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30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若干光伏组件、封装边框、位于封装边框上方若干主引流槽及设置于主引流槽上方的次引流槽,光伏组件设置于次引流槽的上方,且至少两侧设置有检修通道,光伏组件之间通过中压块相连接,光伏组件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相连接,检修通道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相连接,中压块与边压块均设置于托板上,主引流槽的中间具有一限位凸起部,限位凸起部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倒勾部,托板下方向主引流槽的方向延伸形成与限位凸起部上的倒勾部相卡合的托板卡勾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托板上的卡勾部与主引流槽的倒勾部完全卡合后形成固定限位,采用纵向设置的主引流槽与横向设置的次引流槽相结合方式进行引流防水。式进行引流防水。式进行引流防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由于单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流和电压都很小,需要把它们先串联获得高电压,再并联获得高电流后,通过一个二极管输出,并且把它们封装在一个不锈钢、铝或其他非金属边框上,但是传统的太阳能板与边框之间存在缝隙,长时间雨水冲刷雨水通过边框之间的缝隙进入底框中,从而导致底框内部的电子元件受潮,不利于后期使用的安全性。
[0003]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一种将光伏设备直接安装在房屋屋顶的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结构中,光伏组件平行设置于屋顶上,光伏组件的边缘或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将其固定在屋顶上的压块,以及用于对雨水进行导流的主引流槽,现有技术中,托板和导水槽的固定方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光伏组件固定结构中的主引流槽存在容易被雨水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利用托板上的卡勾部与主引流槽的倒勾部完全卡合后形成固定限位,安装拆卸方便,采用纵向设置的主引流槽与横向设置的次引流槽相结合方式进行防水,防水效果好,延长使用年限。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包括若干光伏组件、封装边框、位于封装边框上方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主引流槽及交错设置于主引流槽上方的次引流槽,所述光伏组件设置于次引流槽的上方,且至少两侧设置有检修通道,若干所述光伏组件之间通过中压块相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相连接,所述检修通道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相连接,所述中压块与边压块均设置于托板上,所述主引流槽的中间具有一限位凸起部,所述限位凸起部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倒勾部,所述托板下方向主引流槽的方向延伸形成与限位凸起部上的倒勾部相卡合的托板卡勾部。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第一翼部,所述托板卡勾部包括两组且两两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托板卡勾部上开设有供螺栓旋接的安装孔,所述螺栓贯穿安装孔后通过螺帽紧固。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部一体成型于托板的两侧,所述托板卡勾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托板的下方。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次引流槽包括若干条且与所述主引流槽相互垂直交错设置。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次引流槽设置于两组光伏组件交接处的下方。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次引流槽具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引流部。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部与所述主引流槽相对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压块通过螺杆安装于所述托板上,所述中压块的两侧具有夹持光伏组件的第二翼部。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边压块通过螺杆安装于所述托板上,所述边压块的一侧具有夹持光伏组件或检修通道的第三翼部。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边框由脊瓦及边罩拼装组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的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利用托板上的卡勾部与主引流槽的倒勾部完全卡合后形成固定限位,安装拆卸方便,采用纵向设置的主引流槽与横向设置的次引流槽相结合方式进行防水,防水效果好,延长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与本专利技术中托板与中压块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与本专利技术的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与本专利技术中边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与本专利技术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与本专利技术中主引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与本专利技术中次引流槽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包括若干光伏组件1、封装边框2、位于封装边框上方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主引流槽3及交错设置于主引流槽上方的次引流槽4,通常,封装边框由脊瓦21及边罩22拼装组成,光伏组件设置于次引流槽的上方,且至少两侧设置有检修通道5,若干光伏组件之间通过中压块6相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7相连接,相邻的检修通道之间通过中压块相连接,检修通道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相连接,所述中压块与边压块均通过螺栓安装在托板8上,所述主引流
槽的中间具有一限位凸起部9,所述限位凸起部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倒勾部10,所述托板下方向主引流槽的方向延伸形成与限位凸起部上的倒勾部相卡合的托板卡勾部11,主引流槽的倒钩部做到与安装平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拼接主引流槽的时,通过布胶搭接成单向屋脊需要的长度即可,常规是要先将主引流槽的倒钩部切割一定的长度,利用磨光机打磨平整的,再进行布胶搭接。
[0019]请参阅图5

7,所述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第一翼部12,所述托板卡勾部包括两组且两两对称设置,两个托板卡勾部上开设有供螺栓旋接的安装孔,所述螺栓13贯穿安装孔后通过螺帽紧固,所述第一翼部一体成型于托板的两侧,所述托板卡勾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安装时,将托板放置于主引流槽的上方,使托板卡勾部与主引流槽的倒钩部相咬合卡紧,拧紧螺栓上的螺帽使托板卡勾部卡紧固定在主引流槽上,拧紧拧紧或松开螺栓即可完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可解决维修更换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0020]请参阅图8

9,所述次引流槽包括若干条且与主引流槽相互垂直交错设置,所述次引流槽设置于两组光伏组件交接处的下方,次引流槽具有主体部41及自主体部两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引流部42,所述引流部与所述主引流槽相对接,引流快捷方便,采用纵向设置的主引流槽与横向设置的次引流槽相结合方式进行引流防水,效果好、延长使用寿命。
[0021]具体的,所述中压块和边压块通过螺杆安装于托板上,中压块的两侧具有夹持光伏组件的第二翼部61,所述边压块的一侧具有夹持光伏组件或检修通道的第三翼部71,中压块与边压块均为一体化的结构,在安装、拆卸时更加方便,安装完毕后在外观上也比较平整。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的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光伏组件、封装边框、位于封装边框上方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主引流槽及交错设置于主引流槽上方的次引流槽,所述光伏组件设置于次引流槽的上方,且至少两侧设置有检修通道,若干所述光伏组件之间通过中压块相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相连接,所述检修通道与封装边框之间通过边压块相连接,所述中压块与边压块均设置于托板上,所述主引流槽的中间具有一限位凸起部,所述限位凸起部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倒勾部,所述托板下方向主引流槽的方向延伸形成与限位凸起部上的倒勾部相卡合的托板卡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光伏组件的第一翼部,所述托板卡勾部包括两组且两两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托板卡勾部上开设有供螺栓旋接的安装孔,所述螺栓贯穿安装孔后通过螺帽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防水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一体成型于托板的两侧,所述托板卡勾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普尔司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