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32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包括沥水池、设于沥水池上的集水托盘、设于集水托盘上的沥水格栅;所述集水托盘包括托盘体以及托盘体顶端向外形成的托盘翻边,所述托盘翻边上形成供淋水格栅卡接的支撑台阶;所述托盘体板面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内对应卡装有泄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新颖,沥水池与集水托盘及沥水格栅套装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提高本污水循环收集装置适用性,尤其适用于建筑工地、化工车间等场所需要转运具有污染性原料车辆、罐体,进行环保性清洁,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此外,能够有效的防止污水气味的扩散,提高工作环境的适宜性。提高工作环境的适宜性。提高工作环境的适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固化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涂料产业作为化工领域重要分支之一,“环保、节能、健康”是涂料产品必然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节能、环保、低污染的水性涂料将取代溶剂型涂料;此外高固体粉涂料、粉末涂料、无溶剂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也属于环保型涂料。
[0003]其中,具有环保性能的高固体粉涂料或粉末涂料生产中,需要使用到诸如环氧树脂等固化剂作为粉末涂料的重要生产原料。在固化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置配料房将固化剂原料进行融化后,在进行后续的生产过程。现有的配料房在进行配料过程中,原料桶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桶壁沾染液体原料,直接进行转运容易导致液体污染物跑冒滴漏,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在转运前进行清洗,并需要将清洁污水进行收集处理;此外,现有技术中地漏不能满足需求,还容易导致刺激性气味的逸散,尤其化工等具有污染性质的场所,这将导致工作环境恶化,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包括沥水池、设于沥水池上的集水托盘、设于集水托盘上的沥水格栅;
[0007]所述集水托盘包括托盘体以及托盘体顶端向外形成的托盘翻边,所述托盘翻边上形成供淋水格栅卡接的支撑台阶;
[0008]所述托盘体板面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内对应卡装有泄水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泄水装置包括泄水筒以及通过开启机构连接在泄水筒下端的泄水端盖;所述泄水筒顶端向外形成与台阶通孔对应的泄水筒翻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开启机构包括泄水端盖一侧固定连接的铰接连杆一、泄水筒底部一侧与铰接连杆一对应设置的铰接支撑杆;
[0011]所述铰接支撑杆前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铰接连杆一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2]所述铰接连杆一由三段杆体连接成的“ㄩ”型结构,所述铰接连杆一远离端与安装槽一侧固定设置有套杆,所述安装槽底面上设置与套杆对应设置有套杆位孔,所述套杆自由端可活动套装于套杆位孔内;所述套杆上套装有压紧在所述铰接连杆一与安装槽之间的支撑弹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开启机构包括泄水端盖一侧固定连接的铰接连杆二、泄水筒底部一侧与铰接连杆二对应设置的铰接支撑杆;
[0014]所述铰接支撑杆前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铰接连杆二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5]所述铰接连杆二由三段杆体连接成的“Z”型结构,所述铰接连杆二远离端与远离安装槽一侧固定设置有配重块。
[0016]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格栅包括沥水板,所述沥水板上设置有若干腰形泄水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池包括池壁以及池壁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的支撑翻边,所述支撑翻边对应支撑在所述托盘翻边下方;所述沥水池端部一侧设置有泄水管。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设计合理新颖,沥水池与集水托盘及沥水格栅套装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提高本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尤其适用于建筑工地、化工车间等场所需要转运具有污染性原料车辆、罐体,进行环保性清洁,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0020]2、本技术的泄水装置通过开启机构可便捷的实现泄水端盖的开启,从而便于集水托盘上污水的排泄,且能够在不排污状态下,实现泄水装置的自动闭合;该种设置在某些具有污染性质的场所使用,尤其适用于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场所,如下水道等等,可使得本技术的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在收集污水之余能够有效的防止污水气味的扩散,提高工作环境的适宜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配料房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立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宽度方向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安装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安装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集水托盘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泄水组件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中泄水组件铰接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图7中泄水组件泄水端盖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泄水组件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00、配料房;
[0033]200、污水循环收集装置;210、沥水格栅;211、沥水板;212、腰形泄水孔;220、集水托盘;221、托盘体;222、托盘翻边;223、支撑台阶;224、台阶通孔;230、泄水装置;231、泄水筒翻沿;232、泄水筒;233、铰接支撑杆;234、安装槽;235、枢轴;236、铰接连杆一;237、泄水端盖;238、套杆;239、支撑弹簧;2310、铰接连杆二;2311、配重块;240、沥水池;241、池壁;242、支撑翻边;250、泄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5]实施例1:
[0036]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污水循环收集装置200包括沥水池240、设于沥水池上的集水托盘220、设于集水托盘上的沥水格栅210;所述沥水格栅210包括沥水板211,所述沥水板211上设置有若干腰形泄水孔212;所述集水托盘220包括托盘体221以及托盘体顶端向外形成的托盘翻边222,所述托盘翻边222上形成供淋水格栅卡接的支撑台阶223;所述沥水池240包括池壁241以及池壁顶部向外翻折形成的支撑翻边242,所述支撑翻边242对应支撑在所述托盘翻边222下方;所述沥水池240端部一侧设置有泄水管250,与泄水管配合设置有污水泵,通过污水泵可将污水收集并排放,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重新用于对固化剂原料桶的清洗;本使用新型的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可用于如固化剂原料配料房100中,对固化剂原料桶清洁污水的循环收集处理。所述托盘体221板面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台阶通孔224,所述台阶通孔224内对应卡装有泄水装置230。本技术设计合理新颖,沥水池与集水托盘及沥水格栅套装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提高本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尤其适用于建筑工地、化工车间等场所需要转运具有污染性原料车辆、罐体,进行环保性清洁,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003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沥水池(240)、设于沥水池上的集水托盘(220)、设于集水托盘上的沥水格栅(210);所述集水托盘(220)包括托盘体(221)以及托盘体顶端向外形成的托盘翻边(222),所述托盘翻边(222)上形成供淋水格栅卡接的支撑台阶(223);所述托盘体(221)板面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台阶通孔(224),所述台阶通孔(224)内对应卡装有泄水装置(2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装置(230)包括泄水筒(232)以及通过开启机构连接在泄水筒(232)下端的泄水端盖(237);所述泄水筒(232)顶端向外形成与台阶通孔(224)对应的泄水筒翻沿(2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循环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机构包括泄水端盖(237)一侧固定连接的铰接连杆一(236)、泄水筒(232)底部一侧与铰接连杆一(236)对应设置的铰接支撑杆(233);所述铰接支撑杆(233)前端设置有安装槽(234),所述铰接连杆一(236)通过枢轴(235)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234)内;所述铰接连杆一(236)由三段杆体连接成的“ㄩ”型结构,所述铰接连杆一(236)远离端与安装槽(234)一侧固定设置有套杆(23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喜韩超英司鹏彬吴福合朱汉平张珍珠司倩郑巍吴凤灵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物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