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手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169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U手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S1、织造手套胚:所述手套胚采用纱线织造而成,其中70%以上质量分数的纱线为三防纱线;S2、热处理:织造工序完成后,于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U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手套的织造
,具体涉及一种PU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套是手部防护的重要劳保用品,不同的工况环境需佩戴相应的防护手套。在许多场合,人们要佩戴防水手套。而普通的塑料手套闷热不透气、橡胶手套厚重不灵活,这样现有的手套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开发透气、防水的手套刻不容缓。针织手套具有孔隙,完全可满足透气的需求,同时针织手套佩戴后非常轻便随手,佩戴后手部仍可以进行精细的手部动作,灵活好用。
[0003]但通常情况下针织手套孔隙多,容易在浸胶发生透胶现象,故在以针织手套作手套胚生产浸胶手套时,还需要浸渍凝固剂(如氯化钙的甲醇溶液等),以促进胶料的快速凝固,防止胶料透到针织手套胚内侧。此外,目前生产防滑水性PU手套时,通常需借助表面处理剂(如强挥发性溶剂、有机酸/醇等)、喷水雾/盐(喷盐后还要水洗)等方式在手套PU胶层表面形成纹路或磨砂/仿磨砂,以增加其防滑功能。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工序繁琐、需要使用特殊试剂、污染环境、耗水量大等问题。此外,目前尚未见油性防滑PU手套产品工艺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U手套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使用三防纱线织造手套胚,并对该手套胚加热,在不浸凝固剂的情况下直接浸渍油性PU胶料,烘干硫化处理,制得一种具备防水渗透性、透气性、轻便灵活和耐磨性的防滑PU手套。
[0006](二)技术方案<br/>[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U手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S1、织造手套胚:所述手套胚采用纱线织造而成,其中70%以上质量分数的纱线为三防纱线;
[0009]S2、热处理:织造工序完成后,于100

160℃下高温处理,使该手套胚表面立起仿荷叶表面的纳米级绒毛;
[0010]S3、浸胶及烘干硫化:将经过高温处理的手套胚浸渍到油性PU胶料中,提出手套胚、匀胶、温水泡洗,最后烘干硫化。
[0011]优选地,仿荷叶表面的纳米级绒毛使手套胚具备防水渗透性能。
[0012]优选地,S1中,所述三防纱线为防水涤纶纱线。
[0013]优选地,S1中,所述三防纱线细度为75D

150D,优选为150D。
[0014]优选地,所述织造方法为:使用手套机采用普通织法或U2织法。U2织法时内侧纱线可使用普通纱线,适当减少三防纱线的用量,节省成本。
[0015]优选地,S1中,所述手套胚包括手套胚本体,手套胚本体由该三防纱线织造而成;在手套胚本体的边缘有锁边线,在腕部有收口橡筋线;在所述手套胚中,三防纱线的质量分
数为70

95%。所述手套胚还包含锁边线和橡筋线,锁边线用于锁边,含量不到1%;橡筋线用于收口,含量为4~10%。橡筋线以隔一打一的方式编织在三防纱线织造的手套胚本体上,常用95#或110#白色橡筋线。
[0016]优选地,S1中,手套胚的编织方法为:
[0017]织造方法之一:采用手套机编织,采用防水涤纶纱线以普通编织方法编织;以平针隔一打一的方式编织白色橡筋线;
[0018]织造方法之二:采用手套机编织,采用防水涤纶纱线以U2编织方法编织,以高低针隔一打一的方式编织白色橡筋线。
[0019]优选地,S2中,将手套胚在100

160℃下保温5

20min。优选地,处理温度为130℃~160℃,处理温度越高,则处理时间相对变短。
[0020]优选地,S3中,所述温水泡洗方法为:在30

70℃的温水中处理时间30

80分钟。其中,温水处理同时辅助超声波震荡或辅助微波加热,辅助微波加热以保持水浴恒温。所述超声波震荡选用低频率高功率超声震荡装置,超声频率28kHz、功率200W。或者所述温水水浴处理时辅助微波加热,微波加热功率可为300

600W,时间20

60min。
[0021]优选地,S3中,硫化烘干温度80

120℃,处理时间50

90分钟,所述高温烘干采用远红外干燥装置烘干或者通过在烘箱内设置热油管路辐射加热烘干。所述高温烘干是常压下或负压下进行,有利于有机溶剂挥发出来,降低手套产品中溶剂含量。
[0022]优选地,S2中,所述油性PU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100份聚氨酯树脂、130份

200份DMF、1

8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MF脱除剂)。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U手套,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制备得到。
[002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U手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25]步骤1:制作手套胚:
[0026]所述手套胚包括内衬和外层本体,所述外层本体采用纱线织造而成,外层本体中70%以上质量分数的纱线为三防纱线;
[0027]步骤2:热处理:将手套胚于100

160℃下高温处理,使该手套胚的外层本体表面立起仿荷叶表面的纳米级绒毛;
[0028]步骤3::浸胶及烘干硫化:将经过高温处理的手套胚浸渍到油性PU胶料中,提出手套胚、匀胶、温水泡洗,最后烘干硫化。
[0029]优选地,所述手套内衬为棉内衬或绒内衬。
[0030]该手套胚的外层本体表面立起仿荷叶表面的纳米级绒毛,在浸渍油性PU胶料后,由于手套胚表面的纳米级绒毛,赋予了PU胶层的防滑性。
[0031]该三防纱线织造的手套胚(手套胚外层本体)在浸渍其他胶乳,如丁腈胶乳、天热胶乳时会出现粘不上胶或挂胶不连续等情况,但浸渍油性PU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且浸渍油性PU胶后会改善手套胚紧绷的问题,佩戴更轻便舒适,可以制备各式各样的“皮”质感和外观的油性PU手套,以丰富手套款式,进一步增加手套的防水渗透性和耐磨性。
[0032]三防纱线(三防纤维)为已商品化的产品,可购自http://anti

cn.com/?m=home&amp;c=Lists&amp;a=index&amp;tid=37;三防纱线包含位于中心的纤维基体(如涤纶纤维基体)和包覆在该纤维基体表面的防水纳米膜层。三防纱线是采用皮芯复合纺丝技术,利用仿生学“荷叶效应”原理,使纤维表面立起纳米级绒毛,从而产生拒水、防污、防油效果。当三防纱线的
纤维基体为涤纶时,称为三防涤纶纱。
[0033](三)有益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U手套的制备方法,其手套胚表面采用三防纱线织造,而三防纱线经高温处理后其表面立起纳米级绒毛,形成类似荷叶的疏水表面,然后直接浸渍油性PU胶料,烘干硫化处理,制得一种具备防水渗透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手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织造手套胚:所述手套胚采用纱线织造而成,其中70%以上质量分数的纱线为三防纱线;S2、热处理:织造工序完成后,于100

160℃下高温处理,使该手套胚表面立起仿荷叶表面的纳米级绒毛;S3、浸胶及烘干硫化:将经过高温处理的手套胚浸渍到油性PU胶料中,提出手套胚、匀胶、温水泡洗,最后烘干硫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三防纱线为防水涤纶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织造方法为:使用手套机采用普通织法或U2织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手套胚包括手套胚本体,手套胚本体由该三防纱线织造而成;在手套胚本体的边缘有锁边线,在腕部有收口橡筋线;在所述手套胚中,三防纱线的质量分数为70

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S2中,将手套胚在100

160℃下保温5

20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温水泡洗方法为:在30

70℃的温水中处理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余鲍站霞薛绪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