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卵囊藻是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卵囊藻属Chlorococcales的一种微藻。其在中国各水域中均很常见,具有对虾高位池适应力强、种群稳定、分布广泛的特点,在南方对虾高位池作为微藻生态改善调控养殖水环境、防范对虾病害的重要藻种,其对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及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卵囊藻在近几年水产养殖产业中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0003]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天然激素相同作用的有效化合物,对微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关科研人员已开始探索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藻培养中存在的作用,至今已有多种微藻进行过研究。如黄翔鹄等研究了2,4

二氯苯氧乙酸和6

苄氨基嘌呤对波吉卵囊藻的生理影响;杨胜勇等研究了2,4

D对蛋白核小球藻及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辛荣的研究详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微藻培养中的应用。目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比值的叠加作用,也可以共同控制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如NAA、GA3的组合对扁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GA3和6

BA组合则对扁藻生长有抑制作用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在卵囊藻培养中的应用。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水溶性萘乙酸(NAA)与吲哚丁酸(IBA)在卵囊藻培养中的应用,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将水溶性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应用于促进卵囊藻的生长。
[0007]具体地,在卵囊藻培养液中,维持水溶性萘乙酸浓度0.05

0.5mg/L,吲哚丁酸浓度0.05

0.5mg/L。
[0008]进一步,在卵囊藻培养液中,维持水溶性萘乙酸浓度0.25mg/L,吲哚丁酸浓度0.25mg/L。
[0009]目前所应用的植物生长促进剂约有60余种,而已证明对微藻有效的促进剂包括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在内约有十余种。NAA与IBA均在0.05

0.5mg/L的范围内对卵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均以0.25mg/L为最佳浓度。NAA和IBA在适宜浓度范围内进行叠加时,对卵囊藻生长有着显著促进效果,当NAA浓度与IBA浓度均为0.25mg/L进行叠加时,作用效果最好。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卵囊藻生长促进剂,其包括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
酸。
[0011]进一步,卵囊藻生长促进剂中,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1:(0.1

10),最优选为1:1。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卵囊藻培养方法,其在卵囊藻培养液中添加水溶性萘乙酸和吲哚丁酸。
[0013]进一步,将卵囊藻培养液在20

28℃、光照条件下无菌培养;在卵囊藻培养液中,维持水溶性萘乙酸浓度0.05

0.5mg/L,吲哚丁酸浓度0.05

0.5mg/L。
[0014]进一步,光照条件为1000

2000lux,时间设置12小时昼夜。
[0015]进一步,使用BG11培养液对卵囊藻进行培养。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专利技术将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共同应用于卵囊藻的培养,在适宜浓度范围内进行叠加时,产生了协同作用,对卵囊藻生长有着显著促进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改良池塘水质及大规模培养卵囊藻方面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卵囊藻购自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在实验室中经转接培养备用。
[0020]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萘乙酸(NAA)与吲哚丁酸(IBA)均为分析纯,采购自上海伊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0021]实施例1卵囊藻的扩增培养
[0022]在无菌操作下,将采购的卵囊藻母液直接转入三角瓶内,以100mL BG11培养液在光照培养箱进行无菌暂养3天。培养温度25℃,光照条件1500lux,时间设置12小时昼夜。之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按照藻液:培养液体积比为1:5的比例,在无菌的三角瓶内进行扩增培养,待藻种生长状态好,生物量明显增多,可再次转接。培养期间每日摇动三角瓶2次。NAA与IBA的生长调节实验采用上述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进行。本实验所用器皿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卵囊藻扩培期间,测定卵囊藻的生长周期。
[0023]实施例2单因子实验
[0024]分别进行了两种生长调节剂NAA和IBA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单因子对卵囊藻生长的影响实验。其中,卵囊藻的培养条件同实施例1。
[0025]1实验设计
[0026]首先进行单因子实验,将NAA与IBA分别加入到新扩增的卵囊藻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NAA与IBA的浓度分别为0mg/L(对照组2)、1mg/L、2.5mg/L、5mg/L四个梯度,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组。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配置两种调节剂浓度分别为0mg/L(对照组1)、0.1mg/L、0.25mg/L、0.5mg/L,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组。测定不同浓度梯度下,卵囊藻藻液的吸光度值,进而获得在不同生长调节剂和浓度影响下卵囊藻的生长情况。结果见表1与表2。
[0027]2测试:
[0028]2.1测定各实验组别的卵囊藻藻细胞密度
[0029]每天用血球计数法测定卵囊藻密度,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60nm处测定卵囊藻藻液的吸光度(OD)值,共测10天,藻密度与卵囊藻藻液的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28)。
[0030]生长调节处理实验时,每两天定时取样一次,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60nm处测定经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卵囊藻藻液的吸光度值。
[0031]2.2数据处理
[0032]计算增殖率:K=(lgODt

lgOD0)/T
×
3.322
[0033]平均倍增时间G(d)=0.301
×
3.322/K
[0034]ODt

最终光密度值,OD0

最初光密度值,T

为培养时间/d
[0035]2.3数据统计分析
[0036]使用SPSS 26.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对实验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在卵囊藻培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促进卵囊藻的生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卵囊藻培养液中,维持水溶性萘乙酸浓度0.05

0.5mg/L,吲哚丁酸浓度0.05

0.5mg/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卵囊藻培养液中,维持水溶性萘乙酸浓度0.25mg/L,吲哚丁酸浓度0.25mg/L。4.一种卵囊藻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卵囊藻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水溶性萘乙酸与吲哚丁酸的质量比为1:(0.1

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卵囊藻生长促进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冬伟刘泉妤郑天泽孔祥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