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盘绕机构和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17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盘绕机构和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线缆盘绕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轴杆,轴杆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限位盘,位于两个限位盘之间的轴杆上形成有第一线孔,壳体中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线孔,位于限位盘上方的轴杆上固定有第一齿轮,壳体的内顶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上间隔同轴固定有转盘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壳体的侧面形成有贯穿槽,转盘至少部分贯穿贯穿槽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解决了在大型计算机中,往往设置有较多的硬件设施,连接硬件设施的线缆较多,错综缠绕的线缆影响硬件的更换维修,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盘绕机构和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线缆盘绕机构和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大型计算机,是计算机种类中的一种,作为大型商业服务器,在今天仍具有很大活力。它们一般用于大型事务处理系统,特别是过去完成的且不值得重新编写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方面,其应用软件通常是硬件本身成本的好几倍,因此大型机仍有一定地位。在大型计算机中,往往设置有较多的硬件设施,连接硬件设施的线缆较多,错综缠绕的线缆影响硬件的更换维修,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0003]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线缆进行缠绕整理、方便硬件设施的维修更换、减少安全隐患的线缆盘绕机构和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盘绕机构和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解决了在大型计算机中,往往设置有较多的硬件设施,连接硬件设施的线缆较多,错综缠绕的线缆影响硬件的更换维修,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盘绕机构,所述线缆盘绕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限位盘,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盘之间的所述轴杆上形成有第一线孔,所述壳体中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线孔,位于所述限位盘上方的轴杆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同轴固定有转盘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贯穿槽,所述转盘至少部分贯穿所述贯穿槽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6]优选地,位于所述限位盘下方的所述轴杆上同轴固定有棘齿轮,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可转动地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棘齿轮的齿槽内。
[0007]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底面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通过弹簧与所述卡条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卡条上铰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9]优选地,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复位杆的端部可转动地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上形成有凹槽,使得所述限位杆能够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凹槽内。
[0010]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转轴至少部分可转动地卡合在所述第一轴承内。
[0011]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轴杆的下端至少部分可转动地卡合在所述第二轴承内。
[0012]优选地,所述转盘的圆周侧面形成有防滑齿槽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所述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包括上述的线缆盘绕机构;
[0014]所述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间隔固定有多个安装板,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所述线缆盘绕机构,多个所述线缆盘绕机构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
[0015]优选地,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有沿竖直方向的束线盒,所述束线盒与所述第二线孔相连通。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盘绕机构,所述线缆盘绕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限位盘,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盘之间的所述轴杆上形成有第一线孔,所述壳体中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线孔,位于所述限位盘上方的轴杆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同轴固定有转盘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贯穿槽,所述转盘至少部分贯穿所述贯穿槽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还提供了一种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所述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包括上述的线缆盘绕机构;所述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间隔固定有多个安装板,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所述线缆盘绕机构,多个所述线缆盘绕机构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在具体布线时,将线缆依次贯穿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通过在壳体外部拨动转盘,使得转盘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壳体内部轴杆的转动,由于线缆穿过第一线孔,使得线缆能够缠绕在轴杆上,调整好线缆的长度后,将线缆的接头和硬件设施对接,能够有效避免过长的线缆在机箱内部的相互缠绕,不仅方便硬件设施的更换维修,同时也减少了安全隐患。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型计算机安装框架的结构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缆盘绕机构的结构图;
[0021]图3是图2提供的线缆盘绕机构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缆盘绕机构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缆盘绕机构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框体
ꢀꢀꢀꢀꢀꢀꢀ2‑
安装板
[0026]3‑
束线盒
ꢀꢀꢀꢀꢀ4‑
线缆盘绕机构
[0027]41

壳体
ꢀꢀꢀꢀꢀꢀ
42

贯穿槽
[0028]43

第二线孔
ꢀꢀ
44

复位杆
[0029]45

卡合块
ꢀꢀꢀꢀ
46

凹槽
[0030]47

限位杆
ꢀꢀꢀꢀ
48

限位盘
[0031]49

轴杆
ꢀꢀꢀꢀꢀꢀ
410

第一齿轮
[0032]411

棘齿轮
ꢀꢀꢀ
412

第一线孔
[0033]413

转轴
ꢀꢀꢀꢀꢀ
414

转盘
[0034]415

第二齿轮 416

卡条
[0035]417

弹簧
ꢀꢀꢀꢀꢀ
418

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7]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盘绕机构,所述线缆盘绕机构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轴杆49,所述轴杆49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限位盘48,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盘48之间的所述轴杆49上形成有第一线孔412,所述壳体41中相对的两侧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盘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盘绕机构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轴杆(49),所述轴杆(49)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限位盘(48),位于两个所述限位盘(48)之间的所述轴杆(49)上形成有第一线孔(412),所述壳体(41)中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线孔(43),位于所述限位盘(48)上方的轴杆(49)上固定有第一齿轮(410),所述壳体(41)的内顶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413),所述转轴(413)上间隔同轴固定有转盘(414)和第二齿轮(415),所述第一齿轮(410)和所述第二齿轮(415)相啮合,所述壳体(41)的侧面形成有贯穿槽(42),所述转盘(414)至少部分贯穿所述贯穿槽(42)并延伸至所述壳体(4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盘绕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限位盘(48)下方的所述轴杆(49)上同轴固定有棘齿轮(411),所述壳体(41)的内底面可转动地设置有卡条(416),所述卡条(416)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棘齿轮(411)的齿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盘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的内底面固定有基座(418),所述基座(418)通过弹簧(417)与所述卡条(41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盘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416)上铰接有复位杆(44),所述复位杆(44)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壳体(41)并延伸至所述壳体(4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云涛侯少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