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微型热动力泵抽风气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81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传感器微型热动力泵抽风气室结构,通过在空气检测芯片结构上的隔热陶瓷基板上设置散热片,风道两端利用无叶风扇的原理,将风管中流通的空气进行放大后从风道中进行流通,从而将散热片上的热量进行带走,温度较高时,则可以开启进气孔和驱动电机,使得环形管道内的气流量增大,提高热量散逸的速度,加快了散热片上的热量散失,同时采用半径不同的文丘里管,利用气压差实现快速进风的目的,实现气室内的气体快换更换,实现内部迅速散热的同时,使得芯片检测到的气体能迅速得到更新,气体浓度的校准更加精准和迅速,结构巧妙,在不影响整体气室内的气体浓度检测的情况下,巧妙进行热量的传导与散失工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传感器微型热动力泵抽风气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
,尤其涉及气体传感器微型热动力泵抽风气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加强环境监管,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应急监测作为环境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快速准确的应急监测数据有利于帮助管理部门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0003]于是,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针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现有技术的检测技术是采用站点式的检测手段,就好像通信塔一样,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将数据反馈给监控中心,从而构建空气之间监控体系和监控网络,但是此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定点对某一区域的空气质量数值进行监控,且监控区域范围大,测量得到的空气质量体系的误差值大,所以,我们研发了一种小型的气体检测芯片结构,建立密集式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提高区域性空气质量监测的精准度,但是此种芯片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监控的时间的逐渐提高,其中芯片的检测温度会很高,降低使用寿命和检测精度,于是我们不仅要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体传感器微型热动力泵抽风气室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安装有气室外壳(2),其外壳(2)上端连接有风管(3),底座(1)上开有风孔(4),所述的底座(1)内安装有多组气体传感器阵列结构,气体传感器阵列结构包括陶瓷基座,所述陶瓷基座上安装有气体检测芯片(6),所述的外壳(2)上开设一沿横向贯穿的风道(7),所述的风道(7)上端开有多组与陶瓷基座相匹配进行卡装的矩形孔(8)且与陶瓷基座之间满足气密性要求,多组陶瓷基座的下端连接有多组置于风道(7)内的且沿横向设置的散热片(9),所述的风道(7)两端设置有安装在气室外壳(2)上的散热装置实现对风道(7)内的热量进行散热工作,所述的气室外壳(2)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散热装置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外壳(2)上开有多组与相应气体阵列结构对应的通孔(22),所述的外壳(2)上侧壁内转动连接有多组转换板(23),所述的转换板(23)上开有与通孔(22)相对应配合的配合孔(24),所述的转换板(23)上连接驱动销(25),所述的外壳(2)上开有与驱动销(25)配合弧形槽(26),所述的通孔(22)上端连接有多组可拆卸式的辅助进风装置,实现对外壳(2)内的气流进行更快的气体交换,实现散热和校准精确的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微型热动力泵抽风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与风管(3)相连通的置于外壳(2)左右两端的L形通道(10),所述的通道(10)下端连通一过渡管道(11),所述的过渡管道(11)的下端连接一环形管道(12),所述的环形管道(12)内沿其弧形轨迹上开有弧形切口(13),两组环形切口的方向均朝着一侧进行设置,所述的环形管道(12)分别设置在风道(7)的左右两端,所述的过渡管道(11)上安装有辅助送风装置,所述的辅助送风装置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满足在温度较高时对环形管道(12)内开启送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微型热动力泵抽风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送风装置包括在转动连接在过渡风道(7)内的旋转叶片(14),所述的旋转叶片(14)的转轴与安装在过渡风道(7)内的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之间经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华唐晓峰曹国强丁召财张明月孙铭杰宋帅申全全侯梦迪姚帅锋蔡思宇欧星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水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