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地压条件下机械化作业线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击地压条件下机械化作业线施工工艺,属于煤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矿山大多进入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压显现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矿井建设的进度,研究一套在冲击地压下的机械化作业线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冲击地压条件下机械化作业线施工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5]冲击地压条件下机械化作业线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在冲击地压矿井安装监控预警平台,将煤体应力监测、微震监测、钻屑数据监测数据上传至平台;
[0007]步骤2:针对矿井划分的冲击危险区域可安装冲击地压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煤体内埋设高精度应力传感器,实时监测采动围岩近场系统内静载荷的积聚及变化;
[0008]步骤3:工作面两顺槽施工区段为弱冲击危险区域,根据矿下发的业务联系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冲击地压条件下机械化作业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冲击地压矿井安装监控预警平台,将煤体应力监测、微震监测、钻屑数据监测数据上传至平台;步骤2:针对矿井划分的冲击危险区域可安装冲击地压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煤体内埋设高精度应力传感器,实时监测采动围岩近场系统内静载荷的积聚及变化;步骤3:工作面两顺槽施工区段为弱冲击危险区域,根据矿下发的业务联系书,卸压方式采用顺槽帮部回采侧、煤柱侧打设卸压孔,随着掘进面的不断推进,不断跟进卸压工作;步骤4:针对工作面掘进巷道底煤留设区域进行卸压处理,底板煤柱侧打设卸压孔方式卸压,巷道底煤厚度≥10米的区域,钻孔长10m;底煤厚度小于10m的区域,钻孔施工见岩为止;步骤5:按间3.1~3.3m,垂直于煤帮斜向下60
°
施工,卸压孔深度施工至煤层底板,孔径Φ153mm,距离迎头小于等于30m,在迎头施工3个孔径150~155mm钻孔,水平布置,孔深50m;当掘进迎头至卸压孔底部距离小于10m时,补打下一轮钻孔,如此循环,卸压孔打完及时封孔;步骤6:当掘进迎头发现冲击危险时,采用加密钻孔的方式进行解危卸压,即迎头钻孔增加至5个,其他参数与卸压参数一致;步骤7:当巷道两帮监测到冲击危险时,首先利用钻屑法确定危险范围,然后采取解危措施,钻孔施工时要与之前的卸压钻孔交错布置,若应力集中程度较高,大直径钻孔施工速度慢或解危效果不明显时,应当实施煤层爆破解危或其他措施。步骤8:当工作面监测到有冲击地压危险,且采用大直径钻孔无法及时卸压或卸压效果不明显时,在工作面危险区域顺槽两帮煤体可实施煤体爆破卸压,起爆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躲炮时间建议不小于30min。步骤9:当前述解危险工作效果不理想时,针对巷道底板采取爆破解危措施,施工位置为顺槽的两帮底角,从工作面煤壁位置向外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条件下机械化作业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两顺槽掘进期间检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斗,陈志文,江登顺,王赞,段昌桂,张伟国,张佳伟,朱东阁,程孝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