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650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为圆罩形结构,且电极头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连接有调节管中间的底部,且调节管与固定套筒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管的侧壁为波形结构,且调节管的两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电极头上半段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起,且该环形凸起的结构和所述环形槽的结构相匹配,所述固定套筒内壁上的环形槽上下分布有多个。该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采用电极头、固定套筒和调节管等结构设计,使得电极头既能够吸气也能够排气,从而可在拔开电极头时,先消除吸引力,让患者皮肤不会被拉扯而引起疼痛,更加舒适。更加舒适。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心电图检测
,具体为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与肢体相连的肢体导联和与胸部相连的胸导联。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
[0003]心电图胸导联检测时,需要将电极头吸附在胸口皮肤上,让电极头保持稳定,但是检测完成后,将电极头从皮肤上拔下时,由于吸力较大,会引起患者疼痛,十分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为圆罩形结构,且电极头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连接有调节管中间的底部,且调节管与固定套筒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管的侧壁为波形结构,且调节管的两端为封闭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电极头上半段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起,且该环形凸起的结构和所述环形槽的结构相匹配。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内壁上的环形槽上下分布有多个。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管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支撑片,且调节管两端的支撑片分别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支撑筒的两端,支撑筒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电极头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架、支撑筒和电极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支撑筒的两端分别插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支撑筒为滑动连接,并且支撑筒两端的支撑杆分别与调节管两端的支撑片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采用电极头、固定套筒和调节管等结构设计,使得电极头既能够吸气也能够排气,从而可在拔开电极头时,先消除吸引力,让患者皮肤不会被拉扯而引起疼痛,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正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电极头和固定套筒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支撑筒侧视图。
[0015]图中:1、电极头,2、固定套筒,3、支撑片,4、支撑杆,5、调节管,6、压缩弹簧,7、支
架,8、支撑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包括电极头1,电极头1为圆罩形结构,该结构能够像吸盘一样吸附在患者胸部皮肤上,保持检测时的稳定性,且电极头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套筒2,此处两者通过卡合和胶合两种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固定套筒2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电极头1上半段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起,且该环形凸起的结构和环形槽的结构相匹配,该结构使得电极头1和固定套筒2能够稳定的卡在一起,保持稳固,固定套筒2内壁上的环形槽上下分布有多个,此处环形槽的数量如图1中所示,该结构使得电极头1和固定套筒2能够形成多点卡合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电极头1和固定套筒2连接后的稳定性,防止脱落,可延长使用寿命,固定套筒2的顶部连接有调节管5中间的底部,调节管5采用软胶材质,且调节管5与固定套筒2为一体结构,该结构连接稳定,且密封性好,调节管5的侧壁为波形结构,且调节管5的两端为封闭结构,此结构使得调节管5能够伸缩形变,具有弹性复位性能,从而能够在需要拔开电极头1时,先将调节管5按压,使得电极头1排气,消除吸引力,让患者皮肤不会被拉扯而引起疼痛,更加舒适,调节管5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支撑片3,此处两者通过胶合固定,且调节管5两端的支撑片3分别通过压缩弹簧6连接有支撑筒8的两端,支撑筒8的底部通过支架7与电极头1固定连接,此结构使得调节管5的两端能够分别得到压缩弹簧6的支撑,让调节管5的弹性复位性能更加稳定,支架7、支撑筒8和电极头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该连接方式更加稳定,且使得调节管5得到支撑,防止调节管5受外力扭曲而断裂,支撑筒8的中间为空心结构,且支撑筒8的两端分别插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与支撑筒8为滑动连接,并且支撑筒8两端的支撑杆4分别与调节管5两端的支撑片3固定连接,支撑杆4的端部与支撑片3焊接,该结构使得压缩弹簧6的伸缩形变得到限制和导向,让压缩弹簧6不会歪斜变形,更加稳定。
[001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调节管5为两端封闭的波形结构,可将调节管5按压,使得调节管5的内腔空间减小,此时将电极头1罩在待检测者胸口皮肤上,按压贴紧,再松开调节管5,调节管5在自身波形结构和压缩弹簧6的弹性作用下,能够自动回复原位,其内部形成负压状态,从而使得电极头1能够将待检测者胸口皮肤吸住,保持检测时的稳定性,而当需要拔开电极头1时,再按压调节管5,调节管5内腔减小,使得其中气体从电极头1排出,先消除了吸引力,从而让患者皮肤不会被拔开电极头1时的拉扯造成疼痛,更加舒适,这就是该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的工作原理。
[00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包括电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1)为圆罩形结构,且电极头(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套筒(2),所述固定套筒(2)的顶部连接有调节管(5)中间的底部,且调节管(5)与固定套筒(2)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管(5)的侧壁为波形结构,且调节管(5)的两端为封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2)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电极头(1)上半段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起,且该环形凸起的结构和所述环形槽的结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固定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2)内壁上的环形槽上下分布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桂柳周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