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及第一终端设备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03211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及第一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配置中继端,以通过中继端在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匹配关系之前形成相互隔离的逻辑信道;用户接收由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校验信息,并对第一终端设备施加与校验信息对应的物理动作;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物理动作并生成与物理动作对应的检测数据,转发检测数据至中继端,中继端对检测数据与校验信息进行匹配比对,若检测数据与校验信息匹配时,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直接匹配所存在的匹配过程不安全问题,简化了匹配过程。过程。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及第一终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及第一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在执行飞行作业前通常需要与特定的遥控器进行匹配。目前,无人机与遥控器在匹配过程中需要确保彼此在相对较近的空间距离中。这显然不满足在无人机与遥控器在距离相对较远的应用场景对一个或者多个无人机与遥控器进行匹配。同时,当存在多个无人机及多个遥控器时,如何确保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无人机与指定的遥控器建立唯一的匹配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在现有技术中,无人机与遥控器通过无线网络或者热点通信的形式建立配对通信通道。当某个物理区域内存在多个无人机时,用户在对某个具体的无人机与遥控器进行匹配时,需要将无人机调节至与遥控器相同的配对通信通道上,以使得无人机与遥控器同时进入配对状态。用户在遥控器端操作使得遥控器以广播形式发出配对请求并发送到无人机。无人机接收到匹配请求后记录配对参数,并反馈确认信息至遥控器。然而,在某个物理区域中存在多个无人机或者多个遥控器时,就需要防止不同无人机与不同遥控器之间通信配置时发生错误配对的情况出现。如果无人机与遥控器并不位于同一物理区域时对无人机与遥控器进行匹配时,则存在匹配错误的情况。
[0004]公开号为CN106131103A公开了“遥控器与无人机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该现有技术在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多个无人机与多个遥控器之间存在频段干扰的问题。同时,上述现有技术在通过一个遥控器同时控制多个无人机时,存在用户不知道众多无人机中的哪几个无人机受控于该遥控器,从而出现匹配错误。当然,基于服务器被攻击导致无人机及遥控器保存在服务器中的数据被恶意篡改时,也容易导致原本有控制权限的无人机无法被遥控器所控制,或者原本没有控制权限的无人机被遥控器所非法控制。因此现有技术中一个或者多个无人机与遥控器在匹配过程中存在匹配过程不安全的隐患。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与遥控器或者地面站进的匹配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及第一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与无人航空器等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匹配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在进行匹配时所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匹配过程中,存在匹配过程不安全的问题,确保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安全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包括:
[0008]在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配置中继端,以通过所述中继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匹配关系之前形成相互隔离的逻辑信道;
[0009]用户接收由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校验信息,并对第一终端设备施加与所述校
验信息对应的物理动作;
[0010]第一终端设备检测所述物理动作并生成与所述物理动作对应的检测数据,转发所述检测数据至中继端,中继端对所述检测数据与所述校验信息进行匹配比对,若检测数据与校验信息匹配时,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主动方式确定校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校验信息转发至中继端后,通知用户与校验信息所对应的物理动作。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被动方式确定校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校验信息后,通知用户与校验信息所对应的物理动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校验信息后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语音、文字、图形界面、即时通信工具或者电子邮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通知用户与校验信息所对应的物理动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并保存所述匹配关系;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均独立地将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所具有的标识信息保存至中继端;所述物理动作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包含的传感器所感知的操作,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高度传感器、加速度计、磁罗盘、光学传感器或者姿态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中继端之间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与中继端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3G~5G移动网络、WiFi网络、热点网络或者IoT网络。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设定中继端对所述检测数据与所述校验信息进行匹配比对的匹配周期;
[0017]当在匹配周期内且检测数据与校验信息匹配时,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以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相互连通的逻辑信道;当检测数据与校验信息不匹配和/或超过匹配周期时,拒绝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之前通过中继端予以逻辑隔离;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后,由所述中继端向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广播唯一的通信地址,所述通信地址依赖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中继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中继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远程受控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无人航空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配置为嵌布并运行程序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遥控器、地面站、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可穿戴设备;所述中继端为服务器。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判断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明暗度差异值是否超出设定阈值,并仅在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明暗度差异值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
[0021]基于相同专利技术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含存储装置及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装置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装置存
储由计算机程序代码所组成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中的步骤。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在本申请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建立匹配关系之前,第一终端设备并不知悉第二终端设备所确定的校验信息,只有当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终端设备被有操作权限的用户向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终端设备施加与检验信息相对应的物理动作且该物理动作所生成的检测数据与校验信息匹配时,才认定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建立匹配关系,防止彼此之间出现匹配错误或者不具有操作权限的用户对第一终端设备恶意地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彻底解决了第一终端设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间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配置中继端,以通过所述中继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匹配关系之前形成相互隔离的逻辑信道;用户接收由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校验信息,并对第一终端设备施加与所述校验信息对应的物理动作;第一终端设备检测所述物理动作并生成与所述物理动作对应的检测数据,转发所述检测数据至中继端,中继端对所述检测数据与所述校验信息进行匹配比对,若检测数据与校验信息匹配时,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主动方式确定校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将所述校验信息转发至中继端后,通知用户与校验信息所对应的物理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被动方式确定校验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校验信息后,通知用户与校验信息所对应的物理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校验信息后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语音、文字、图形界面、即时通信工具或者电子邮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通知用户与校验信息所对应的物理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并保存所述匹配关系;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均独立地将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所具有的标识信息保存至中继端;所述物理动作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包含的传感器所感知的操作,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高度传感器、加速度计、磁罗盘、光学传感器或者姿态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中继端之间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与中继端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3G~5G移动网络、WiFi网络、热点网络或者IoT网络。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权但汉曙黄继华黄千豪陈志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