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59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包括C型支架,C型支架近端设有弯向远端方向的复位钩,C型支架远端固定有套管,且套管指向C型支架的近端;套管中心设有椭圆孔;还设有调节托板,调节托板包括托板、连接杆,连接杆垂直固定于托板中心;连接杆由螺纹杆、椭圆杆组成,螺纹杆、椭圆杆固定为一个整体;螺纹杆垂直固定于托板中心;椭圆杆与套管中心的椭圆孔配合;连接杆贯穿套管中心的椭圆孔;还设有手轮,手轮中心设有与连接杆上螺纹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手轮内螺纹孔内径小于套管外径,手轮外径大于套管外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效地复位为患者解除痛苦,术者手指省力,同时避免口内手法复位时术者手指被咬伤感染等风险。咬伤感染等风险。咬伤感染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属于口腔科及骨科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移位,使髁突超过关节的前方,闭颌肌群同时出现反射性痉挛,髁突固定于关节前上方不能自行回到闭口的正常位置; 颞下颌关节脱位分为单侧脱位与双侧脱位。临床上以急性前脱位为多见。
[0003]颞下颌关节脱位,通常是自口内进行手法复位,以二拇指伸入患者口内放在下颌磨牙颌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复位时二拇指向下压迫下颌磨牙颌面,颏部会向上移动,其余手指将颏部向后施力,使髁突越过关节结节回到关节窝内。手法复位时,由于患者闭颌肌群出现反射性痉挛,术者容易被患者非自觉的咬伤手指,存在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对于口小病人,手指伸入口腔内操作更不方便。同时,颞下颌关节脱位进行口内手法复位,必须靠墙坐矮凳,腰背及头后部靠墙成一直线,否则操作不能顺利完成。
[0004]为了防止行口内复位时术者手指被咬伤,专利号CN2099558U研发了颞下颌关节脱位整复器;专利号93229424.3研发了颞下颌关节脱位整复钳;专利号CN 203252778 U研发了脱位颞下颌关节复位器;专利号CN 208625942 U研发了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器;专利号CN 210408700 U研发了一种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器。这些专利都避免了术者将手指伸入患者口中操作,但共同点都是器械要进入患者口内操作,存在瞬间复位时牙齿不自主咬合导致器械损伤牙齿等风险。
>[0005]目前的口外复位技术就是单纯性手法操作,报道较多,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姿势没有口内手法复位要求高,一般坐位就可以。病人咬肌发达力量强大而术者手指力量相对较弱情况下,口外手法复位则存在困难。
[0006]目前临床工作中还没有一种完全性口外操作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整复器械,以避免口内手法复位时术者手指被咬伤感染风险,也避免器械进入患者口腔内存在牙齿损伤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其特征是:包括C型支架,C型支架近端设有弯向远端方向的复位钩,复位钩末端扁平圆钝,C型支架远端固定有套管,且套管指向C型支架的近端;所述套管中心设有椭圆孔;
[0009]还设有调节托板,调节托板包括托板、连接杆,连接杆垂直固定于托板中心;所述连接杆由螺纹杆、椭圆杆组成,螺纹杆、椭圆杆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螺纹杆垂直固定于托板中心;所述椭圆杆与套管中心的椭圆孔配合;连接杆贯穿套管中心的椭圆孔;
[0010]还设有手轮,手轮中心设有与连接杆上螺纹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手轮旋于螺纹杆上;手轮的内螺纹孔内径小于套管外径,手轮外径大于套管外径。
[0011]所述连接杆上的椭圆杆贯穿套管中心的椭圆孔,且椭圆杆穿出椭圆孔的一端设有凸起,凸起的高度大于椭圆杆、椭圆孔之间的间隙,使套管始终套于椭圆杆上,避免椭圆杆从套管中心的椭圆孔内滑出。
[0012]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高效地复位为患者解除痛苦,术者手指省力,同时避免口内手法复位时术者手指被咬伤感染风险,也避免器械进入口腔内存在牙齿损伤等风险实用有效的器具。
[0013]结构上,包括C型支架、C型支架近端有弯向远端方向的复位钩,C型支架远端有指向近端端方向的套管,为一体式的结构。套管中心孔为椭圆孔。还设有调节托板,调节托板由托板及连接杆组成,连接杆垂直于托板中心,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杆近托板一侧为螺纹杆,另外一侧为椭圆杆。椭圆杆与套管中心的椭圆孔配合。连接杆贯穿套管中心的椭圆孔。还设有手轮,手轮中心为内螺纹孔,与连接杆的外螺纹配合。手轮内螺纹孔内径小于套管外径,手轮外径大于套管外径。
[0014]本技术中椭圆杆穿出椭圆孔的一端设有凸起,且凸起的高度大于椭圆杆、椭圆孔之间的间隙,使得套管始终套于椭圆杆上,避免椭圆杆从套管的椭圆孔内滑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C型支架、2复位钩、3套管、4托板、5连接杆、5

1螺纹杆、5

2椭圆杆、6手轮、7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8]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包括C型支架1,在C型支架1近端设置弯向远端方向的复位钩2,C型支架1远端固定有套管3,且套管3指向C型支架1的近端;在套管3中心设置椭圆孔;还设置于调节托板,调节托板包括托板4、连接杆5,连接杆5垂直固定于托板4中心;连接杆5由螺纹杆5

1、椭圆杆5

2组成,螺纹杆5

1、椭圆杆5

2固定为一个整体;螺纹杆5

1垂直固定于托板4中心;椭圆杆5

2与套管3中心的椭圆孔配合;连接杆5贯穿套管3中心的椭圆孔。
[0019]还设置有手轮6,手轮6中心设置与连接杆5上螺纹杆5

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手轮6旋于螺纹杆5

1上;手轮6的内螺纹孔内径小于套管3外径,手轮6外径大于套管3外径。连接杆5上的椭圆杆5

2贯穿套管3中心的椭圆孔,且椭圆杆5

2穿出椭圆孔的一端设有凸起7,凸起7的高度大于椭圆杆5

2、椭圆孔之间的间隙,使套管3始终套于椭圆杆5

2上,避免椭圆杆5

2从套管3中心的椭圆孔内滑出。
[0020]使用时,患者采用一般坐位就行,术者站于患者左前方或右前方,根据患者头颅实际情况预先调节好托板与复位钩之间的大致距离。单侧颞下颌关节脱位,用手指摸清颧骨,顺颧骨外侧下缘向后移动手指,扪清颧骨外侧下缘与脱位的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夹角形成的窝,术者一手抓住C型支架1的近端将复位钩放在窝里,具体是指向窝的内上后方向。另外一
手调节手轮,利用螺纹杆缩小托板与复位钩距离,使复位钩向窝的内上后方向移动,挤压下颌骨的下颌支及髁突向下后方移位,髁突进入上颌窝即复位成功。双侧颞下颌关节脱位,先复位一侧,成功后再同法复位另外一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器械,其特征是:包括C型支架(1),C型支架(1)近端设有弯向远端方向的复位钩(2),C型支架(1)远端固定有套管(3),且套管(3)指向C型支架(1)的近端;所述套管(3)中心设有椭圆孔;还设有调节托板,调节托板包括托板(4)、连接杆(5),连接杆(5)垂直固定于托板(4)中心;所述连接杆(5)由螺纹杆(5

1)、椭圆杆(5

2)组成,螺纹杆(5

1)、椭圆杆(5

2)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螺纹杆(5

1)垂直固定于托板(4)中心;所述椭圆杆(5

2)与套管(3)中心的椭圆孔配合;连接杆(5)贯穿套管(3)中心的椭圆孔;还设有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仁斌王勇孙雪王锋李军孝高建军李万海刘鹏华赵少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