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02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象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方法,其中公开的显示装置设计为:在产生用于侧板的图象信号时首先检测输入图象信号的平均亮度级,该显示装置能显示复合图象信号并基于PLE控制而执行画面显示,所述复合图象信号通过复合侧板的图象信号和与画面区域对应的输入图象信号而获得。由于PLE控制的结果,该显示装置基于输入图象信号的平均亮度级的检测结果,在复合之前设定侧板图象信号的亮度级,从而获得所显示侧板的视觉亮度基本恒定时的显示亮度级。相应地,侧板的亮度变为恒定,由此减轻预烧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接收图象信号并执行图象显示的显示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此显示装置中的图象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用于图象显示的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已经流行起来。此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操作原理是众所周知的,如下所述。在例如通过使两片玻璃基板相互面对并用分隔壁包围它们而形成的空间内密封气体。进一步地,通过对此气体作用电压,而引起真空放电。相应地,在玻璃基板的空间内,气体离子化并且变为等离子态,由此辐射紫外线。这里,如果预先在玻璃基板之间的空间内形成荧光物质层,紫外线就通过照射荧光物质层而导致辐射预定颜色的可见光。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配置为通过形成与三种颜色R、G和B对应的部件,作为以矩阵形式等布置的荧光物质和显示单元,并接着使每一个形成的显示单元实现上述放电发光现象,从而实现彩色图象显示。用于上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一种显示驱动方法是子场方法。子场方法是这样一种驱动方法,其中,一个场被分为多个子场,并且控制显示单元在每个子场中的发光周期,由此表现每个显示单元的灰度级(亮度)。进一步地,通过控制构成单个象素的每个显示单元R、G和B的灰度级,实现每个象素的彩色再现以及整个屏幕上的灰度级平衡。换句话说,可表现彩色图象。目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显示时的发光效率较低。为此,在整个屏幕上显示明亮图象的情形需要非常大量的电力。相应地,难以忽略电力消耗增加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显示装置的电路和显示板部分中热的产生增加,由此导致可靠性下降。相应地,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当显示图象时,执行所谓的PLE(峰值亮度增强)控制。在PLE控制中,首先,例如,检测与整个场屏幕相应的图象信号的平均亮度级,接着,根据平均亮度级而设定显示亮度级,其中,显示亮度级是用于实际执行图象显示的亮度级。执行例如基于子场方法的驱动操作,以便表现与此设定的显示亮度级相应的灰度级。实际的PLE控制设计为如果平均亮度级较低,即使在具有相同亮度级的信号的情况下,也通过设定显示亮度级较高而执行高亮度显示。相反,如果平均亮度级较高和较亮,显示亮度级就设定得较低,由此限制电力消耗。相应地,如上所述执行的PLE控制使得有可能减少最大电力消耗,并进一步实现对比度更好的图象显示。对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板,广泛使用长宽比(aspect ratio)16∶9的显示板,此显示板在横向上比标准长宽比4∶3的更长。当在此具有16∶9长宽比的显示板上显示具有4∶3长宽比的图象时,在一种方法中,长宽比4∶3的图象被横向扩展,以形成长宽比16∶9的图象。然而,如果长宽比4∶3的图象被扩展到长宽比16∶9的图象,图象就被横向扩展,并且随着此放大而有一定的扭曲。为了避免此扭曲,可替换地,例如如图13A所示地显示图象。换句话说,显示长宽比4∶3的图象,从而,在长宽比16∶9的显示板200上,画面区域201放置在横向方向的中心上。在此情况下,在画面区域201的左、右两侧上形成不显示图象的无画面区域。这些区域用侧板202表示,并且设计成例如通过使用与黑色相近的颜色和亮度来执行显示。如果采用此种显示,尽管产生侧板202,即,没有图象显示的区域,但保持图象的4∶3长宽比,同时显示没有任何扭曲的图象。可替换地,如图13B所示,可在显示板200中设置多个画面区域201。侧板202可设置在显示板200之内画面区域201之外的区域中。严格地讲,考虑到图13B所示无画面区域和画面区域201之间的位置关系,无画面区域可以不是侧板。然而,在本说明书中,如果例如以与黑色接近的颜色显示在显示板200之内画面区域201之外的无画面区域,它就称作侧板。进一步地,如上所述,从荧光物质层所辐射的可见光中获得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显示的图象光。然而,已经知道,在使用过程中,此荧光物质层会老化。荧光物质的此种老化是由真空放电辐射的紫外线、以及在真空空间内产生的离子的冲击等所造成的。相应地,随着光发射的累积时间增加,荧光物质的老化进一步加深。在实际显示操作中,与各个显示单元相应的荧光物质的光发射累积时间是不一致的,基于到目前为止显示的图象而产生此种差异。换句话说,在显示单元中,随着荧光物质的老化程度而产生此差异。荧光物质的老化表现为发光亮度下降。如上所述,随着与各个显示单元相应的荧光物质的老化程度而产生的差异导致荧光物质的发光亮度不同。例如,如果在构成一个象素的R、G和B荧光物质中产生发光亮度的不同,白色平衡就被打破。进一步地,如果考虑整个显示屏,有以下情况屏幕的一部分,即,最初应该用与其周围相同的亮度和颜色显示的区域,随着老化的发展,可表现出具有不同的亮度和颜色。这称作所谓的预烧(burn-in)。如果产生此种预烧,例如,荧光物质老化的一部分区域显示固定的图案并与原始图象重叠。相应地,已经知道的问题是导致显示质量下降。对于减少预烧的方法,例如,提供日本专利申请出版物2001-306026。在此方法中,首先,判断借助输入图象信号的图象显示是运动图象显示或静止图象显示,如人物的固定显示等等。例如,如果判断是运动图象显示,就执行通常的PLE控制。然而,如果判断是是静止图象显示,就不执行PLE控制,而是执行预定低亮度的恒定亮度显示。根据上述方法,特别是在静止图象显示时,防止图象的亮和暗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变得更大。结果,在荧光物质老化进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差异,由此减少预烧。进一步地,据说,如果在显示板上显示具有相对较高对比度的固定图案的图象一段较长的时间,就容易产生预烧。换句话说,与更暗显示的图象部分上的荧光物质相比,更亮图象部分的荧光物质具有更长的光发射累积时间。相应地,在亮显示区域和暗显示区域之间,荧光物质的老化程度有很大不同,由此产生具有清晰可见边界的预烧。相应地,在如前面图13A、13B所示的显示区域中设置侧板202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在画面区域201和侧板202之间的边界中容易产生预烧。从而,要求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减少此预烧,以便处理图象与侧板202一起显示的情形。为了做到这一点,例如,也有可能应用上述减少预烧的方法,通过根据显示图象是运动图象显示或静止图象显示的判断结果而打开或关闭PLE控制。如果应用此方法,画面区域201和侧板202之间的边界就被检测为静止图象,并关闭PLE控制,而且恒定低亮度用于显示。然而,例如,这导致画面区域201中的显示亮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换句话说,侧板区域202具有与全黑基本相同的亮度。如果画面区域201的显示亮度下降,画面区域201的荧光物质中的老化进展就被延缓,结果,由此延缓预烧的发展。然而,在此情况下,由于使得在画面区域201上显示的图象更暗,因此,图象质量下降并且不是更可取的。相应地,在目前情况下,与以上相反,广泛采取以下方法。在该方法中,对侧板202赋予一定程度的亮度,在通常执行的PLE控制中,侧板202为灰色状态。在此情况下,与侧板202相应的板部分的荧光物质中的老化按以下方式发展在与画面区域201和侧板对应的板部分的荧光物质中的老化进展之间产生不大的差异,由此延缓预烧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如果试图如上所述地在侧板202中用一定程度的亮度来减少预烧,以下问题就凸显出来。如上所述,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为了减少电力消耗和获得更好的对比度,而执行PLE控制。例如,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包括显示屏的显示部件;图象信号产生部件,该部件用于产生与在显示部件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显示区域的无画面区域对应的图象信号,无画面区域是显示区域中除画面区域之外的其余部分,画面区域基于输入图象信号而显示;   复合部件,该部件用于产生无画面区域的图象信号与输入图象信号复合的复合图象信号;显示亮度级设定部件,该部件基于来自复合部件的复合图象信号的平均亮度级而设定显示亮度级;显示驱动部件,该部件驱动显示部件以便获得与所述显示亮度级设 定部件设定的显示亮度级一致的亮度;平均亮度级检测部件,该部件用于检测输入图象信号的平均亮度级;以及无画面亮度级设定部件,该部件基于平均亮度级检测部件所检测的平均亮度级而设定无画面区域的图象信号的亮度级,使得由显示亮度级设定部 件设定无画面区域视觉亮度基本恒定时的显示亮度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