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12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包括外引流管和内引流管,其中外引流管为单通道管,前端呈阿米巴螺旋状,头端管腔内设有单通道金属管段Ⅰ,内壁有内螺纹;内引流管为单通道引流管,前端管壁上设有侧孔,头端呈锥形,尾端管腔内设有单通道金属管段Ⅱ,外壁设有外螺纹,与金属管段Ⅰ的内螺纹吻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长度和直径的胆总管,可避免引流管置入过深引起的疼痛及胆汁引流不畅。过深引起的疼痛及胆汁引流不畅。过深引起的疼痛及胆汁引流不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鼻胆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微创医疗技术及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鼻胆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胆管狭窄、急性胰腺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ERCP操作的另一种常规技术。通过置入的鼻胆管引流胆汁,降低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通过观察胆汁性状及流量,判断胆管验证恢复程度;注入止血药物可降低术后胆道出血的发生率;胆囊切除术中经鼻胆管注入生理盐水,可判断胆囊管是否通畅,有无胆漏的发生;胆囊切除术后通过鼻胆管注入造影剂,可判断有无胆总管残留结石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
[0003]目前使用的鼻胆管包括单猪尾和襻式两种鼻胆引流管,单猪尾鼻胆引流管头端呈襻后具有良好的防移位作用,但是一般应用于肝内外胆管显著扩张的患者,如肝内外胆管无扩张,鼻胆引流管头端不仅不能呈襻,形成的弧形管容易压迫胆管壁导致术后疼痛,胆管溃疡、出血等并发症。襻式鼻胆引流管头端直线形、体部有两个60
°
角,与胆总管

十二指肠

胃窦角度一致,置入的鼻胆管成襻管段依靠管壁张力正好位固定在该部位,从而具达到预防鼻胆引流管移位的良好作用。襻管前端直线行管段长度固定为12cm,位于左右肝管

肝总管

胆总管内时,可起到最好的引流效果。但是临床中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年龄、性别、身高等患者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的长度不同。如果肝外胆管较短,在襻管的作用下,引流管头端往往置入到深部的肝内胆管,导致胆汁引流量极少,甚至无胆汁引出;2.正常左右肝管直径为3

6mm,肝内胆管随之越来越细,引流管头端置入的越深,对胆管壁的刺激越大,肝脏随着呼吸上下移动,容易出现右上腹疼痛症状;3.肝外胆管基本成直线,而肝内胆管容易成角。当角度过大时,直行的头端则不能进入肝内胆管,而顶在胆管壁上,在襻管的作用下,容易出现疼痛,甚至发生胆管壁溃疡、穿孔,导致引流管进入肝脏实质内,引起肝脓肿及出血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分体式鼻胆引流管。本技术主要通过将鼻胆引流管分为外引流管和内引流管,两者通过带螺纹的金属管段连接成一体,适用于各种直径及长度的肝内外胆管胆汁的引流,可根据肝外胆管的直径及长度选择适宜长度及直径的内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置入过深引起的疼痛及胆汁引流不畅。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包括:外引流管和内引流管,所述外引流管为单通道管,前端呈阿米巴螺旋状,头端管腔内设有单通道金属管段Ⅰ,所述金属管段Ⅰ的内壁设有内螺
纹;所述内引流管为单通道引流管,前端管壁上设有若干侧孔,头端呈锥形,尾端管腔内设有单通道金属管段Ⅱ,所述金属管段Ⅱ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
[0006]所述外引流管与所述内引流管通过所述金属管段Ⅱ拧入所述金属管段Ⅰ内,组成完整的鼻胆外引流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引流管的外径为7

10Fr,内径为5

8.5Fr,长度为2.5m;
[0008]所述金属管段Ⅰ的长度为3mm,位于所述外引流管内,头端与所述外引流管端部平齐,外径为5.5

9Fr,内径为5

8.5Fr,管壁内螺纹段的长度为3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引流管的外径为7Fr,内径为5Fr;所述金属管段Ⅰ外径为5.5Fr,内径为5Fr。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引流管的外径为8.5Fr,内径为7Fr;所述金属管段Ⅰ外径为7.5Fr,内径为7Fr。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引流管的外径为10Fr,内径为8.5Fr;所述金属管段Ⅰ外径为9Fr,内径为8.5Fr。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引流管的外径为7

10Fr,内径为5

8.5Fr,长度为6

12cm;所述金属管段Ⅱ的长度为6mm,管壁外长为3mm,外径为5

8.5Fr,内径为4.5

8Fr。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引流管的外径为7Fr,内径为5Fr,长度为6cm、8cm、10cm或12cm;所述金属管段Ⅱ的外径为5Fr,内径为4.5Fr。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引流管的外径为8.5Fr,内径为7Fr,长度为6cm、8cm、10cm或12cm;所述金属管段Ⅱ的外径为7Fr,内径为6.5Fr。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引流管的外径为10Fr,内径为8.5Fr,长度为6cm、8cm、10cm或12cm;所述金属管段Ⅱ的外径为8.5Fr,内径为8Fr。
[0016]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可应用于所用类型肝内外胆汁的引流,即适用于各种直径及长度的肝内外胆管胆汁的引流。
[0018]2、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鼻胆引流管,能根据肝外胆管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及直径的内引流管组成鼻胆管进行胆汁引流,避免引流管置入过深引起的胆汁引流不畅、疼痛、穿孔等并发症。
[0019]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微创医疗技术及手术器械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外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内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置入到胆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外引流管;11、金属管段Ⅰ;2、内引流管;21、头端;22、侧孔;23、金属管段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鼻胆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外引流管1和内引流管2,其中外引流管1为单通道管,前端呈阿米巴螺旋状,头端管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引流管(1)和内引流管(2),所述外引流管(1)为单通道管,前端呈阿米巴螺旋状,头端管腔内设有单通道金属管段Ⅰ(11),所述金属管段Ⅰ(1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引流管(2)为单通道引流管,前端管壁上设有若干侧孔(22),头端(21)呈锥形,尾端管腔内设有单通道金属管段Ⅱ(23),所述金属管段Ⅱ(23)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外引流管(1)与所述内引流管(2)通过所述金属管段Ⅱ(23)拧入所述金属管段Ⅰ(11)内,组成完整的鼻胆外引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管(1)的外径为7

10Fr,内径为5

8.5Fr,长度为2.5m;所述金属管段Ⅰ(11)的长度为3mm,位于所述外引流管(1)内,头端与所述外引流管(1)端部平齐,外径为5.5

9Fr,内径为5

8.5Fr,管壁内螺纹段的长度为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管(1)的外径为7Fr,内径为5Fr;所述金属管段Ⅰ(11)外径为5.5Fr,内径为5Fr。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鼻胆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管(1)的外径为8.5Fr,内径为7Fr;所述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美举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