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92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火锅底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安装腔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体,所述锅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座外壁的连接板。该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达到了工作效率高的目的,解决了人工翻炒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省去了人工翻炒时的人力,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体内部的底料均持续保持着翻动的状态,提高了翻炒的效果,同时,提高了炒制的效率,减少了人工翻炒过程中对使用者手臂关节的磨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火锅底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

技术介绍

[0002]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一起食用,火锅底料在火锅店里出现的有骨头浓汤底料、鱼汤底料、仔鸡汤底料等,骨头浓汤火锅底料浓香,营养成分高,鱼汤底料,鱼,明目作用,鱼汤有滋补作用,仔鸡汤底料,清谈、香、不易上火。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女性的火锅底料,如鸽子汤底料,滋阴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火锅的口味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最常使用的火锅底料为牛油底料,在使用前需要将底料进行翻炒,以达到激活底料香味的目的。
[0003]目前市场上的火锅底料大多是进行人过翻炒的,在翻炒的过程,翻炒不均匀,同时底料的炒制效率较低,长时间的翻炒还会对人们的关节带来较大的负荷,为加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具备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人工翻炒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该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工作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安装腔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体,所述锅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座外壁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炒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抽气电机,所述抽
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气网,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螺栓与底座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的形状大小与螺栓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架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两个固定架以动力轴的轴心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与通气网的接触部位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状大小与通气网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通气网通过通孔与外壳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外壳的接触部位开设有进气孔,且进气孔的形状大小与进气管的形状大小均相匹配,且进气管通过进气孔与外壳连接。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通过动力电机带动动力轴旋转,使锅体在底座的一侧旋转,在锅体旋转的过程中翻炒板接触火锅底料,火锅底料在锅体的内部滚动,翻炒板对其进行拦截翻炒,达到了工作效率高的目的,解决了人工翻炒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省去了人工翻炒时的人力,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体内部的底料均持续保持着翻动的状态,提高了翻炒的效果,同时,提高了炒制的效率,减少了人工翻炒过程中对使用者手臂关节的磨损,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通过转动螺栓即可将连接板与底座分离,使用者即可将翻炒板取下,方便使用者进行清洗翻炒板,使用者能够更好的对翻炒板进行清理,提高了炒制工作的清洁度,防止残料遗留在翻炒板表面,避免遗留在翻炒板表面的底料干燥后再混入下次制备的底料中,提高了底料制作的质量,通过抽气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可以形成气流,气流带动炒制底料过程中的气味流动,再从通气网排出,避免在翻炒过程中刺激性气味影响使用者,提高了底料制备时的工作环境,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抽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安装腔;3、固定架;4、动力电机;5、动力轴;6、抽气机构;601、外壳;602、抽气电机;603、转轴;604、转子;605、扇叶;606、通气网;607、进气管;7、锅体;8、支撑架;9、翻炒板;10、连接板;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架3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两个固定架3以动力轴5的轴心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安装腔2的内部通过固定架3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4,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动力轴5,动力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体7,锅体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外壁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顶部设置有螺栓11,螺栓11的底端贯穿连接板10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连接板10通过螺栓11与底座1连接,螺栓11与底座1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的形状大小与螺栓1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连接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炒板9,通过动力电机4带动动力轴5旋转,使锅体7在底座1的一侧旋转,在锅体7旋转的过程中翻炒板9接触火锅底料,火锅底料在锅体7的内部滚动,翻炒板9对其进行拦截翻炒,达到了工作效率高的目的,解决了人工翻炒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省去了人工翻炒时的人力,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安装腔(2)的内部通过固定架(3)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4),所述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动力轴(5),所述动力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体(7),所述锅体(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外壁的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炒板(9),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气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机构(6)包括外壳(601),所述外壳(60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抽气电机(602),所述抽气电机(6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603),所述转轴(6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子(604),所述转子(60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605),所述外壳(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气网(606),所述外壳(6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锅底料用全自动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搏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