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05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涉及美容整形技术领域,包括一号杆与二号杆,所述一号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二号杆的顶端铰接,所述一号杆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的右侧与二号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杆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弧形齿条板,所述二号杆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弧形齿条板。该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通过逆时针旋转二号齿轮,带动一号齿轮顺时针转动,使一号杆与二号杆撑开,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人为调节鼻子的立体角度,适用于将鼻子隆高,操作安全,配合定轴卡块装置,保证当不拉动推把时,弧形滑块会牢牢卡进单向弧形卡扣槽中,从而实现便捷将装置固定在鼻子内。从而实现便捷将装置固定在鼻子内。从而实现便捷将装置固定在鼻子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美容整形
,具体为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升,鼻整形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整形项目。鼻整形讲究完善鼻子与面部五官,乃至肤色、脸型之间的美学平衡,术前综合设计、精确测量,通过假体隆鼻、注射隆鼻等方法,矫正塌鼻梁、鹰钩鼻、朝天鼻等多种鼻部缺陷。
[0003]常用鼻整形方法通常是把诸如硅胴之类的外来物质插入鼻梁中,这种鼻整形手术既昂贵又痛苦,还会引发诸如发炎疼痛之类的副作用,或者是采用隆鼻器等医疗器械对人的鼻子进行修复再塑,但现有的鼻整形立体塑形装置不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人为调节鼻子的立体角度,使用佩戴后若想再增大鼻子的立体感只能更换新的鼻整形立体塑形装置,不能重复利用,比较浪费材料资源,而且装置也容易从鼻子滑落,不能够很好的从内部对鼻骨架施加矫正力,影响鼻整形立体塑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解决了鼻整形立体塑形装置不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调节装置立体角度,不能重复利用,鼻整形装置容易滑落,不能很好施加力度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包括一号杆与二号杆,所述一号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二号杆的顶端铰接,所述一号杆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的右侧与二号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杆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弧形齿条板,所述二号杆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弧形齿条板,所述一号杆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板,所述一号伸缩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伸缩板,所述二号伸缩板的右侧与二号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齿轮旋钮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装置包括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木板,所述一号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木杆,所述一号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木板,所述二号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木杆。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伸缩板的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板与二号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齿轮旋钮装置包括定轴卡块装置,所述定轴卡块装置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的靠近定轴卡块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单向弧形卡扣槽。
[0011]优选的,所述定轴卡块装置包括定轴与卡块外壳,所述卡块外壳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所述三号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的底部固定连
接有推把。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通过逆时针旋转二号齿轮,带动一号齿轮顺时针转动,使一号弧形齿条板与二号弧形齿条板向上滚动,进而使一号杆向左侧运动,二号杆向右侧运动,可以让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人为调节鼻子的立体角度,适用于将鼻子隆高,操作安全,能很好的掌握施加力度。
[0015](2)该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设置定轴卡块装置,保证了当不拉动推把时,推把顶部的弧形滑块会牢牢卡进二号齿轮的内侧开设的单向弧形卡扣槽中,从而实现便捷的将装置固定在鼻子内的功能,而且鼻整形立体塑形装置不会从鼻孔掉落,能够实现鼻子的矫正固定,当要拆卸装置时,只需要向下拉动推把,使弧形滑块向下移动,弧形滑块从单向弧形卡扣槽中脱离,配合一号弹簧与二号弹簧的复位功能,一号杆与二号杆就会自动回位,就可以实现装置的拆卸与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弹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号伸缩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齿轮旋钮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定轴卡块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一号杆、2二号杆、3转轴、4弹簧装置、5一号弧形齿条板、6二号弧形齿条板、7一号伸缩板、8支撑板、9二号伸缩板、10一号齿轮、11齿轮旋钮装置、401一号弹簧、402一号木板、403一号木杆、404二号木板、405二号木杆、701滑块、702滑板、703二号弹簧、111定轴卡块装置、112二号齿轮、113单向弧形卡扣槽、1110定轴、1111卡块外壳、1112三号弹簧、1113弧形滑块、1114推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包括一号杆1与二号杆2,通过改变一号杆1与二号杆2撑开的角度大小来改变鼻子的高度,一号杆1的顶端通过转轴3与二号杆2的顶端铰接,一号杆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装置4,弹簧装置4包括一号弹簧401,一号弹簧4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木板402,一号木板4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木杆403,一号弹簧4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木板404,二号木板40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二号木杆405,当要减小鼻子的高度或拆卸装置时,通过一号弹簧401的复位功能来实现,弹簧装置4的右侧与二号杆2的左侧固定连接,弹簧装置4复位时会拉动一号杆1与二号杆2向内侧运动,使拆卸装置变的快捷安全简单,一号杆1的右侧中部
固定连接有一号弧形齿条板5,二号杆2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弧形齿条板6,通过一号弧形齿条板5与二号弧形齿条板6的移动来带动一号杆1与二号杆2的移动,一号杆1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板7,一号伸缩板7的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块701,滑块7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板702与二号弹簧703,当要减小鼻子的高度或拆卸装置时,通过二号弹簧703与二号伸缩板9内部弹簧的复位功能来实现,一号伸缩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伸缩板9,二号伸缩板9的右侧与二号杆2的左侧固定连接,支撑板8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10、齿轮旋钮装置11,齿轮旋钮装置11包括定轴卡块装置111,设置定轴卡块装置111,保证了当不拉动推把1114时,推把1114顶部的弧形滑块1113会牢牢卡进二号齿轮10的内侧开设的单向弧形卡扣槽113中,从而实现便捷的将装置固定在鼻子内的功能,而且鼻整形立体塑形装置不会从鼻孔掉落,能够实现鼻子的矫正固定,定轴卡块装置111包括定轴1110与卡块外壳1111,卡块外壳111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1112,三号弹簧1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包括一号杆(1)与二号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杆(1)的顶端通过转轴(3)与二号杆(2)的顶端铰接,所述一号杆(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装置(4),所述弹簧装置(4)的右侧与二号杆(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杆(1)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弧形齿条板(5),所述二号杆(2)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弧形齿条板(6),所述一号杆(1)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板(7),所述一号伸缩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伸缩板(9),所述二号伸缩板(9)的右侧与二号杆(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10)、齿轮旋钮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4)包括一号弹簧(401),所述一号弹簧(4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木板(402),所述一号木板(4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木杆(403),所述一号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房徐佳明沈培兴同刚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苏王医疗美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