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4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拉绳窗帘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包括上梁、连接在上梁下端的可折叠帘体以及连接在可折叠帘体下端的下梁,上梁的内侧壁上依次连接有弹簧固件、弹簧、滑动座和固定座,弹簧固件和固定座固定在上梁上,滑动座滑动在上梁上设置的滑槽中,滑动座和弹簧固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传动装置结构繁多,导致造价昂贵,同时由于轮组较少,一旦弹簧弹力衰弱,将会导致窗帘难以回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省去了中梁,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同时减少了成本,通过设置三个轮组,提高了摩擦力,使得可折叠帘体更加稳定。使得可折叠帘体更加稳定。使得可折叠帘体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拉绳窗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窗帘的形态功能不断转变,传统的窗帘结构很多,常见的结构有手拉绳式,还有无拉绳式,手拉绳式窗帘结构其利用拉动拉绳来控制窗帘的开启和关闭,但是容易在手上产生拉痕,而且拉绳效率太低,影响开窗帘的效率。
[0003]无拉绳式窗帘结构其利用卷绳控制器的传动绳配合供收放绳绕设的活动座及固定座,使传动绳可与活动座及固定座所穿绕的收放绳相互形成连动,从而仅需配合手部推、拉下梁产生的力道即可改变收放绳于活动座上的松紧状态而连动传动绳,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状态,让使用者仅需以手部推拉下梁的力量即可任意调整帘体的展开或收合。
[0004]传统的无拉绳结构如中国专利CN 205445434 U公开了无拉绳帘体的传动装置,它包括包括一上梁、一中梁、一下梁及一连接于中梁与下梁之间的帘体,该上梁为U形断面,该中梁与该下梁分别固定连接于该可收合的帘体的上侧、下侧,该传动装置结构繁多,导致造价昂贵,同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轮组较少,依靠中梁和下梁的重力来实现窗帘的开启,然后依靠弹簧的弹力来回收,而且弹簧长期处于拉伸状态,很容易损坏弹簧,一旦弹簧弹力衰弱,将会导致窗帘难以回收。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传动装置结构繁多,导致造价昂贵,同时由于轮组较少,一旦弹簧弹力衰弱,将会导致窗帘难以回收的问题,本技术通过省去了中梁,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同时减少了成本,通过设置三个轮组,提高了摩擦力,使得可折叠帘体更加稳定。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包括上梁、连接在上梁下端的可折叠帘体以及连接在可折叠帘体下端的下梁,上梁的内侧壁上依次连接有弹簧固件、弹簧、滑动座和固定座,弹簧固件和固定座固定在上梁上,滑动座滑动在上梁上设置的滑槽中,滑动座和弹簧固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所述滑动座和固定座上均设置有平行分布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且滑动座和固定座上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通过绕线组相互连接,绕线组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绕线组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后分为两股细绳并依次穿过上梁上的通孔和可折叠帘体连接在下梁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的侧壁上连接有滑动翼,滑动翼滑动在上梁上设置的滑槽
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梁的下端和下梁的上端均设置有插槽,插槽上设置有条形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的半径依次减少,且滑动座和固定座上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对称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梁的下端设置有吊耳。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可折叠帘体的上下端均为硬质材料制成,且可折叠帘体的上端插接在上梁上设置的插槽中,可折叠帘体的下端插接在下梁上端设置的插槽中,且上梁和下梁的两端均设置有限制可折叠帘体左右移动的侧盖。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省去了中梁,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同时减少了成本。
[0019]2、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三个轮组,提高了绕线组的摩擦力,使得绕线组的摩擦力与弹簧的弹簧相互制衡,方便在外力的作用下打开和关闭可折叠帘体,即使弹簧作用力减弱,依靠绕线组的摩擦力,同样也能方便打开和关闭可折叠帘体,使得可折叠帘体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0020]3、方便安装和拆卸维修,通过在上梁的下端和下梁的上端均设置有插槽,插槽上设置有条形通孔,可折叠帘体的上下端均为硬质材料制成,且可折叠帘体的上端插接在上梁上设置的插槽中,可折叠帘体的下端插接在下梁上端设置的插槽中,且上梁和下梁的两端均设置有限制可折叠帘体左右移动的侧盖。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上梁1、可折叠帘体2、下梁3、弹簧固件4、弹簧5、滑动座6、固定座7、第一轮组8、第二轮组9、第三轮组10、绕线组11、侧盖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照附图1

2,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包括上梁1、连接在上梁1下端的可折叠帘体2以及连接在可折叠帘体2下端的下梁3,上梁1的内侧壁上依次连接有弹簧固件4、弹簧5、滑动座6和固定座7,弹簧固件4和固定座7固定在上梁1上,滑动座6滑动在上梁1上设置的滑槽中,滑动座6和弹簧固件4通过弹簧5相互连接,所述滑动座6和固定座7上均设置有平行分布的第一轮组8、第二轮组9和第三轮组10,且滑动座6和固定座7上的第一轮组8、第二轮组9和第三轮组10通过绕线组11相互连接,绕线组1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7上,绕线组1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轮组8、第二轮组9和第三轮组10后分为两股细绳并依次穿过上梁1上的通孔
和可折叠帘体2连接在下梁3上。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中梁,结构简单,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同时减少了成本,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轮组8、第二轮组9和第三轮组10三个轮组,提高了绕线组11的摩擦力,使得绕线组11的摩擦力与弹簧5的弹簧相互制衡,方便在外力的作用下打开和关闭可折叠帘体2,即使弹簧作用力减弱,依靠绕线组11的摩擦力,同样也能方便打开和关闭可折叠帘体2,使得可折叠帘体2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滑动座6的侧壁上连接有滑动翼,滑动翼滑动在上梁1上设置的滑槽中,方便滑动座6滑动的同时不会从上梁1中弹出,提高稳定性。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上梁1的下端和下梁3的上端均设置有插槽,插槽上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可折叠帘体2的上下端均为硬质材料制成,且可折叠帘体2的上端插接在上梁1上设置的插槽中,可折叠帘体2的下端插接在下梁3上端设置的插槽中,且上梁1和下梁3的两端均设置有限制可折叠帘体2左右移动的侧盖12,方便安装和拆卸维修。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轮组8、第二轮组9和第三轮组10的半径依次减少,且滑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包括上梁、连接在上梁下端的可折叠帘体以及连接在可折叠帘体下端的下梁,上梁的内侧壁上依次连接有弹簧固件、弹簧、滑动座和固定座,弹簧固件和固定座固定在上梁上,滑动座滑动在上梁上设置的滑槽中,滑动座和弹簧固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和固定座上均设置有平行分布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且滑动座和固定座上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通过绕线组相互连接,绕线组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绕线组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后分为两股细绳并依次穿过上梁上的通孔和可折叠帘体连接在下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拉绳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侧壁上连接有滑动翼,滑动翼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万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