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52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8
本申请提出一种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包括用于装载液态灭火原料的容器、第一管以及第二管。其中,容器包括开设有端口的可形变的容器体以及与容器体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当密封盖与容器体连接时,密封盖密封容器体的端口;第一管设于密封盖且连通容器体;第二管设于容器体内,第二管的下端延伸至容器体底部,第二管的上端与第一管连通;当挤压容器体时,容器体发生形变从而挤压容器体内的液态灭火原料,使液态灭火原料流经第二管并从第一管喷出。本申请的微型手持灭火装置携带方便,使用过程简单快捷,可以在火情发生初期快速扑灭火源。可以在火情发生初期快速扑灭火源。可以在火情发生初期快速扑灭火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手持灭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灭火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手持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目前已经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应用于各种电子数码产品,例如手机、相机、移动充等。然而,锂离子电池自身的结构和特性决定了其极容易由于正常老化、内部结构坍塌等原因而起火引发事故。锂离子电池内部的负极活性物质是易燃的石墨、隔膜也是塑料材质做成、六氟磷酸锂有机电解液更是不稳定易挥发易发生化学反应的还原剂,而正极活性物质又是不稳定的氧化剂,只要温度达到200~300℃的释氧温度,正极就会释放出大量氧化性极强的自由氧基,这些自由氧基在大量还原性物质的包围之下,不需要外部提供氧气就能与六氟磷酸锂有机电解液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最后导致整个锂离子电池不可逆的热失控反应,燃烧甚至爆炸。
[0003]在生活中,人们的电子数码产品一般都是随身携带的,当电子数码产品内的锂离子电池出现问题引发火灾时,在人们身边的场景里往往会难以找到灭火装置来扑灭火情,例如在家里、在家用小汽车里或办公室里等场景中,往往由于不能在火情扩大之前及时扑灭火苗而引发更大的火灾。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且使用方便的消防装置,以便快速地处理锂离子电池等小型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其目的是快速地处理锂离子电池等小型火灾。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包括用于装载液态灭火原料的容器、第一管以及第二管。其中,容器包括开设有端口的可形变的容器体以及与容器体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当密封盖与容器体连接时,密封盖密封容器体的端口;第一管设于密封盖且连通容器体;第二管设于容器体内,第二管的下端延伸至容器体底部,第二管的上端与第一管连通;当挤压容器体时,容器体发生形变从而挤压容器体内的液态灭火原料,使液态灭火原料流经第二管并从第一管喷出。
[0008]进一步的,第二管的下端设有重力球。
[0009]进一步的,第一管为可伸缩的伸缩管。
[0010]进一步的,第一管的上端包括第一弯折部。
[0011]进一步的,第一弯折部的弯曲角度为80度-90度。
[0012]进一步的,第一管的下端包括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的下部贯穿密封盖并延伸至容器体内。
[0013]进一步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曲角度为30度-80度。
[0014]进一步的,密封盖与容器体的端口螺纹连接。
[0015]进一步的,第一管的下端位于容器体内,第二管的上端套接于第一管的下端。
[0016]进一步的,第二管为软性的管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当挤压本申请中的容器体时,容器体形变从而挤压容器体内的液态灭火原料,使液态灭火原料流经第二管并从第一管喷出,本申请的微型手持灭火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过程简单快捷,以便快速地处理锂离子电池等小型火灾。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管在伸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注说明:10、容器;11、容器体;12、密封盖;30、第一管;31、第二弯折部;32、第一弯折部;50、第二管;51、重力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6]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包括用于装载液态灭火原料的容器10、第一管30、第二管50。容器10包括开设有端口的可形变的容器体11以及与容器体11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12,当密封盖12与容器体11连接时,密封盖12密封容器体11的端口,第一管30设于密封盖12且连通容器体11;第二管50设于容器体11内,第二管50的下端延伸至容器体11底部,第二管50的上端与第一管30连通。使用时,通过挤压本申请的容器体11,使容器体11发生形变,从而挤压容器体11内的液态灭火原料,使容器体11内的液态灭火原料进入第二管50并从第一管30喷出,利用液态灭火原料扑灭火苗,使用过程方便快捷,另外,密封盖12和容器体11之间是可拆卸的,因此,可以将容器体11和本微型手持灭火装置的其他零部件分开收纳,方便携带。在火情刚发生时,可以往容器体11添加液态灭火原料并地将容器体11和密封盖12组装起来,从而可以快速地处理由锂电池引发的小型火源。
[0027]在本实施例中,液态灭火原料可以是水,容器体11可以是橡胶材质的或者硅胶材质的或者塑料材质的,只要容器体11可以形变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容器体11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容器体11的端口的外壁设有螺纹,密封盖12的内壁设有螺纹,密封盖12与矿泉水瓶之间为螺纹连接,这样方便拆卸和组装。第一管30为可伸缩的伸缩管,在灭火时,将第一管30拉长,这样使用者便可以在安全距离外灭火,灭火完毕,将第一管30缩短,方便收纳。第一管30的下端贯穿密封盖12并延伸至容器体11内。第一管30的上端包括第一弯折部32,第一弯折部32的弯曲角度为80度-90度,优选90度,第一弯折部32的弯曲角度是指第一弯折部32与第一管30轴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第一管30的下端包括第二弯折部
31,第二弯折部31的弯曲角度为30度-80度,优选60度,第二弯折部31的弯曲角度是指第二弯折部31与第一管30轴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第二弯折部31的下部贯穿密封盖12并且延伸至容器体11内,第一管30通过第一弯折部32以及第二弯折部31来改变喷水方向。第一管30的喷水流量可根据手动施加给容器体11的压力大小来调整。
[0028]第二管50为软性的管道,第二管50的长度大于容器体11的深度,以保证第二管50的下端可以延伸至容器体11的最底部,使容器体11底部的液态灭火原料从第二管50排出。第二管50的上端套接于第一管30的下端,第二管50的下端设有重力球51,重力球51可以使第二管50的下端保持在容器体11的底部,让容器体11底部的液态灭火原料可以排出,重力球51为水杯
内的常用构件,在此不对重力球51的具体结构做出详述。
[002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火情发生时,往容器体11内加水,其中,容器体11可以是矿泉水瓶,水源可以是矿泉水瓶内原装的矿泉水,将密封盖12拧接在容器体11的端口上,然后用手挤压容器体11,从而使容器体11内的水进入第二管50并从第一管30的第一弯折部32喷出,利用水灭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液态灭火原料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开设有端口的可形变的容器体以及与所述容器体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当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容器体连接时,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容器体的端口;设于所述密封盖且连通所述容器体的第一管;以及设于所述容器体内的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器体底部,所述第二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连通;当挤压所述容器体时,所述容器体发生形变从而挤压所述容器体内的液态灭火原料,使所述液态灭火原料流经所述第二管并从所述第一管喷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为可伸缩的伸缩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手持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的上端包括第一弯折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手持灭火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雪丰盈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