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97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0
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包括脱酸罐,所述脱酸罐内盛有无水脱酸液;所述脱酸罐内底部设有超声波振板,所述超声波振板用于使无水脱酸液形成均匀的悬浮液;所述脱酸罐内通过支撑架安装有垂流管,所述垂流管顶部安装有分流盘,所述无水脱酸液在外界泵压作用下从垂流管底部进入、从垂流管顶部喷洒至分流盘上,所述分流盘用于将无水脱酸液分离成若干垂流并向下流动;所述分流盘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承载筐,所述承载筐内的整本书籍竖向放置,若干向下流动的垂流穿过整本书籍各页之间将各页分散,实现整本文献的内部脱酸。蒸汽发生器和二氧化碳瓶使氧化镁反应成碳酸镁和氢氧化镁有效留存在书籍的纸张中,解决了书籍表面会附着较多的氧化镁粉末问题。较多的氧化镁粉末问题。较多的氧化镁粉末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纸张文献脱酸
,尤其涉及一种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文献酸化成为全球问题,世界各地都在研究纸张脱酸技术。现在市场上的纸张脱酸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单张文献的脱酸设备,另一类是针对整本文献的脱酸设备。其中,对于整本文献的脱酸设备,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脱酸罐,但是现有的脱酸罐,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点:
[0003](1)由于脱酸罐内盛有无水脱酸液,无水脱酸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级氧化镁,用于中和纸张中的酸,无水脱酸液静置后易沉淀,另外脱酸罐内需要放置整本文献,内部如果再安装搅拌叶片进行搅拌的话一是空间不允许,二是很容易将文献损坏,因此脱酸罐内的无水脱酸液无法形成均匀的悬浮液,从而影响整体的脱酸效果。
[0004](2)整本文献在脱酸罐内静置不动,各页文献都粘结在一起很难散开,导致整本文献内部无法实现均匀脱酸,目前虽然有一些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整本文献在脱酸罐内运动的措施,但是这种措施不仅不能有效的使整本文献各页之间散开,而且由于文献的纸张酸化严重非常脆弱,很容易由于运动幅度过大导致文献损坏,造成重大损失。
[0005](3)整本文献在脱酸罐内脱酸完成吸附后,表面会附着较多的氧化镁粉末,目前还无法对这些氧化镁粉末进行回收,造成浪费,而且较多的氧化镁粉末也增加了整本文献后期的清理难度,还会遮挡文字,不易辨识,阅读是会有粉尘产生,影响呼吸。
[0006]因此我们便提出了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解决了以往脱酸罐内的无水脱酸液无法形成均匀悬浮液的问题,解决了整本文献在脱酸罐内各页之间粘结在一起很难散开的问题。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包括脱酸罐,所述脱酸罐内盛有无水脱酸液;
[0010]所述脱酸罐内底部设有超声波振板,所述超声波振板用于使无水脱酸液形成均匀的悬浮液;
[0011]所述脱酸罐内通过支撑架安装有垂流管,所述垂流管顶部安装有分流盘,所述无水脱酸液在外界泵压作用下从垂流管底部进入、从垂流管顶部喷洒至分流盘上,所述分流盘用于将无水脱酸液分离成若干垂流并向下流动;
[0012]所述分流盘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承载筐,所述承载筐内的整本书籍竖向放置,若干向下流动的垂流穿过整本书籍各页之间将各页分散;
[0013]所述脱酸罐底部设有连接管接口;
[0014]所述脱酸罐顶部设有密封盖。
[0015]所述脱酸罐上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过压保护阀。
[0016]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上设有过压保护阀,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外端连接搅拌电机,所述储液罐与脱酸罐底部之间设有供排液管路,所述储液罐与脱酸罐顶部之间设有平衡管路,所述平衡管路上设有三通电磁阀。
[0017]所述供排液管路包括连接在储液罐底部与垂流管底部之间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供液泵,所述供液泵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阀和第二手阀,所述第一手阀与供液泵之间的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一端相连,第二管路另一端与脱酸罐底部连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设有回液泵和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二手阀和供液泵之间的第一管路连接。
[0018]所述脱酸罐连接有供热气管路,所述供热气管路一端与平衡管路上的三通电磁阀连通,另一端依次经风机、三通电磁阀、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止回阀与脱酸罐底部连通。
[0019]所述脱酸罐连接有冷凝回收管路,所述冷凝回收管路一端与供热气管路上的三通电磁阀连通,另一端依次经冷凝器、止回阀与第二管路连通。
[0020]所述脱酸罐连接有蒸汽发生器和二氧化碳瓶。
[0021]所述脱酸罐安装在箱体内,箱体底部设有行走轮,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安装箱,其中一安装箱表面设有控制显示屏,其中一安装箱内安装有PLC控制板、风机、供液泵和回液泵,另一安装箱内安装有冷凝器、压缩机、散热器、蒸汽发生器和二氧化碳瓶。
[0022]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3](1)在脱酸罐内底部安装超声波振板,超声波振板可使无水脱酸液形成均匀的悬浮液,既节省空间,又保护了书籍,还提升了整体脱酸效果;
[0024](2)通过设置垂流管和分流盘,无水脱酸液在外界泵压作用下从垂流管底部进入、从垂流管顶部喷洒至分流盘上,分流盘再将无水脱酸液分离成若干垂流并向下流动,若干向下流动的垂流可穿过整本书籍各页之间将各页分散,实现整本文献的内部脱酸;
[0025](3)通过供热气管路可使脱酸罐内温度快速升到60度,使书籍上附着的脱酸液升华,然后再通过冷凝回收管路,将升华后的无水脱酸液冷凝液化,并回收至储液罐再利用;
[0026](4)蒸汽发生器和二氧化碳瓶分时给脱酸罐内注入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使被静电吸附在书籍上的氧化镁与其反应,生成碳酸镁和氢氧化镁,并有效留存在书籍的纸张中,彻底解决了书籍表面会附着较多的氧化镁粉末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脱酸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脱酸罐与储液罐之间的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各部件集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脱酸罐,2、超声波振板,3、支撑架,4、垂流管,5、分流盘,6、承载筐,7、密封盖,8、液位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过压保护阀,11、储液罐,12、搅拌杆,13、搅拌电机,14、平衡管路,15、三通电磁阀,16、第一管路,17、供液泵,18、第一手阀,19、第二手阀,20、第二管路,21、回液泵,22、第三管路,23、供热气管路,24、风机,25、加热器,26、止回阀,27、冷凝回收管路,28、冷凝器,29、蒸汽发生器,30、二氧化碳瓶,31、箱体,32、行走轮,33、安装箱,
34、PLC控制板,35、压缩机,36、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2]如图1

3所示,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包括脱酸罐1,所述脱酸罐1内盛有无水脱酸液;
[0033]所述脱酸罐1内底部设有超声波振板2,超声波振板2内设有若干个超声波振子,所述超声波振板2用于使无水脱酸液形成均匀的悬浮液;
[0034]所述脱酸罐1内通过支撑架3安装有垂流管4,所述垂流管4顶部安装有分流盘5,所述无水脱酸液在外界泵压作用下从垂流管4底部进入、从垂流管4顶部喷洒至分流盘5上,所述分流盘5用于将无水脱酸液分离成若干垂流并向下流动;
[0035]所述分流盘5与支撑架3之间设有承载筐6,承载筐6采用不锈钢丝网制成,所述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脱酸罐,所述脱酸罐内盛有无水脱酸液;所述脱酸罐内底部设有超声波振板,所述超声波振板用于使无水脱酸液形成均匀的悬浮液;所述脱酸罐内通过支撑架安装有垂流管,所述垂流管顶部安装有分流盘,所述无水脱酸液在外界泵压作用下从垂流管底部进入、从垂流管顶部喷洒至分流盘上,所述分流盘用于将无水脱酸液分离成若干垂流并向下流动;所述分流盘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承载筐,所述承载筐内的整本书籍竖向放置,若干向下流动的垂流穿过整本书籍各页之间将各页分散;所述脱酸罐底部设有连接管接口;所述脱酸罐顶部设有密封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罐上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过压保护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上设有过压保护阀,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外端连接搅拌电机,所述储液罐与脱酸罐底部之间设有供排液管路,所述储液罐与脱酸罐顶部之间设有平衡管路,所述平衡管路上设有三通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书报档案整本吸附无水脱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液管路包括连接在储液罐底部与垂流管底部之间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鲁张美芳谢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齐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