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844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捆带钢技术领域。所述捆带钢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8%~0.23%、Si≤0.03%、Mn:0.60%~0.90%、P≤0.025%、S≤0.025%、B:0.003%~0.005%、Alt:0.020%~0.050%、N≤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再通过热轧、四机架全六辊冷连轧及回火发蓝等工序,以生产出抗拉强度大于980MPa,延伸率大于10%的高强捆带;利用感应加热器对钢卷轧前加热以提高酸轧压下率,并提高捆带原料强度;将乳化液中油品含量降低至于6%之内,以避免后续回火炉中出现明火。炉中出现明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捆带钢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制捆带常常指是一种用用于工业制品包装的捆带钢,目前主要用于钢铁、有色金属、棉花、羊毛等成品或半成品的包装,其中钢铁是应用捆带最多的行业。因此捆带必须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牢固等特点,并且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易散包,此外在室外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恶劣环境,因此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能。目前980MPa级的捆带多用于高强钢铁产品使用,年需求量超过10万吨,并且随着我国家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强钢的比例不断提高,因此高强捆带用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经检索,如申请号为:201210232927.9、申请日为:2012年7月6日、申请公布日为: 2012年10月1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发蓝捆带的生产方法,其化学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0.15~0.25%,Mn:1.5~2.2%,Si:≤0.05%,P:≤0.025%,S:≤0.02%,Als:0.01~0.08%。采用了9~10个道次压下获得了高强抗拉捆带的原料,虽然工艺简单,污染小,但是该钢种 Mn元素含量高,并且采用推拉式酸洗和多道次轧制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性差。又如申请号为: 201510302169.7,申请日为:2015年6月5日、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1月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980MPa级的冷轧卷用捆带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0.30~0.38%,Si:0.15~0.30%,Mn:0.55~0.75%,P≤0.020%,S≤0.010%,Cr:0.10~0.20%, Alt:0.01~0.04%,余量为Fe。该钢种不仅C元素含量高,不利于焊接,而且Si元素含量高,发蓝后镀层易出现脱落,防腐蚀性能差。再如,申请号为:201810394049.8,申请日为:2018 年4月27日、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9月25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TKDC捆带用热轧带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0.18~0.20%,Mn:1.20~1.30%,S≤0.015%, P≤0.025%,Si:0.1~0.20%,Als≥0.025%,Ti:0.015%~0.025%,N≤0.005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钢种采用了四段式冷却方法获得了高强捆带用钢材料,不仅对设备精度要求极高,规模化大生产过程中控制难度大,同时Si元素含量高,不利于后期发蓝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目前现有产品技术方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精确控制钢中的成分,并通过热轧、四机架全六辊冷连轧及回火发蓝等工序,以生产出抗拉强度大于980MPa,延伸率大于10%的高强捆带。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捆带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为:C: 0.18%~0.23%、Si≤0.03%、Mn:0.60%~0.90%、P≤0.025%、S≤0.025%、B:0.003%~0.005%、 Alt:0.020%~0.050%、N≤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提高C元素可以有效的提高捆带的抗拉性能,同时控制C为:0.17%~0.23%,以避免捆带的延伸率随C含量的提高逐渐下降,此外还能够有效降低对捆带的可焊性的影响;通过降低钢种Si元素含量以获得更好的发蓝效果;Mn控制在0.60%~0.90%,以提高捆带在冷却过程中的淬透性,并能够保证较好的塑韧性,对焊缝性能也能保证;Al作为主要脱氧剂,同时铝对细化晶粒也有一定作用,其范围控制在0.020%~0.050%内,以有效避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受到影响;极微量的B元素可以有效的提高捆带钢的淬透性,有效提高捆带钢强度,将B元素控制为0.003%~0.005%,以防止钢的强度下降;N元素在钢中易与B发生反应,导致B元素提高淬透性的作用减弱,因此本专利技术将N含量控制在N≤0.004%范围内。
[0009]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一、冶炼:在铁水预处理过程中采取前扒渣和后扒渣工序,并调整S元素含量,以减少钢水中的有害元素;
[0011]步骤二、连铸:中包温度控制目标为液相线温度以上15~30℃;
[0012]步骤三、热连轧:加热温度控制在1210℃~1250℃,从而保证钢坯充分奥氏体化,化合物充分溶解;终轧温度控制在860℃~890℃,以保证终轧温度控制在奥氏体以上温度,避免出现两相区轧制导致的混晶现象,还可以获得细小的晶粒组织;
[0013]步骤四、控制冷却:通过控制冷却水流量,以大于35℃/s的冷却速度将钢卷冷却至 560~600℃,以获得抗拉性能优良的贝氏体组织,还能够减少晶粒在高温下长大趋势,获得细小的组织;
[0014]步骤五、冷轧:采用四机架全六辊冷连轧,冷轧总压下率控制在60%~75%,四机架对比传统五机架轧机,机架数量少,轧制成本可得到降低;且大的压下率可以提高钢中晶粒畸变能,降低再结晶温度,以提高捆带抗拉强度;
[0015]步骤六、回火发蓝:将钢卷分条后进行回火发蓝处理,回火温度控制为480℃~580℃,时间为60s~180s,该温度和时间可以保证钢带塑韧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并且获得抗腐蚀性优良的发蓝涂层。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五中,采用轧前加热,在钢卷进入轧机前,利用感应加热器将钢卷原料加热至70~80℃,以有效提高轧机咬入能力,并且降低钢卷在轧制过程中的强度,从而获得更高的酸轧压下率,进一步提高捆带原料的强度。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五中,在轧制过程将乳化液中油品含量降低至于6%之内,以减少钢带表面的油含量;并能够避免在后续回火炉中出现明火,导致生产安全系数降低,以及板面温度发生波动,进而导致性能发生波动。
[0018]3.有益效果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精确控制钢中的C:0.18%~0.23%、Si≤0.03%、Mn:0.60%~0.90%、P≤0.025%、S≤0.025%、B: 0.003%~0.005%、Alt:0.020%~0.050%、N≤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
免的杂质等成分,并通过热轧、四机架全六辊冷连轧及回火发蓝等工序,以生产出抗拉强度大于980MPa,延伸率大于10%的高强捆带;
[002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其特征在于:捆带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8%~0.23%、Si≤0.03%、Mn:0.60%~0.90%、P≤0.025%、S≤0.025%、B:0.003%~0.005%、Alt:0.020%~0.050%、N≤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一种抗拉强度大于980MPa级高强发蓝捆带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冶炼:在铁水预处理过程中采取前扒渣和后扒渣工序,并调整S元素含量;步骤二、连铸:中包温度控制目标为液相线温度以上15~30℃;步骤三、热连轧:加热温度控制在1210℃~1250℃,终轧温度控制在8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亨强汪建威俞波杨平王占业李进吴浩裴东扬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