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859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台和支撑板,所述升降台设置呈圆台状,所述升降台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储系统技术领域。该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通过升降台、支撑板、滑槽、连接杆、第一通槽、第一活动孔、第二活动孔、升降机构、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的配合使用下,实现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不仅使得安装方便,也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解决了从而导致不能根据安装环境对太阳能光伏板安装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适用性的问题。而降低了适用性的问题。而降低了适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储系统
,具体为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储系统,又称太阳能光伏储能发电系统,是由光伏设备和储能设备组成的发电系统。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大于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0003]现有的在利用光能发电时,一般都采用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发电,太阳能光伏板从生产出来其样式就是统一不便的,即太阳能光伏板与固定架之间的角度是不可改变的,从而导致不能根据安装环境对太阳能光伏板安装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适用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解决了从而导致不能根据安装环境对太阳能光伏板安装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适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包括固定体、蓄电池组件和设置在固定体上的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固定体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体靠近太阳能光伏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腔相连通的穿孔,所述固定体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固定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000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台和支撑板,所述升降台设置呈圆台状,所述升降台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开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的内部均与连接杆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与穿孔的内部相适配,并且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所述支撑板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处于接触状态。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横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与升降台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横杆的外表
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之间啮合,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外表面与第一通槽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表面与第二通槽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与横杆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丝杆的顶端与固定腔腔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贯穿固定腔并延伸至固定体的外部,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臂、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支撑臂的正面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部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臂固定连接在固定体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固定连接在太阳能光伏板上,所述支撑臂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处于接触状态。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顶部均与固定腔腔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底部均与固定腔腔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的内部均与横杆的外表面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体的背面开设有安装腔,所述蓄电池组件位于安装腔内部,所述固定体的背面设置有箱门。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支撑臂靠近太阳能光伏板的一侧均呈弧形面,所述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沿着丝杆对称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互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外部调节:首先,通过转动转动盘,进而带动横杆在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之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利用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进而带动丝杆进行转动;
[0016]S2、限位上升:之后,利用第二通槽与第一限位板之间的作用,以及第三通槽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作用,实现对升降台进行限位作用,有效的防止升降台跟随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台进行上升;
[0017]S3、角度调节:然后,利用升降台的上升,升降台通过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与连接杆的配合在滑槽中滑动,进而升降台的斜面将支撑板从穿孔推向固定体外部,进而太阳能光伏板受力通过支撑杆在支撑臂上的通孔处转动,进而形成合适的角度,充分的利用太阳能,不仅使得安装方便,也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0018]S4、电能存储:之后,利用太阳能光伏板所得到的电能通过蓄电池组件进行存储,方便之后使用;
[0019]S5、排水:最后,在雨天时,雨水落在固定体上,而雨水则通过第一通槽705顺着固定体侧壁流下,防止雨水累积从穿孔渗入固定腔内部,给固定腔内部组件带来损坏。
[0020]优选的,所述S4中蓄电池组件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该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通过在,调节
机构包括升降台和支撑板,升降台设置呈圆台状,升降台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支撑板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内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支撑板的背面开设有第二活动孔,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的内部均与连接杆的外表面相适配,支撑板的外表面与穿孔的内部相适配,并且支撑板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升降台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台的顶部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支撑板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处于接触状态,通过升降台、支撑板、滑槽、连接杆、第一通槽、第一活动孔、第二活动孔、升降机构、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的配合使用下,实现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不仅使得安装方便,也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解决了从而导致不能根据安装环境对太阳能光伏板安装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适用性的问题。
[0024](2)、该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及其互换方法,通过在第一限位板的外表面与第一通槽的内部相适配,第二限位板的外表面与第二通槽的内部相适配,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与横杆活动连接,第一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包括固定体(1)、蓄电池组件(2)和设置在固定体(1)上的太阳能光伏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4),所述固定体(1)靠近太阳能光伏板(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腔(4)相连通的穿孔(5),所述固定体(1)与太阳能光伏板(3)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6),所述固定腔(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升降台(701)和支撑板(702),所述升降台(701)设置呈圆台状,所述升降台(701)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703),所述滑槽(7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4),所述支撑板(70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705),所述第一通槽(705)内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支撑板(702)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活动孔(706),所述支撑板(702)的背面开设有第二活动孔(707),所述第一活动孔(706)和第二活动孔(707)的内部均与连接杆(704)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支撑板(702)的外表面与穿孔(5)的内部相适配,并且所述支撑板(702)的外表面与滑槽(70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台(70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08),所述升降台(701)的顶部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709)和第三通槽(710),所述支撑板(702)与太阳能光伏板(3)之间处于接触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08)包括丝杆(708

1)、横杆(708

2)、第一限位板(708

3)和第二限位板(708

4),所述丝杆(708

1)的外表面与升降台(701)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丝杆(708

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08

5),所述横杆(708

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08

6),所述第一锥齿轮(708

5)和第二锥齿轮(708

6)的外表面之间啮合,所述第一限位板(708

3)的外表面与第一通槽(705)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板(708

4)的外表面与第二通槽(709)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板(708

3)和第二限位板(708

4)均与横杆(708

2)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708

1)的顶端与固定腔(4)腔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横杆(708

2)的两端均贯穿固定腔(4)并延伸至固定体(1)的外部,所述横杆(708

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支撑臂(61)、第一固定块(62)和第二固定块(63),所述支撑臂(61)的正面贯穿开设有通孔(64),所述第一固定块(62)和第二固定块(6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5),所述支撑杆(65)的外表面与通孔(64)的内部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新电源电网的换电站光充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军余彬陈炜徐国锋陈杰霍凯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