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防排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82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防排循环系统,包括防水涂料层、防排片材、虹吸防排槽、蓄水模块;所述防水涂料层涂覆在结构顶板上,所述虹吸防排槽将防水涂料层分成若干个排水区域,每个排水区域内设置所述防排片材,所述防排片材上表面、虹吸防排槽上均设有土工布过滤层,渗透水通过土工布过滤层汇集到虹吸防排槽内,所述虹吸防排槽通过虹吸排水管与所述蓄水模块连通;所述蓄水模块的出水口通过泵与喷淋装置相连,蓄水模块的溢水口通过溢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基层上涂刷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后设置智防排循环系统,实现了建筑防排,施工周期低,易于维护。易于维护。易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防排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智防排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曾发布报告显示,国内主要城市建筑屋面渗透率高达95.33%,57.51%的地下建筑存在不同程度渗漏,近四成住户受到房屋渗漏的困扰。渗透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的通病,覆盖面极其广泛。
[0003]建筑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分材料七分施工,除此之外,还需要设计、维护等上下游通力合作。品质良莠不齐,设计存在缺陷,辅材机具缺失,无标准工序、无组织纪律、工人素质低、责任感低,工程管理薄弱、施工过程监管不当、验收存在纰漏,无法提供指导、服务配套不齐全、质保体系缺失。
[0004]传统防排工艺在结构顶板与种植土层之间设置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隔离层、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施工工期长、造价高,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防排循环系统,施工周期低,易于维护。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智防排循环系统,包括防水涂料层、防排片材、虹吸防排槽、蓄水模块;所述防水涂料层涂覆在结构顶板上,所述虹吸防排槽将防水涂料层分成若干个排水区域,每个排水区域内设置所述防排片材,所述防排片材上表面、虹吸防排槽上均设有土工布过滤层,渗透水通过土工布过滤层汇集到虹吸防排槽内,所述虹吸防排槽通过虹吸排水管与所述蓄水模块连通;所述蓄水模块的出水口通过泵与喷淋装置相连,蓄水模块的溢水口通过溢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通。
[0007]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蓄水模块内设有过滤沉淀模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虹吸防排槽上间隔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处安装有透气观察管,透气观察管上安装有防尘盖。
[0009]进一步地,所述虹吸排水管上安装观察井,观察井底部与虹吸排水管连通、观察井顶部突出地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模块外围设有防渗膜。
[00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基层上涂刷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后设置智防排循环系统,实现了建筑防排,相对于传统工艺节约6层,施工周期短,节约60%的工期时间,造价节省50%,防水零渗透,环保冷施工,能够实现雨水再利用,绿色节能。本技术广泛用于屋顶和道路绿化、车库顶板种植屋面等,具有绿色环保、解决大面积顶板找坡困难、施工方便、节约水资源、防水零渗透、工程造价低、便于维护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防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智防排循环系统,在结构顶板1上涂覆防水涂料层2、在防水涂料层2设置防排系统3,在防排系统3上覆盖种植土层4,在种植土层4上覆盖植被层5。
[0016]如图2所示,防排系统3包括防排片材、虹吸防排槽31、蓄水模块36;虹吸防排槽31 将防水涂料层分成若干个排水区域,每个排水区域内设置防排片材,防排片材上表面、虹吸防排槽31上均设有土工布过滤层,渗透水通过土工布过滤层汇集到虹吸防排槽31内,虹吸防排槽31通过虹吸排水管34与蓄水模块36连通;蓄水模块36的出水口通过泵与喷淋装置相连,蓄水模块36的溢水口通过溢水管38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通。虹吸防排槽31 上间隔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处安装有透气观察管32,透气观察管32上安装有防尘盖33;虹吸排水管34上安装观察井35,观察井35底部与虹吸排水管34连通、观察井35顶部突出地面;蓄水模块36内设有过滤沉淀模块,蓄水模块36外围设有防渗膜37。
[0017]在雨季,雨水经种植土层渗透到防排系统土工布过滤层,经过滤后汇集到虹吸防排槽 31内,虹吸防排槽31通过虹吸排水管34排放至蓄水模块36,蓄水模块36内过滤沉淀后的干净水通过泵输送至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对植被层的植物进行灌溉,蓄水模块36内杂质水通过溢水管38排放至市政排水管网。
[0018]本技术设计的防排系统对渗透水进行收集,并通过蓄水模块36进行调蓄、利用,对70%的降雨基地消纳,最大限度的减少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019]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防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涂料层、防排片材、虹吸防排槽、蓄水模块;所述防水涂料层涂覆在结构顶板上,所述虹吸防排槽将防水涂料层分成若干个排水区域,每个排水区域内设置所述防排片材,所述防排片材上表面、虹吸防排槽上均设有土工布过滤层,渗透水通过土工布过滤层汇集到虹吸防排槽内,所述虹吸防排槽通过虹吸排水管与所述蓄水模块连通;所述蓄水模块的出水口通过泵与喷淋装置相连,蓄水模块的溢水口通过溢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通。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防排工匠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