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183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的制备方法,通过多主元合金结构、结构熵及温度的耦合,利用粉末冶金和热处理,调控了元素间互溶度和合金系统自由能,消除了Cu晶界偏析,实现了防污元素Cu在耐蚀、高塑多主元合金中的均匀、弥散纳米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控,制备的材料兼顾高于75%的塑性、高屈服强度、优异的耐蚀性和防污性能,在海洋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要应用前景。要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金属材料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际资源和战略竞争已经由陆地拓展到了海洋和太空。我国海洋面积广阔,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经济和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稳定我国国际地位至关重要。我国海洋开发的重要方向,是深海和极地区域。深海和极地区域的海洋环境复杂,装备服役条件苛刻:深海和极地区域温度低,能造成金属脆性化;海水能腐蚀金属;海洋微生物能附着在金属表面,加速腐蚀,并增大运动阻力;涂料表面技术能改善耐蚀性和防污性,但需要不断补充,不能满足关键零部件的长寿命、可靠运行。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海洋工业的顺利发展,迫切需要研发高塑性、耐腐蚀、防污一体化的海洋工程金属材料。
[0003]在金属材料中,Cu元素和Ag元素具有优异的防污性能;从成本考虑,Cu元素是海洋防污金属的首选;高Cu含量金属的性能改进,是实现多功能海洋工程金属研制的可行方法。高Cu含量金属的性能改进需要克服两个难题:1、Cu元素化学惰性,其在耐蚀合金中容易发生晶界偏析,晶界偏析不仅能够增大晶界焓、劣化材料塑性,而且能够造成晶粒与晶界的电势差,加速海水腐蚀。2、Cu元素的防污作用与Cu元素的存在形式直接相关,相比固溶态的Cu元素,析出或偏析态的Cu元素,更能促进Cu离子的排放,实现对微生物的预防和杀灭。不难看出,以上两个难点本身也是存在矛盾的,因此,多功能海洋工程金属的研发一直是国际上的瓶颈技术难题。
[0004]围绕这一难题,本专利技术耦合了多种金属学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主要创新点一是,替代传统的不锈钢、钛合金,采用FCC相高熵合金作为基体。采用的FCC相高熵合金具有以下优势:包含多种耐蚀元素和简单固溶体结构,能实现耐蚀性;相比BCC相合金,具有优异的塑性;相比传统耐蚀、塑性合金,具有高混合熵和结构亚稳特性,熵和自由能是改变合金与Cu互溶度的重要物理参数,为调控Cu元素形态提供了理论可能。
[0005]但是,铸态、定向凝固、激光熔覆、喷涂等技术制备的含Cu、FCC相高熵合金,及其后处理的高熵合金,存在Cu的晶界偏析(如附图13所示,参见A.Verma,et al.,ScriptaMaterialia,2019,161:28

31)。传统的制备方法,不能改变化学惰性导致的相形成问题,不能实现熵和自由能对互溶度的调整。
[0006]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主要创新点是,借助于高温粉末冶金、适温热处理,利用温度控制充分发挥混合熵的作用,发挥熵和自由能对元素间互溶度的影响,实现Cu元素在高塑、耐腐蚀多主元合金中的分布形态可控化。利用长温度区间内熵的影响,克服化学惰性的影响,基于混乱度和自由能对元素间固溶度和相稳定性的影响,实现Cu元素在合金中的均匀、弥散的纳米析出。
[0007]具体的创新机理是,合金在足够高温的粉末冶金过程中,利用高温、高熵提高互溶度;在后续热处理过程中,基于自由能的增大和足够的扩散,实现Cu元素的纳米析出。值得
注意的技术问题是:a合金在固态状态下能够保持理想的高混合熵结构,也就是必须在熔点以下进行烧结。b当合金系统的混合熵较低,混合熵和温度的联合作用低,难以在粉末冶金过程中实现有效互溶。c当合金的混合熵过高,合金虽然在粉末冶金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互溶,但当热处理温度较高时,会存在过多的析出驱动,导致析出相尺寸过大;热处理温度过低是,扩散变慢,会抑制析出相形成。因此合金的混合熵和烧结、后处理温度,必须谨慎设定、充分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理想的纳米Cu析出结构。
[0008]总之,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耦合了新型的合金结构、温度及熵,控制了元素互溶度和系统自由能,实现了防污元素Cu在耐蚀、高塑合金中的纳米析出分布形态的可控化,解决了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研制长期以来的技术难题。得到的高含量、纳米Cu析出的多主元合金,具有高塑性、强耐蚀和优异的防污性能,对我国海洋装备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的制备方法,实现了高含量防污元素Cu在耐蚀、高塑合金中的纳米析出分布形态。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步骤如下:
[0011]1)混合球磨
[0012]分别称取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粉末和Cu粉末,将称量的金属粉末装入球磨罐中进行混合球磨,球磨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均匀的预烧结粉末;
[0013]2)促进互溶高温烧结
[0014]将所得混合粉末装入石墨模具,然后置于SPS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在真空环境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加压烧结,烧结温度范围为1000℃~1500℃,烧结结束后,材料随炉冷却至室温;
[0015]3)诱导纳米析出热处理
[0016]将制得的高温烧结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在650℃~950℃进行保温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材料随炉冷却或水冷,得到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
[001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各成分为等摩尔或近摩尔比例,各成分摩尔百分比为Co(a)Cr(b)Fe(c)Ni(d),a+b+c+d=100,30≥(a,b,c,d)≥20,所述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粉末为雾化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所得,球状,粒度为15~100μm。
[0018]在具体的一个实例中,所述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粉末由下述方法雾化得到,将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块体,置于雾化制粉设备中雾化,抽真空<5~10Pa,然后充入高纯氩气保护;对中间包进行保温,保温温度1400℃,保温时长25~30min;然后对合金进行1550~1600℃精炼,精炼时间4~5min;将合金倒入中间包,用高压惰性气流将金属液流粉碎成小液滴并快速冷凝成粉末,高压惰性气流压力为3~4MPa,制备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粉末。
[001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Cu粉末,纯度>99.9%,粒度为5~50μm,在高熵合金粉末和Cu粉末的混合粉末中比例为5~20wt%。
[002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球磨的条件:球料比为1~3:1,以100~350r/min的速度混合10~15h。
[002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高温烧结的条件:对炉内氛围进行抽真空至5
×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混合球磨分别称取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粉末和Cu粉末,将称量的金属粉末装入球磨罐中进行混合球磨,球磨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均匀的预烧结粉末;2)促进互溶高温烧结将所得混合粉末装入石墨模具,然后置于SPS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在真空环境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加压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1500℃,烧结结束后,材料随炉冷却至室温;3)诱导纳米析出热处理将制得的高温烧结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在650℃~950℃进行保温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材料随炉冷却或水冷,得到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

Cr

Fe

Ni系FCC基高熵合金各成分为等摩尔或近摩尔比例,成分摩尔百分比为Co(a)Cr(b)Fe(c)Ni(d),a+b+c+d=100,30≥(a,b,c,d)≥20,所述Co

Cr

Fe

Ni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源乔竹辉刘维民高中堂王鲁杰汤华国张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