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504 A1、US 2015/0 159 635 A1、EP 2 798 134 A1、WO 2013/097866 A1、WO 2018/172386 A1。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风能设备塔部段的钢塔环区段、一种风能设备塔部段、一种风能设备塔和一种风能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制造钢塔环区段和风能设备塔部段的方法,其减少或克服所提到的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尤其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实现风能设备塔的更高的强度和/或更易于安装的构成和/或重量减轻的构成。
[0011]根据第一方面,上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风能设备塔部段的钢塔环区段来实现,所述钢塔环区段包括:第一外壳区段,其具有区段高度、在区段环周方向上的区段长度、第一区段厚度和第一水平接合侧,其中第一外壳区段在邻接于第一水平接合侧的区域中具有第一加厚厚度,并且第一加厚厚度大于第一区段厚度,其中第一加厚区域具有第一留空部,其中第一留空部与第一水平接合侧间隔开地设置,并且其中第一贯通口从第一留空部引导至第一水平接合侧。
[0012]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风能设备塔部段的钢塔环区段,包括:
‑
第一外壳区段,所述第一外壳区段具有:ο区段高度,ο在区段环周方向上的区段长度,ο第一区段厚度,和ο第一水平接合侧,
‑
其中所述第一外壳区段在邻接所述第一水平接合侧的区域中具有第一加厚区域,其中ο所述第一加厚区域具有第一加厚厚度,并且ο所述第一加厚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区段厚度,
‑
其中所述第一加厚区域具有第一留空部,其中所述第一留空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接合侧间隔开地设置,并且
‑
其中第一贯通口从所述第一留空部引导至所述第一水平接合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环区段,其中
‑
所述第一贯通口具有基本上平行于区段高度定向的贯通轴线。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钢塔环区段,其中
‑
所述第一留空部在所述第一区段厚度的方向上完全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加厚区域。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钢塔环区段,其中
‑
所述第一留空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水平接合侧的第一固定侧具有平坦的面,其中优选地,所述平坦的面邻接于所述贯通口,和/或
‑
所述第一固定侧凹状地构成,并且优选能够在所述第一固定侧上设置有具有凸状的支承侧的横向栓,和/或
‑
所述第一固定侧沟道状地构成,其中沟道底部在所述第一加厚厚度的方向上定向,并且正交于所述第一加厚厚度的方向的横截面半圆形地构成,并且优选地,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的横向栓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侧上。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钢塔环区段,其中
‑
第一加厚区域具有第一过渡区域,其中在所述过渡区域中,外壳区段厚度从所述第一区段厚度朝向所述第一加厚厚度增加,优选连续增加。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钢塔环区段,其中
‑
从所述第一水平接合侧起,优选构成为盲孔的第一固定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厚区域中,所述第一固定开口的固定开口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贯通口的贯通轴线定向,和
‑
所述第一固定开口在区段环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贯通口错开地设置。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钢塔环区段,其中
‑
所述外壳区段正交于区段高度并且正交于区段环周方向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和
‑
所述第一加厚区域在径向方向上沿着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地取向的第二方向突出,并且
‑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厚区域以相同的突出长度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突出。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钢塔环区段,包括:
‑
多个第一贯通口和/或多个第一固定开口。9.一种风能设备塔部段,包括:
‑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第一钢塔环区段,
‑
第二钢塔环区段,ο所述第二钢塔环区段包括第二外壳区段,所述第二外壳区段具有区段高度、在区段环周方向上的区段长度、第二区段厚度和第二水平接合侧,ο其中所述第二外壳区段在邻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接合侧的区域中具有第二加厚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加厚区域具有第二加厚厚度,所述第二加厚厚度大于第二区段厚度,ο其中,从所述第二水平接合侧起,优选构成为盲孔的第二固定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厚区域中,
‑
其中所述第一钢塔环区段和所述第二钢塔环区段通过所述第一水平接合侧和所述第二水平接合侧接合在彼此上,使得所述第一贯通口和所述第二固定开口具有共同的贯通轴线,并且
‑
其中第一固定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贯通口和所述第二固定开口中,使得所述第一钢塔环区段和所述第二钢塔环区段彼此连接。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能设备塔部段,其中
‑
第二留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厚区域中,其中第二贯通口从所述第二留空部引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