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像显示的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49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图像显示的显示器,至少包括第一及第二图像显示区域、第一及第二像素阵列、第一及第二驱动阵列。该多图像显示显示器可以为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等。尤其为多图像显示的液晶显示器,其液晶层在第一及第二基底之间,该第一及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分别具有第一及第二像素阵列,该第一及第二像素阵列可采相同或不同方式设计,每一该第一及第二像素阵列包含至少一个子像素阵列,每一该第一及第二驱动阵列分别决定该第一及第二像素内的子像素的该液晶层状态,可控制该第一及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在显示器的不同侧显示图像。该显示器亦可在同一面显示图像即子母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布局。
技术介绍
手机产品在近年来成长的非常的迅速,作为显示装置的显示器更显得重要,为符合人类的使用习惯,和产品求新求变的特性,具有双面显示图像功能的显示装置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市面上具有双面显示图像功能的显示装置只是将两片显示器背对背粘合在一起,不但具有耗材的缺点,而且也因使用两片显示器,造成必须提供至少两倍以上的功率给这种显示装置,形成耗电的缺点,这种耗电的缺点使得手机的耗电量增大,造成常常需要更换手机的电池,形成能源的浪费。再者,这种利用两片显示器板粘合起来的显示装置,在厚度及重量上无法达到轻、薄的要求,对于携带式电子装置轻便的要求无法达到。为了改善上述显示装置的缺点,本申请人提供以单一的显示器达到显示器双面显示图像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将显示器区分为至少两个显示区域,且各显示区域上的像素采不同的设计,在一个像素中由不同驱动阵列分别控制一个像素的子像素所对应的液晶层,以达到在显示器的各显示区域在第一及第二面或同一面同时显示第一及第二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面同时显示图像的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布局。尤其为多图像显示的液晶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图像显示的显示器,包括第一及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具有不尽相同的图像显示模式;第一及第二像素阵列、第一及第二驱动阵列;其中,各驱动阵列可用以操控该显示器的各图像显示区域的图像。附图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从以下所作的详细叙述配合伴随的附图,本专利技术将能够更清楚地被了解,其上述及其他目的及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图1A和1B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的面板结构图;图2A和2B为本专利技术在像素中具有两个子像素的示意图;图3A、3B、3C和3D为基板18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LCD的薄膜晶体管阵列的示意图;图5A和5B为本专利技术薄膜晶体管的设计示意图;图6A和6B为本专利技术使用单一数据控制器的示意图;图7A、7B、7C和7D为本专利技术的单面或双面显示图像的显示器250的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显示的简单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显示相同图像的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显示反转图像的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单面或双面显示图像的显示器的结构图;图12A和12B、12C和12D为本专利技术使用两个数据控制器的示意图;以及图13为本专利技术使用两数据控制器的显示器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显示的简单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 面板12 区域14 区域16 基板18 基板20 液晶层50 像素5002 子像素5004 子像素6002 子像素6004 子像素 100薄膜晶体管102薄膜晶体管104子像素106子像素108信号控制单元110数据控制器112数据控制器150显示器的第一面152显示器的第二面154薄膜晶体管阵列156薄膜晶体管阵列200数据控制器202显示器的第一面204显示器的第二面206区域208区域210信号控制单元250显示器252显示器的第一面254显示器的第二面300数据控制器3002 区域302显示器的第一面304显示器的第二面306显示器的第一面的图像区块400单面或双面显示切换装置402单面显示数据单元404双面显示数据单元406切换单元408数据控制器500数据控制器 502数据控制器504显示器的第一面506显示器的第二面508区域510区域512信号控制单元514图像数据5142 移动区域516软件600数据控制器6002区域602数据控制器604显示器的第一面606显示器的第二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A和图1B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器的面板10结构图,图1A为面板10的平面图,面板10可分割成至少两个区域,例如区域12及14,区域12及14可依设计不同的形状及大小,色彩表现。图1B为图1A的A-A′的剖面图,面板10包括基板16及18,一液晶层20在基板16及18之间,在区域12及14具有许多像素,基板18具有许多第一及第二驱动阵列分别决定在区域12及14的液晶层20状态,若显示器为一液晶显示器,第一及第二驱动阵列为薄膜晶体管阵列。本专利技术将区域12及14的每一像素分割成至少一个子像素,其可分割不同形状、尺寸、区域,在基板18上的结构以子像素为单位设计成透射式、反射式或部分反射及部分透射式,并利用第一及第二驱动阵列控制液晶层20,以同时在双面显示图像的显示器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显示图像,亦可在同一侧显示图像。面板10可以使用在扭曲式、超扭曲式LCD、薄膜晶体管显示器、薄膜二极体显示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显示器、等离子法显示器或其他的显示器,在LCD可以使用的模式包括反射超扭曲式(RSTN)、反射扭曲式(RTN)、反射电控双折射式(RECB)、混合扭曲式(MTN)及垂直排列式(VA)。图2A和图2B为本专利技术在像素50中具有两个子像素5002及5004的示意图,在区域12及14中的每一像素中可分割不同形状、尺寸、色彩表现的子像素,如图2A所示,子像素5004被子像素5002包围,如图2B所示,子像素5002与5004并排。图3A、3B、3C和3D为基板18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在一子像素中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为透射式,图3B为在一子像素中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为反射式,图3C为在一子像素中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为部分反射及部分透射式,表一为区域12或区域14的像素中具有两子像素6002及6004在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在同一像素中,若子像素6002在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为透射式,则子像素6004在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可为透射式、反射式或部分反射及部分透射式,本专利技术先将面板分割成至少两个区域,再将每个区域中像素分成至少一个子像素,最后设计每一子像素在基板18上的结构,其可设计成不同结构,如透射式、反射式或部分反射及部分透射式。图3D为在一子像素中基板18上的结构可区分成多个区域,且依照每一区域在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不同的透射或反射率,在每一像素中的子像素,亦可在基板18上的结构设计不同的透射或反射率。 表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LCD的薄膜晶体管阵列的示意图,一薄膜晶体管控制一子像素所对应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转动,例如,薄膜晶体管100及102分别控制具有不同结构的子像素104及106所对应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转动,一信号控制单元108连接每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以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开关。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双面显示图像的显示器,如图4所示,依照像素分成至少一个子像素,在每一区域将薄膜晶体管分成至少一组薄膜晶体管阵列,图4为以两组薄膜晶体管阵列为例,两组薄膜晶体管阵列分别控制对应子像素的液晶分子转动,以在LCD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同时显示图像,数据控制器110及112经由储存显示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取得图像数据,以提供LCD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显示图像,在数据控制器110及112分别连接两组薄膜晶体管阵列时,显示器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可显示不同图像,本专利技术亦可仅使用单一的数据控制器连接两组薄膜晶体管阵列,此时,显示器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显示相同图像。图5A和图5B为本专利技术薄膜晶体管的设计示意图,如图5A所示,显示器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图像显示所述的显示器,至少包括:第一及第二图像显示区域,具有不尽相同的图像显示模式;第一及第二像素阵列、第一及第二驱动阵列;其中,各驱动阵列可用以操控该显示器的各图像显示区域的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达
申请(专利权)人:鸿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