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38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固接的光传输腔、透镜固定腔、喷嘴托体,所述光传输腔光路通孔的顶端通过三轴光学移动平台固定有激光准直系统,透镜固定腔与光传输腔中部对接面开设可供球透镜或半球透镜置入定位的弧形透镜槽;喷嘴通过喷嘴盖锁定于喷嘴托体中部的凸台上,喷嘴顶端露出且涂覆可在激光照射下变色的光致变色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可简化激光光束与喷嘴中心的对准操作,准确判断激光光束与喷嘴的耦合情况,并具有喷嘴可装拆、密封性能好的优点。密封性能好的优点。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导激光耦合
,具体涉及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加工是利用高能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通过光热效应使加工件迅速熔化、汽化或化学降解的加工技术。激光加工具有无接触、无切削力、热影响小、加工精度高的特点,在加工熔点高、硬度大、脆性大等材料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机械制造等行业。
[0003]水导激光加工是利用微细水射流将激光束引导至待加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先进加工技术,根据激光在水射流微束中发生类似于在光纤中的全反射原理,通过微水束将激光引导至待加工件表面进行加工。水束可快速冷却加工表面并冲刷加工残渣,提高加工面的加工质量。
[0004]由于腔体结构和精密度的要求,现有水导激光加工装置的耦合腔喷嘴体积十分小,一般采用嵌入式或胶黏式装配,嵌入式密封性难以得到保证,胶黏式不易拆卸和更换。
[0005]现有水导激光加工装置中,激光与喷嘴的耦合一般采用人工判断或者CCD成像判断。人工判断误差大,对操作人员要求高。CCD技术成本高,且激光光斑与红光同轴度会出现偏差。
[0006]常规水导激光加工装置中,光学窗口多采用圆柱形透镜,圆柱形透镜不利于激光与水光纤中心的对焦,且圆柱形透镜体积大,不利于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出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可简化激光光束与喷嘴中心的对准操作,准确判断激光光束与喷嘴的耦合情况,并具有喷嘴可装拆的优点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0009]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固接的光传输腔、透镜固定腔、喷嘴托体,所述光传输腔、透镜固定腔、喷嘴托体中部开设纵向对应可供激光穿过的光路通孔,所述光传输腔光路通孔的顶端通过三轴光学移动平台固定有激光准直系统,激光准直系统的输出光路向下;所述透镜固定腔与光传输腔中部对接面开设可供球透镜或半球透镜置入定位的弧形透镜槽;
[0010]所述喷嘴托体中部设置具有外螺纹的凸台,喷嘴通过螺纹连接于凸台的喷嘴盖锁定于凸台上对应光路通孔位置,喷嘴顶端露出且涂覆可在激光照射下变色的光致变色材料;系统内部透镜固定腔与喷嘴盖、喷嘴托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构成薄水层,高压水由透镜固定腔侧壁的进水口进入薄水层于喷嘴处与激光耦合。
[0011]上述方案中,将传统圆柱形光学窗口替换为球透镜或半球透镜,在透镜固定腔与
光传输腔中部对接面,设置与透镜形状对应的定位弧形透镜槽,弧形透镜槽可固定透镜并实现高精度定位。激光准直系统通过三轴光学移动平台调节光路位置和与透镜之间的距离。球型透镜可对激光有效聚焦,当准直后的激光光斑中心与透镜中心重合时,球型透镜可将光路聚焦并保证激光通过喷嘴,实现激光与水束的耦合。球型透镜聚焦效果好,能降低传统水导激光与喷嘴中心对准的难度,且球型透镜可缩短焦距距离,有助于缩小装置体积。
[0012]喷嘴顶端涂覆可在激光照射下变色的光致变色材料,当激光光斑照射在光致变色材料时会发生变色反应,通过变色反应可直观清晰的判断激光耦合对准情况,可简化激光对准操作,提高对准精度。
[0013]螺纹连接较传统胶粘结构稳定,但喷嘴属于精密零件不易加工螺纹,装置中喷嘴通过喷嘴盖装配于喷嘴托体上,结构稳定且拆装方便,可简化喷嘴更换步骤,并有效降低工艺成本。
[0014]进一步的,所述喷嘴采用阶梯圆台型结构,喷嘴盖底面中部开设与阶梯圆台匹配的阶梯定位孔。喷嘴采用阶梯结构能提高喷嘴与喷嘴盖的定位精度,简化装配操作。
[0015]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准直系统包括纵向固接于三轴光学移动平台的光纤,以及设置于光纤底部输出端的准直装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盖与喷嘴顶端平齐,喷嘴盖和喷嘴顶端均涂覆光致变色材料,喷嘴盖与喷嘴的间隙可填充纳米防水材料或进行研磨密封。
[0017]进一步的,所述光致变色材料可采用螺毗喃类、二芳基乙烯类或偶氮苯类化合物。
[0018]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盖与喷嘴托体之间、喷嘴盖与喷嘴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
[0019]进一步的,所述球透镜和半球透镜的球面向下,且端部穿过透镜固定腔,穿过距离小于球半径。
[0020]进一步的,所述球透镜与透镜槽相互接触部分填充纳米防水材料或进行研磨密封。
[0021]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固定腔侧壁的进水口至少一对,每对的两进水口对称设置于透镜固定腔两侧。
[0022]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所述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采用球透镜/半球透镜替代传统圆柱型透镜,球透镜和半球透镜有比普通凸透镜更短的焦距,当准直后的激光光斑中心与透镜中心重合时,球型透镜可将光路有效聚焦并保证激光通过喷嘴,实现激光与水束的耦合。采用球型透镜可降低水导激光与喷嘴中心对准难度,同时也有助于缩小耦合装置的体积。
[0024]2、本技术所述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喷嘴通过螺纹连接于喷嘴托体的喷嘴盖定位,装配结构稳定且拆装方便,可实现水导激光耦合腔喷嘴的可替换性。
[0025]3、本技术所述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喷嘴、喷嘴盖顶端涂覆可在激光照射下变色的光致变色材料,通过材料变色反应可直观清晰的判断激光耦合对准情况,可简化激光对准操作,提高对准精度。
[0026]4、本技术所述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喷嘴盖与喷嘴的间隙、球透镜与透镜槽的间隙填充纳米防水材料或设置研磨结构进行二次密封,能进一步提高耦合系统的密闭性,保证激光水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号标识:1、光传输腔,2、透镜固定腔,21、进水口,3、喷嘴托体,31、凸台,4、三轴光学移动平台,5、激光准直系统,51、光纤,52、准直装置,6、球透镜,7、半球透镜,8、喷嘴,9、喷嘴盖,10、薄水层,11、O型密封圈,12、变色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主体包括光传输腔1、透镜固定腔2、喷嘴托体3、三轴光学移动平台4、激光准直系统5、球透镜6、喷嘴8、喷嘴盖9。
[0033]光传输腔1、透镜固定腔2、喷嘴托体3从上至下纵向同轴叠放构成柱型耦合腔体,光传输腔1、透镜固定腔2、喷嘴托体3开设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安装孔,安装孔设置位置靠近柱型耦合腔体外缘,螺钉依次穿过光传输腔1、透镜固定腔2并螺纹连接于喷嘴托体3。其中光传输腔1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固接的光传输腔(1)、透镜固定腔(2)、喷嘴托体(3),所述光传输腔(1)、透镜固定腔(2)、喷嘴托体(3)中部开设纵向对应可供激光穿过的光路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腔(1)光路通孔的顶端通过三轴光学移动平台(4)固定有激光准直系统(5),激光准直系统(5)的输出光路向下;所述透镜固定腔(2)与光传输腔(1)中部对接面开设可供球透镜(6)或半球透镜(7)置入定位的弧形透镜槽;所述喷嘴托体(3)中部设置具有外螺纹的凸台(31),喷嘴(8)通过螺纹连接于凸台(31)的喷嘴盖(9)锁定于凸台(31)上对应光路通孔位置,喷嘴(8)顶端露出且涂覆可在激光照射下变色的光致变色材料;系统内部透镜固定腔(2)与喷嘴盖(9)、喷嘴托体(3)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构成薄水层(10),高压水由透镜固定腔(2)侧壁的进水口(21)进入薄水层(10)于喷嘴孔中心与激光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8)采用阶梯圆台型结构,喷嘴盖(9)底面中部开设与阶梯圆台匹配的阶梯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耦式水导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准直系统(5)包括纵向固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芋宏周辽黄平焦辉黄宇星梁恩张光辉张振杰何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