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萃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02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6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包括壳体、电机、伸缩板、电动伸缩杆、底板、泵机和滤网;壳体的下端设有底盖,固定管竖直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内管滑动设置在固定管的内部;壳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横板,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在横板的上端;固定板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固定板的内部竖直设置挡板,伸缩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电机设置在固定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转轴;转轴的顶部设有刷球,转轴的侧面还设有第二限位块,内管的内部设有上下两组第一限位块;底板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泵机设置在底板上,泵机的输入端设有抽气管,滤网水平设置在底盖的内部,壳体上设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灵活性,且使用时患者舒适度高。者舒适度高。者舒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耳部手术前,需要对耳道进行相应的清洁护理操作,尤其对患化脓性中耳炎,慢性耳炎的患者,耳道内的分泌物很多,使患者非常痛苦,为排除其中的分泌物,必须有相应的吸引器。
[0003]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耳道吸引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使用。但现有的吸引器或结构复杂,造价高,并且操作不方便,并且大部分吸引器前端的清理头偏硬,在耳内动作时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并且进行更换或者清洗时不方便,同时现有的耳道吸引器无法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深度的耳道进行适应性调节,插入耳道可能过深导致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能够自动控制刷头伸入耳道内部的深度,因人而异,使用方便,并且在清洗过程中刷头在耳内柔性转动,不会使患者产生疼痛感;同时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包括壳体、固定管、内管、电机、固定板、伸缩板、电动伸缩杆、底板、泵机和滤网;
[0008]壳体的下端设有底盖,底盖与壳体螺纹连接;固定管竖直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内管滑动设置在固定管的内部;壳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横板,横板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在横板的上端,且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与横板固定连接;
[0009]固定板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固定板的下端与电动伸缩杆的伸长端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内部竖直设置挡板,伸缩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伸缩板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连接;电机设置在固定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转轴,转轴的顶部向上插入内管的内部;转轴的顶部设有刷球,转轴的侧面还设有第二限位块,内管的内部设有上下两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位于两组第一限位块之间;
[0010]底板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底板位于横板的下方,泵机设置在底板上,泵机的输入端设有抽气管,抽气管的另一端向上插入内管的内部,泵机的输出端设有出气管;底盖的内部设有固定块,滤网水平设置在底盖的内部,且滤网位于固定块与壳体的底部之间并与二者接触;滤网上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出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进气口插接,壳体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进气口插接。
[0011]优选的,底盖的底部固定设置底座,且底座的底部为吸盘。
[0012]优选的,壳体的上端设有海绵垫圈,且海绵垫圈的高度高于壳体的上底面。
[0013]优选的,壳体的内部水平设置固定杆,转轴与固定杆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壳体的两侧设有防滑块。
[0015]优选的,壳体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电机、电动伸缩杆和泵机。
[0016]优选的,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开关,电动伸缩杆开关为滑动式开关,电动伸缩杆开关控制连接电动伸缩杆。
[0017]优选的,固定管和内管的侧面均设有进气孔。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增加了可伸缩的内管结构,利用向上移动的转轴适当的推动内管向外延伸,内管在耳道内部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患者头部偏移时刷头偏位导致患者不适;增加了电动伸缩杆开关,通过调节电动伸缩杆开关可实时控制刷头伸入耳道内部的深度;增加了底部的可拆卸的滤网与吸尘结构,利用泵机将耳道内部的污物吸收,并将其导入底盖内部,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的剖视图(主视)。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1、壳体;2、底盖;3、底座;4、海绵垫圈;5、固定管;6、内管;7、电机;8、转轴;9、固定杆;10、刷球;11、第一限位块;12、第二限位块;13、固定板;14、挡板;15、伸缩板;16、弹簧;17、横板;18、电动伸缩杆;19、底板;20、泵机;21、抽气管;22、出气管;23、排气管;24、滤网;25、固定块;26、第一连接管;27、第二连接管;28、防滑块;29、电源开关;30、电动伸缩杆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包括壳体1、固定管5、内管6、电机7、固定板13、伸缩板15、电动伸缩杆18、底板19、泵机20和滤网24;
[0027]壳体1的下端设有底盖2,底盖2与壳体1螺纹连接;固定管5竖直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内管6滑动设置在固定管5的内部;壳体1的内部水平设置横板17,横板17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8竖直设置在横板17的上端,且电动伸缩杆18的底部与横板17固定连接;
[0028]固定板13水平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固定板13的下端与电动伸缩杆18的伸长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3的内部竖直设置挡板14,伸缩板15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3的两侧,伸缩板15的内部设有弹簧16,弹簧16的另一端与挡板14连接;电机7设置在固定板13上,电机7的输
出端上设有转轴8,转轴8的顶部向上插入内管6的内部;转轴8的顶部设有刷球10,转轴8的侧面还设有第二限位块12,内管6的内部设有上下两组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位于两组第一限位块11之间;
[0029]底板19水平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底板19位于横板17的下方,泵机20设置在底板19上,泵机20的输入端设有抽气管21,抽气管21的另一端向上插入内管6的内部,泵机20的输出端设有出气管22;底盖2的内部设有固定块25,滤网24水平设置在底盖2的内部,且滤网位于固定块25与壳体1的底部之间并与二者接触;滤网24上设有第一连接管26和第二连接管27,出气管2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管26的进气口插接,壳体1上设有排气管23,排气管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管27的进气口插接。
[003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盖2的底部固定设置底座3,且底座3的底部为吸盘,方便使用者摆放本装置。
[00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上端设有海绵垫圈4,且海绵垫圈的高度高于壳体1的上底面,海绵垫圈使人体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耳道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固定管(5)、内管(6)、电机(7)、固定板(13)、伸缩板(15)、电动伸缩杆(18)、底板(19)、泵机(20)和滤网(24);壳体(1)的下端设有底盖(2),底盖(2)与壳体(1)螺纹连接;固定管(5)竖直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内管(6)滑动设置在固定管(5)的内部;壳体(1)的内部水平设置横板(17),横板(17)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8)竖直设置在横板(17)的上端,且电动伸缩杆(18)的底部与横板(17)固定连接;固定板(13)水平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固定板(13)的下端与电动伸缩杆(18)的伸长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3)的内部竖直设置挡板(14),伸缩板(15)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3)的两侧,伸缩板(15)的内部设有弹簧(16),弹簧(16)的另一端与挡板(14)连接;电机(7)设置在固定板(13)上,电机(7)的输出端上设有转轴(8),转轴(8)的顶部向上插入内管(6)的内部;转轴(8)的顶部设有刷球(10),转轴(8)的侧面还设有第二限位块(12),内管(6)的内部设有上下两组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位于两组第一限位块(11)之间;底板(19)水平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底板(19)位于横板(17)的下方,泵机(20)设置在底板(19)上,泵机(20)的输入端设有抽气管(21),抽气管(21)的另一端向上插入内管(6)的内部,泵机(20)的输出端设有出气管(22);底盖(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萃查牛贵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