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25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气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包括换气扇外罩,所述换气扇外罩前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外框架,所述导流板外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流板,所述换气扇外罩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换气扇框架,所述换气扇框架的前后两端开口均固定安装有阻隔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阻流板的交叉端部会将正面气流直接阻隔并向四周反射,减少正面气流进入量,降低换气扇外罩内部气流的紊乱的程度,而正常情况下,内部的风扇总成从外部进行抽气时,气流会从阻流板之间空间中流入,则气流量不会受阻流板的遮挡影响,由此实现了在不影响正常进气的情况该对外环境的气流进行阻隔。行阻隔。行阻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


[0001]本技术属于换气扇
,具体是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

技术介绍

[0002]换气扇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换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
[0003]现有的换气扇,基本采用直接与建筑物的外界环境连通的方式,处于外部的换气扇本身没有任何导流板等装置,致使在受到外环境风力的正面冲击时,气流会直接进入到换气扇的内部,当换气扇的通风速率与外环境不一致时,换气扇内部的气流便会发生紊乱,致使其送气速率不均衡,呈现较大巨大波动性,影响送气效率。
[0004]且考虑到建筑物外部环境较差时,换气扇在进行通风时,可能会将外界的粉尘或者其他污染物一并送进来,例如有的城市特定季节,城市上空会漂浮和游离有各种杨絮或者柳絮等物,或者在冬季以发生雾霾等状况,这些都可能因送入到建筑物内部时而对内部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现有的解决方案大都采用单层过滤网过滤,对换气扇整体的导流效果都有巨大影响,且维护频率高,不适合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具有减少环境气流对换气扇内部气流的影响、过滤效果好和降低滤网对气流量影响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包括换气扇外罩,所述换气扇外罩前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外框架,所述导流板外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流板,所述换气扇外罩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换气扇框架,所述换气扇框架的前后两端开口均固定安装有阻隔网,所述换气扇框架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风扇总成。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气扇外罩后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滤网外框架,所述滤网外框架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一号滤网支架,所述一号滤网支架的五个面均固定安装有一号过滤网,所述一号滤网支架的内侧内固定安装有二号滤网支架,所述二号滤网支架的五个面均固定安装有二号过滤网,所述二号滤网支架的前部固定安装有三号滤网支架,所述三号滤网支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三号过滤网。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流板共设置有九个,九个所述阻流板中共分为五种不同的大小规格,位于正中间的所述阻流板最长,位于两侧的所述阻流板向中间靠近时长度逐层递增且大小规格关于中部对称,所述阻流板的横截面为形状规则的Y形,此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换气扇的正面气流对内部影响,换气扇受到正面气流冲击时,阻流板的交叉端部会将气流直接阻隔并向四周反射,减少正面气流进入量,而正常情况
下,内部的风扇总成从外部进行抽气时,则不会受阻流板的遮挡影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总成中包括电机、连接轴和扇叶,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换气扇框架的内部且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轴和扇叶转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滤网支架为规则的矩形体框架,所述二号滤网支架为规则的等腰梯形台框架且其长、宽、高度值均小于一号滤网支架的长、宽、高度值,所述三号滤网支架为矩形框架且三号滤网支架的长、宽度值等于一号过滤网的长、宽度值,这里不将一号滤网支架和二号滤网支架设置成为平面状,是因为考虑到气流量的原因,如果将一号滤网支架和二号滤网支架设置成为与三号滤网支架相同的矩形平面,那么气流在经过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时,其通过的面积较小,本身由于过滤网的存在,此处空气流量就已经受到了限制,加上后续污染物在过滤网表面的堆积,更会导致此处导气能力大幅折扣,这将会严重影响到换气扇的性能,一号滤网支架和二号滤网支架的分别设计为矩形体和梯形台框架,由此其便可以预留出更多的过滤网安装位,由此通过提高过滤网面积的方式提高此处的气流量,且二号滤网支架设置成为梯形台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让二号过滤网与一号过滤网之间发生接触,避免污染物重叠影响到空气流动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过滤网、二号过滤网和三号过滤网的网孔大小从小到大依次递增,风扇总成在进行送风时,气流从前到后依次经过三号过滤网、二号过滤网和一号过滤网,三号过滤网的网孔最大,其主要用于拦截类似绒毛,户外飘絮等体积大并易于缠绕的空气污染物,二号过滤网的网孔大小适中,主要用于拦截体积更小的丝状物,如空气中飘荡的线丝等,一号过滤网的网孔内径最小,主要用于拦截大颗粒粉尘等物。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阻流板的交叉端部会将正面气流直接阻隔并向四周反射,减少正面气流进入量,降低换气扇外罩内部气流的紊乱的程度,而正常情况下,内部的风扇总成从外部进行抽气时,气流会从阻流板之间空间中流入,则气流量不会受阻流板的遮挡影响,由此实现了在不影响正常进气的情况该对外环境的气流进行阻隔,令其降低对换气扇内环境气流的影响,维持换气扇送气稳定性,降低波动率。
[0014]2、本技术通过一号滤网支架和二号滤网支架预留出的更多过滤网安装位,提高过滤网面积,提高了此处的气流量,且二号滤网支架设置成为梯形台状,令二号过滤网不会与一号过滤网之间发生接触,避免了污染物重叠影响到空气流动性,大大减小滤网对气流量的影响,且三张过滤网通过负责拦截大小和类型不同污染物,提高了单个滤网的使用寿命,过滤效果得到提升,延长了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导流板外框架、阻流板的结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风扇总成、滤网外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滤网外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换气扇外罩;2、导流板外框架;3、阻流板;4、换气扇框架;5、阻隔网;6、风扇总成;7、滤网外框架;8、一号滤网支架;9、一号过滤网;10、二号滤网支架;11、二号过滤网;12、三号滤网支架;13、三号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包括换气扇外罩1,换气扇外罩1前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外框架2,导流板外框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流板3,换气扇外罩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换气扇框架4,换气扇框架4的前后两端开口均固定安装有阻隔网5,换气扇框架4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风扇总成6。
[0024]其中,换气扇外罩1后端的内侧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包括换气扇外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扇外罩(1)前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外框架(2),所述导流板外框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流板(3),所述换气扇外罩(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换气扇框架(4),所述换气扇框架(4)的前后两端开口均固定安装有阻隔网(5),所述换气扇框架(4)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风扇总成(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扇外罩(1)后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滤网外框架(7),所述滤网外框架(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一号滤网支架(8),所述一号滤网支架(8)的五个面均固定安装有一号过滤网(9),所述一号滤网支架(8)的内侧内固定安装有二号滤网支架(10),所述二号滤网支架(10)的五个面均固定安装有二号过滤网(11),所述二号滤网支架(10)的前部固定安装有三号滤网支架(12),所述三号滤网支架(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三号过滤网(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效果好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红典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