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17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和安装于杯体的主机,主机包括延伸至杯体的搅拌刀以及驱动搅拌刀旋转的电机,杯体内壁设有扰流筋,扰流筋包括第一导流部,第一导流部相对于杯体轴向倾斜设置,以形成朝向搅拌刀的导流方向,导流方向与搅拌刀的切割方向间形成的夹角为α,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加工机成为家庭生活中的必备品,有些食品加工机因其整机小巧还可以随身携带。
[0003]现有的食品加工机,通常包括主机和杯体,主机内置电机,杯体内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搅拌刀,在机体工作时,电机驱动搅拌刀高速旋转以完成对杯体内物料的切割及粉碎。受食品加工机造型大小和成本限制,目前市面流行的食品加工机主机主要配置为单节18650电池及380电机,配以圆形搅拌杯体,在用户需粉碎大颗粒硬性水果或在搅拌香蕉、奶昔等高粘度的物料,部分物料会粘黏在杯壁或沉积于杯底,而导致粉碎效果不均、效率不高,严重时导致电机堵转而卡刀的问题,机体工作电流过大而致温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用以解决现有食品加工机对大颗粒硬性或高粘度等难粉碎物料的粉碎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和安装于杯体的主机,主机包括延伸至杯体的搅拌刀以及驱动搅拌刀旋转的电机,杯体内壁设有扰流筋,扰流筋包括第一导流部,第一导流部相对于杯体轴向倾斜设置,以形成朝向搅拌刀的导流方向,导流方向与搅拌刀的切割方向间形成的夹角为α,80
°
≤α≤95
°

[0006]本技术提供的食品加工机,扰流筋的第一导流部相对于杯体轴向倾斜设置,以改变触碰到第一导流部物料的流动方向,形成朝向搅拌刀运动的导流方向,物料粘黏在杯壁或沉积于杯底的现象得到改善,进而提升物料被搅拌刀接触切割的概率,提高粉碎效率;难粉碎物料经第一导流部导流后所产生的导流方向与搅拌刀的切割方向所形成的夹角α满足80
°
≤α≤95
°
,进而提高物料直接接触搅拌刀刀刃的概率,作用于物料上的有效切割力更大,物料的切割效果更好,当α不在上述区间范围内,搅拌刀刀刃可能会因与物料接触面偏角过大或过小而致使更多的切割力相对无效。
[0007]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流部设置于扰流筋远离搅拌刀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部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靠近搅拌刀的第二导流部,第二导流部沿杯体轴向延伸设置。
[0008]第二导流部将搅拌刀附近的物料径向呈递至搅拌刀,使物料积聚于搅拌刀位置,完成物料在搅拌刀径向附近的来回切割,进一步提升物料与搅拌刀接触切割的概率,从而提高粉碎效率。
[0009]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杯体包括安装主机的接合段以及与接合段相对的扰流段,接合段与主机外周相适配,扰流段设有多个扰流面,以形成多个背离扰流面的扰流方向。
[0010]多个扰流面形成多个背离扰流面的扰流方向,使物料的从沿杯体壁的规则的圆周轨迹变为无规则轨迹,进而使小颗粒物料与大颗粒物料在杯体内充分混合,增加各形态物料与搅拌刀接触切割的概率,使粉碎效果更均匀,有效改善物料流动状态和扰流形状。
[0011]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扰流段自靠近搅拌刀端至杯体底端的周向口径尺寸逐渐减小。
[0012]将杯体内部空间做收口设计,使物料在碰到杯体壁时产生朝向搅拌刀方向运动的力,从而使物料呈递至搅拌刀方向,改善物料堆积杯底的问题,增大物料与搅拌刀接触切割的概率。
[0013]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主机端部延伸设置围筋,围筋环绕设置于搅拌刀向杯体的延伸部分。
[0014]围筋形成遮挡搅拌刀的保护罩结构,同时对高速旋转状态下的搅拌刀所产生的噪音起到隔挡作用,另一方面,围筋能够减小搅拌刀附近的粉碎腔室,减小在该腔室内径向移动轨迹以加快物料换向扰流频率和与搅拌刀接触概率。
[0015]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围筋内壁沿轴设有至少一个凸筋,凸筋与围筋连接处呈平滑过渡。
[0016]凸筋增强了扰流效果,同时,凸筋与围筋连接处平滑过渡,以减小清洗死角,方便食品加工机的清洗。
[0017]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主机底部设有安装电机的孔位,孔位相对于主机轴线的偏置距离为A,1≤A≤5mm,搅拌刀跟随孔位偏置于主机轴线。
[0018]电机相对于主机轴线偏置布置,优化主机内部空间,改善电机、电池的安装位置,最大限度利用主机内部腔体;搅拌刀跟随电机偏置设计,使搅拌刀到杯体壁的距离不一,进而构成粉碎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方向的不一致性,进而提高物料的紊流,粉碎程度不均的物料都有更多机会接触搅拌刀的刀片,提高粉碎效率;考虑主机内空间有限,限制偏置距离在1

5mm,小于1mm达不到上述目的,大于5mm致电机装配空间不足,且致主机重心太过于偏向一侧。
[0019]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主机底部设有引导面,引导面环周的倾斜角度呈渐变式变化,以形成至少两个具有高度差的断面,并在两断面毗邻处形成扰流阶。
[0020]引导面的斜度渐变加以扰流阶的配合,使物料在接触主机底部时产生背离接触表面的多个方向的扰流力,物料的搅拌轨迹不再局限于圆周运动,增强了扰流效果。
[0021]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搅拌刀包括刀座和安装于刀座的两沿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刀片,两第一刀片的刃口相悖设置,且刃口呈渐开线形。
[0022]渐开线形的刃口大大降低了切割负载,减小卡刀概率,同时能延长切割路径,实现对物料由一维到二维的立体化切割,从而提高切割效率。
[0023]在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搅拌刀还包括安装于刀座的第二刀片,第二刀片背离刀座弯折延伸,且第二刀片的弯折角度为β,60
°
≤β≤85
°

[0024]第二刀片向上弯折以产生对物料的横向搅拌,提高扰流效果,同时第二刀片的负载力臂大大减小,进而产生的力矩变小,电机的负载不过高,大大减少电机因负载过高而产生堵转的问题,降低卡刀现象发生;第一刀片配合第一刀片,实现物料每次接触搅拌刀可接受刀片的四次切割和粉碎,实现对物料由线到面的立体化空间切割;第二刀片的弯折角度β
满足60
°
≤β≤85
°
,以达到更好的切割效果,当弯折角度β小于60
°
时,第二刀片所产生的横向搅拌效果过于小且产生力矩过大,当弯折角度β大于85
°
时,第二刀片的切割路径所涉及的径向范围过小,不利于切割物料。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中食品加工机的剖视图。
[0027]图2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食品加工机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食品加工机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一种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和安装于所述杯体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延伸至所述杯体的搅拌刀以及驱动所述搅拌刀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壁设有扰流筋,所述扰流筋包括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相对于所述杯体轴向倾斜设置,以形成朝向所述搅拌刀的导流方向,所述导流方向与所述搅拌刀的切割方向间形成的夹角为α,80
°
≤α≤9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设置于所述扰流筋远离所述搅拌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部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靠近所述搅拌刀的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沿所述杯体轴向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安装所述主机的接合段以及与所述接合段相对的扰流段,所述接合段与所述主机外周相适配,所述扰流段设有多个扰流面,以形成多个背离所述扰流面的扰流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段自靠近所述搅拌刀端至所述杯体底端的周向口径尺寸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任听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