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30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包括装置外壳和移动箱,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口。该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工作人员可以将治疗仪放置在移动板的上方,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开启,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带动移动板的升降,进而实现移动板高度的调节,在单独使用治疗仪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把手直接拎动装置移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三个转动轴可以带动扇叶转动,此时冷空气从进风槽中吸入从散热槽中排出,实现装置的高效散热功能,有效避免装置因温度过高而造成装置的损坏,整体设计合理,便于携带和使用。于携带和使用。于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治疗仪
,具体为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功能康复的治疗中,电刺激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项应用20

50Hz低频电流通过电极刺激特定肌肉群使其抽搐或者收缩,继而达到“功能”修复的技术,主要作用是控制目标肌肉群的神经,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自主肌肉控制,并且减少痉挛。
[0003]但是现有大多数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和携带,也不能实现装置和移动装置的相互配合,且移动装置也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实用性较差,装置整体操作较为繁琐,且现有大多数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内部没有设置有多个散热装置,散热效果较差,常常有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装置损坏的问题,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大多数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和携带,也不能实现装置和移动装置的相互配合,且移动装置也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实用性较差,装置整体操作较为繁琐,且现有大多数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内部没有设置有多个散热装置,散热效果较差,常常有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装置损坏的问题,不便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包括装置外壳和移动箱,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口,所述装置外壳左右两侧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开设有散热槽,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面上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器,所述装置外壳上端面的后侧设置有把手,所述装置外壳的后端面设置有进风槽,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所述安装块一远离装置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移动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二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移动板上端面的前侧开设有手抓槽,所述内壳的内部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内箱的连接部分设置有固定块三,所述控制器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移动板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块、第二升降块和第三升降块,所述第一升降块与第三升降块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滑动套筒,所述第二升降快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面开设有三个滑槽,所述固定杆中间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固定杆两侧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移动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与固定杆为滑动连接,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轴与安装块二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轮对称分布在移动箱的四角。
[0007]优选的,所述信号接口等间距设置有三个,所述信号接口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一、第一驱动电机、转动轴和扇叶均设置有三个,所述进风槽贯穿于装置外壳,所述进风槽呈等间距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槽贯穿于装置外壳,所述散热槽等间距分布在装置外壳的外侧,所述散热槽对称分布在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贯穿于滑动套筒,所述丝杆贯穿于螺纹套筒,所述导向杆与滑动套筒为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螺纹套筒为螺纹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在使用整体装置的过程中,当需要在室内使用装置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治疗仪放置在移动板的上方,当需要调节移动板的高度时,工作可以通过显示器开启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开启,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可以将动力传输至螺纹套筒上,螺纹套筒可以将动力传输至第二升降块上,第二升降块可以带动移动板的升降,进而实现移动板高度的调节,进而实现治疗仪文体的升降;
[0013]2、该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在单独使用治疗仪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直接拎动装置移动,将装置接入外部电源,通过显示器开启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的开启,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三个转动轴可以带动扇叶转动,此时冷空气从进风槽中吸入从散热槽中排出,进而实现装置的高效散热功能,有效避免装置因温度过高而造成装置的损坏,整体设计合理,便于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移动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装置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装置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丝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滑动套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装置外壳;2、散热槽;3、第一安装槽;4、第二安装槽;5、信号接口;6、控制开关;7、显示器;8、把手;9、进风槽;10、安装块一; 11、第一驱动电机;12、转动轴;13、扇叶;14、内壳;15、移动板;16、固定杆;17、移动箱;18、安装块二;19、连接轴;20、万向轮;21、手抓槽;22、内箱;23、固定块三;24、减震弹簧;25、控制器;26、滑槽;27、第一升降块;28、第二升降块;29、第三升降块;30、滑动套筒;31、螺纹套筒;32、导向杆;33、丝杆;34、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包括装置外壳1和移动箱17,装置外壳1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第一安装槽3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口5,装置外壳1左右两侧第二安装槽4,第二安装槽4的内部开设有散热槽2,装置外壳1的前端面上侧设置有控制开关6,装置外壳1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器7,装置外壳 1上端面的后侧设置有把手8,装置外壳1的后端面设置有进风槽9,装置外壳1内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10,安装块一10远离装置外壳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轴 12,转动轴1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13,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 14,移动箱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康复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包括装置外壳(1)和移动箱(17),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所述第一安装槽(3)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口(5),所述装置外壳(1)左右两侧第二安装槽(4),所述第二安装槽(4)的内部开设有散热槽(2),所述装置外壳(1)的前端面上侧设置有控制开关(6),所述装置外壳(1)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器(7),所述装置外壳(1)上端面的后侧设置有把手(8),所述装置外壳(1)的后端面设置有进风槽(9),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10),所述安装块一(10)远离装置外壳(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扇叶(13),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壳(14),所述移动箱(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15),所述移动箱(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18),所述安装块二(1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9),所述连接轴(19)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0),所述移动板(15)上端面的前侧开设有手抓槽(21),所述内壳(14)的内部设置有内箱(22),所述内箱(2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5),所述控制器(25)与内箱(22)的连接部分设置有固定块三(23),所述控制器(25)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24),所述移动板(15)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块(27)、第二升降块(28)和第三升降块(29),所述第一升降块(27)与第三升降块(29)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朗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