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31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涉及空调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出风结构、第二出风结构和导流组件。其中,第一出风结构包括上出风壁部和下出风壁部,上出风壁部和下出风壁部之间限定形成朝向斜向下方开口的出风口。第二出风结构包括前出风壁部和后出风壁部,前出风壁部和后出风壁部之间形成通风风道,且后出风壁部与上出风壁部连接,前出风壁部设置有使通风风道内的冷空气通过其吹出的多个导风孔。导流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外,且设置成其两端能够受控地分别拼接在前出风壁部的下部和下出风壁部的下部处,以引导冷空气从出风口流向通风风道,以使冷空气由多个导风孔吹出,避免了大量出风。避免了大量出风。避免了大量出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主要是通过调节出风口的导风板的转动角度来满足用户的出风需求量。在用户需要较小的出风量时,则调小导风板的转动角度,这种调节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出风量,但是调节后依然是从出风口大量的出风,达不到柔风或微风的效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抱怨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不具有柔风模式或微风模式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空调器室内机处于柔风模式的多样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0006]第一出风结构,包括上出风壁部和下出风壁部,所述上出风壁部和所述下出风壁部之间限定形成朝向斜向下方开口的出风口;
[0007]第二出风结构,包括前出风壁部和后出风壁部,所述前出风壁部和所述后出风壁部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出风结构,包括上出风壁部和下出风壁部,所述上出风壁部和所述下出风壁部之间限定形成朝向斜向下方开口的出风口;第二出风结构,包括前出风壁部和后出风壁部,所述前出风壁部和所述后出风壁部之间形成通风风道,且所述后出风壁部与所述上出风壁部连接,所述前出风壁部设置有使所述通风风道内的冷空气通过其吹出的多个导风孔;导流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外,且设置成其两端能够受控地分别拼接在所述前出风壁部的下部和所述下出风壁部的下部处,以引导所述冷空气从所述出风口流向所述通风风道,以使所述冷空气由所述多个导风孔吹出,从而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处于柔风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风孔划分为至少两组导风孔组,所述至少两组导风孔组包括:第一导风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导风孔,每个所述第一导风孔中设置有第一导风百叶,所述第一导风百叶设置成受控地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导风孔的出风方向;第二导风孔组,布置在所述第一导风孔组的下方,所述第二导风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导风孔,每个所述第二导风孔中设置有第二导风百叶,所述第二导风百叶设置成受控地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导风孔的出风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与多个所述第一导风百叶和多个所述第二导风百叶连接,用于根据出风需求量确定多个所述第一导风百叶和多个所述第二导风百叶的转动角度,以确定出所述第一导风孔组和所述第二导风孔组是择一打开还是同时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导风孔组和所述第二导风孔组是择一打开时,根据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确定打开所述第一导风孔组和所述第二导风孔组中的哪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出风口外的连接部,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出风壁部和所述连接部连接;第二导流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镇语张丽李英舒王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