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67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顶部设有施工污水管,所述第二沉淀池的顶部设有生活污水管,所述吸附池顶部设有抽水管,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第一沉淀池内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通过水管与吸附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处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二沉淀池内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水管与吸附池相连通,所述生活污水管下方设有筛网,且第二排水孔处设有过滤网。上述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通过对污水多次处理和分层,可选取较为清澈的部分进行重复利用,节省了水的消耗。节省了水的消耗。节省了水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地是一处正在发展建筑项目进行土木工程的地点,其范围常有围板、铁丝网或者围墙所封闭,限制人员及物料、机械和车辆的进出。随着我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快速上升,大量的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为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保证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建筑工地上的污水排放需要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0003]目前,在施工现场中包括有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两种,通常是通过修建沉淀池和开挖排水沟的方式,将污水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后,经管道排入到市政污水井。生活污水在正常的施工项目部生活区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而施工区产生的污水一般为泥浆,也未含有其他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品等,因此直接将污水沉淀后排入污水井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能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顶部设有施工污水管,所述第二沉淀池的顶部设有生活污水管,所述吸附池顶部设有抽水管,底部设有排污管;
[0006]所述第一沉淀池内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通过水管与吸附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处设有过滤网;
[0007]所述第二沉淀池内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水管与吸附池相连通,所述生活污水管下方设有筛网,且第二排水孔处设有过滤网。
[0008]施工污水通过施工污水管排入到第一沉淀池内,生活污水通过生活污水管排入到第二沉淀池内,生活污水在进入时部分固体残渣被筛网过滤,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中污水完成初步的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进入到吸附池中,并在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经过滤网将泥沙等筛除。污水在吸附池内通过活性炭等物质完成物理吸附并进行进一步沉淀后,可通过顶部的抽水管将上层水抽出,进行二次利用,如冲洗施工车等,也可以通过底部的排污管排入市政污水管。
[0009]上述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的有益效果是:将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汇集在一起再处理,可以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抽出用于冲洗工地的泥浆,提供了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水的消耗。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孔处设有多层过滤网,多层所述过滤网朝向远离第一沉淀池的方向网眼逐渐变小。
[0011]多层且网眼逐渐变小的过滤网,能够逐步过滤掉施工污水中的泥沙泥浆,提升过滤效果,使污水基本恢复清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孔罩,所述孔罩的一端与第一沉淀池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封闭第一排水孔。
[0013]第一沉淀池未向吸附池排水时,可转动孔罩将第一排水孔关闭,避免施工污水排入时泥沙将第一排水孔堵住,等沉淀后固液分离,再打开孔罩排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沉淀池内也设有孔罩,且能够封闭第二排水孔。
[0015]通过孔罩封闭第二排水孔,避免在加入生活污水时固体物将第二排水孔堵住。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封盖上设有抽油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万向球和连接管,所述万向球嵌设在封盖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万向球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从通孔伸入到第二沉淀池内,所述抽油管与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0017]生活污水在固液分离后,会在顶部形成油脂漂浮物,将连接管在万向球内滑动,并带动万向球转动,从而将污水表面的漂浮物吸取,提升污水的清洁度,便于重复利用。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位于第二沉淀池内的一端铰接有吸盘,并与吸盘相连通。
[0019]通过吸盘能够扩大吸附面积,提升将漂浮物抽取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的主视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的第一排水孔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

第一沉淀池、11

施工污水管、12

第一排水孔、13

过滤网、14

孔罩、 15

封盖、20

第二沉淀池、21

生活污水管、22

第二排水孔、23

筛网、24

抽油管、25

连接件、251

万向球、252

连接管、253

吸盘、30

吸附池、31

抽水管、 32

排污管、40

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包括第一沉淀池10、第二沉淀池20和吸附池30,将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分别排入两个池内,经过初步处理后,排入到吸附池30内,可将污水排入市政排污管32,也可以抽出重复使用。
[0028]具体地,第一沉淀池10的顶部设有施工污水管11,用于排入带有泥浆的施工污水,第一沉淀池10内开设有第一排水孔12,并通过水管40与吸附池30 相连接,第一排水孔12处设有过滤网13。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网13设有多层,且朝向远离第一沉淀池10的方向网眼逐渐变小。
[0029]第二沉淀池20的顶部设有生活污水管21,用于排入生活污水,第二沉淀池20内开
设有第二排水孔22,并通过水管40与吸附池30相连接,且也设有过滤网13。两个水管40上均设有水泵,在第一沉淀池10内加入明矾,第二沉淀池20内加入絮凝剂,让两个沉淀池完成固液分离后,通过水管40将上层水抽入到吸附池30内。过滤网13能够将泥沙泥浆以及絮状物等过滤筛除,并且第一排水孔12处的多层过滤网13逐渐变小,能够进一步提升排出泥沙的效果。
[0030]具体地,第一沉淀池10和第二沉淀池20内均设有孔罩14,孔罩14的一端与沉淀池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罩设在第一排水孔12或第二排水孔 22上,并将其封闭。在加入污水和沉淀时,可通过孔罩14将排水孔封闭,避免泥沙等大量固体物涌入将排水孔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吸附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顶部设有施工污水管,所述第二沉淀池的顶部设有生活污水管,所述吸附池顶部设有抽水管,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第一沉淀池内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通过水管与吸附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处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二沉淀池内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水管与吸附池相连通,所述生活污水管下方设有筛网,且第二排水孔处设有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处设有多层过滤网,多层所述过滤网朝向远离第一沉淀池的方向网眼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污水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孔罩,所述孔罩的一端与第一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杨易李程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巴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