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61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包括样煤罐、脱气模块、充气模块、恒压解吸模块、恒温循环模块和恒压调节模块,所述样煤罐外设有所述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一恒温调节模块,样煤罐与所述脱气模块和充气模块连通,样煤罐通过输气管与恒压解吸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与所述恒压调节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外设有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二恒温调节模块,第一恒温调节模块与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恒压调节模块和恒温循环模块改变瓦斯解吸的压力和温度,能够较准确的模拟井下的瓦斯解吸环境,能够更好的对瓦斯解吸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斯解吸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斯解吸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设备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煤矿瓦斯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煤作为一种天然的多孔介质,常富含有瓦斯气体。赋存稳定的瓦斯气体受到煤层开采卸压扰动的影响后,往往伴随着解吸扩散,煤层瓦斯含量作为煤层瓦斯基本参数之一,对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及制定针对性的防突设计及防突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多采用煤矿井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法,现用的解吸测定方法多通过等温常压环境下进行测定,然而井下压力与温度环境与测定环境不相吻合,不能反应瓦斯解吸的实际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通过恒压调节模块和恒温循环模块改变瓦斯解吸的压力和温度,能够较准确的模拟井下的瓦斯解吸环境,能够更好的对瓦斯解吸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包括样煤罐、脱气模块、充气模块、恒压解吸模块、恒温循环模块和恒压调节模块,所述样煤罐外设有所述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一恒温调节模块,样煤罐与所述脱气模块和充气模块连通,样煤罐通过输气管与恒压解吸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与所述恒压调节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外设有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二恒温调节模块,第一恒温调节模块与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样煤罐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内胆,内胆与外壳之间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内设有螺旋管道,外壳上设有与螺旋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内胆上设有第一压力表,内胆上设有物料进口。
[0006]优选的,所述内胆上还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阀门,输气管上设有与所述脱气模块和充气模块连通的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恒压解吸模块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脱气模块包括真空泵,真空泵上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上设有阀门,抽气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的第二三通阀。
[0008]优选的,所述充气模块包括煤气管,煤气罐上设有放气阀,放气阀上设有煤气输气管,煤气输气管一端设有第一缓冲罐,煤气输气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煤气输气管与所述第二三通阀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恒压解吸模块包括恒压解吸装置和解吸测量装置,所述恒压解吸装置包括恒压罐,恒压罐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设有挡板,恒压罐上设有第三压力表,上罐体上设有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通过输液管与所述上罐体连通,压力调节器内设有增压器,恒压罐包括恒压罐壳和恒压内胆,恒压罐壳和恒压内胆之间设有
冷却液和螺旋管,横压罐壳上设有与所述螺旋管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输液管与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连通,恒压内胆内设有与所述样煤罐连通的橡胶管道,橡胶管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解吸测量装置连通用的解吸管,下罐体与所述恒压调节模块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恒压调节模块包括氦气罐,氦气罐上设有氦气放气阀,氦气罐通过输气管与所述恒压解吸装置连通,输气管上设有第二缓冲罐,输气管上设有第四压力表。
[0011]优选的,所述恒温循环模块包括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和第二恒温调节模块,第一恒温调节模块和第二恒温调节模块包括冷却源和控制装置,冷却源的出液口经过输液管与所述样煤罐连通,样煤罐出水口经过输液管进入第三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一端通过输液管与冷却源的进水口连通,第三三通阀一端通过输液管与所述恒压解吸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恒压解吸装置的出水口经过输液管进入第二恒温调节模块的冷却源进水口,第二恒温调节模块出水口经过输液管进入第四三通阀,第四三通阀一端通过循环泵与所述第一恒温调节模块连通,第四三通阀一端通过输液管与所述恒压解吸装置的进水口输液管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恒压解吸模块、恒温循环模块和恒压调节模块对瓦斯解吸环境进行控制,然后通过解吸测量装置对解吸量进行测定,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恒温调节模块调节样煤罐和恒压解吸装置中的温度,对解吸环境温度进行控制,然后通过真空泵和煤气罐对样煤罐的压力进行调节,通过恒压调节模块和压力调节器对恒压解吸装置17中的压力进行调节,恒压解吸装置17上罐体中充满液体,下罐体中充满气体,液体压力随着深度的加大而变大,使得上下压力不相同,气体压力在气体内部各个部分都相同避免了压力不同高度之间的压力差对实验数据的影响,同时恒温调节模块可以对样煤罐和恒压解吸装置下罐体的温度进行调节,能为瓦斯解吸环境提供相同或不同的温度环境。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14]图中:煤气罐1、放气阀2、真空泵3、第一缓冲罐4、氦气罐5、氦气放气阀6、第二缓冲罐7、煤气输气管8、抽气管9、样煤罐10、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1、第二三通阀12、第一压力表13、循环泵14、第三三通阀15、解吸测量装置16、恒压解吸装置17、解吸管19、压力调节器20、第二恒温调节模块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包括样煤罐10、脱气模块、充气模块、恒压解吸模块、恒温循环模块和恒压调节模块,样煤罐10外设有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1,样煤罐10与脱气模块和充气模块连通,样煤罐10通过输气管与恒压解吸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与恒压调节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外设有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二恒温调节模块21,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1与第二恒温调节模块21连通。
[0018]样煤罐10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内胆,内胆与外壳之间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内设
有螺旋管道,外壳上设有与螺旋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内胆上设有第一压力表13,内胆上设有物料进口。
[0019]内胆上还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阀门,输气管上设有与脱气模块和充气模块连通的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一端与恒压解吸模块连通。
[0020]脱气模块包括真空泵3,真空泵3上设有抽气管9,抽气管9上设有阀门,抽气管9上设有与第一三通阀连通的第二三通阀12。
[0021]充气模块包括煤气罐1,煤气罐1上设有放气阀2,放气阀2上设有煤气输气管8,煤气输气管8一端设有第一缓冲罐4,煤气输气管8上设有第二压力表,煤气输气管8与第二三通阀12连通。
[0022]恒压解吸模块包括恒压解吸装置17和解吸测量装置16,恒压解吸装置17包括恒压罐,恒压罐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设有挡板,恒压罐上设有第三压力表,上罐体上设有压力调节器20,压力调节器20通过输液管与上罐体连通,压力调节器20内设有增压器,恒压罐包括恒压罐壳和恒压内胆,恒压罐壳和恒压内胆之间设有冷却液和螺旋管,横压罐壳上设有与螺旋管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输液管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包括样煤罐(10)、脱气模块、充气模块、恒压解吸模块、恒温循环模块和恒压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样煤罐(10)外设有所述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1),样煤罐(10)与所述脱气模块和充气模块连通,样煤罐(10)通过输气管与恒压解吸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与所述恒压调节模块连通,恒压解吸模块外设有恒温循环模块的第二恒温调节模块(21),第一恒温调节模块(11)与所述第二恒温调节模块(2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煤罐(10)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内胆,内胆与外壳之间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内设有螺旋管道,外壳上设有与螺旋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内胆上设有第一压力表(13),内胆上设有物料进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还设有输气管,输气管上设有阀门,输气管上设有与所述脱气模块和充气模块连通的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恒压解吸模块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模块包括真空泵(3),真空泵(3)上设有抽气管(9),抽气管(9)上设有阀门,抽气管(9)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的第二三通阀(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模块包括煤气管(1),煤气罐(1)上设有放气阀(2),放气阀(2)上设有煤气输气管(8),煤气输气管(8)一端设有第一缓冲罐(4),煤气输气管(8)上设有第二压力表,煤气输气管(8)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瓦斯解吸恒压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解吸模块包括恒压解吸装置(17)和解吸测量装置(16),所述恒压解吸装置(17)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张帆陶云奇吴金刚周银波郭军杰荆永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