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万鹏专利>正文

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16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普通螺栓联接有可能松动,甚至完全脱开,造成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异型螺栓、止转垫圈和止转螺母;止转垫圈外套在异型螺栓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止转结构,止转螺母与异型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止转垫圈设有轴向凸起的第一齿圈,所述止转螺母的尾部设有与第一齿圈的相对且相配的第二齿圈,第一齿圈、第二齿圈上的齿为棘齿,使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咬合后不能反向旋转。本技术方案采用自抱死结构,实现螺栓永不松动,避免出现传统螺栓在冲击振动较为频繁、载荷幅度快速变化、环境温度反差较大时,极易出现松动,甚至完全脱开,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况发生。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尤其涉及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栓常用的防松方法主要有以弹簧垫片、对顶螺母、自锁螺母为主的摩擦防松和开槽螺母与开口销,圆螺母与止动垫圈,带翅垫等为主的机械防松,可重复拆卸使用的防松措施,在静态或振动较小的情况下,这些防松措施也具有一定的自锁性,起到相应的防松作用,故拧紧后一般不会松脱。但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以及在高温或温度变化较大时,螺纹钢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或消失,联接就可能松动。防松的关键就是防松螺旋钢的相对转动。
[0003]对于防松动要求较高的场所,通常采用破坏防松,但传统破坏防松方法通常采用点焊、铆接、粘合等措施,由于这些措施受联接物件的大小、材料的特征、环境的因素等限制,点焊容易出现裂纹、铆接疲劳度较差,粘结剂老化效果减退,从而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永久性防松。
[0004]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特别是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普通螺栓联接采取的摩擦防松和机械防松有可能松动,甚至完全脱开,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上述情况下螺栓联接时就必须采取永久防松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以达到防松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包括异型螺栓、止转垫圈和止转螺母;所述的止转垫圈外套在异型螺栓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止转结构,所述的止转螺母与异型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止转垫圈设有轴向凸起的第一齿圈,所述止转螺母的尾部设有与第一齿圈相对且相配的第二齿圈,所述的第一齿圈、第二齿圈上的齿为棘齿,使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咬合后不能反向旋转。止转垫圈外套在异型螺栓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止转结构,使得止转垫圈只能轴向移动,通过旋转止转螺母,推动止转垫圈,实现紧固联接件的作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相互咬合、压迫,实现阻止转螺母的松动。
[000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异型螺栓设有截面呈六边形的垫圈连接段,所述止转垫圈中间开设的通孔为与垫圈连接段相配的六边形孔,六边形的垫圈连接段与止转垫圈的六边形孔配合形成止转结构,限制止转垫圈相对异型螺栓的转动。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000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棘齿包括竖向的止边及斜向的导边。当止转螺母想反向转动时,第二齿圈的止边与第一齿圈的止边相抵,限制其转动,当止转螺母正向转动时,斜边和斜边相配,斜边具有导向作用,使其能够向前转,直至轴向空隙不够,不足以转动。
[000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止转螺母的内孔分为光孔及螺纹孔,其中位于尾部的内孔为光孔,其直径大于位于头部的螺纹孔直径。螺纹孔长度,方便加工。
[00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齿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止转螺母头部的外六角外接圆直径。直径大,有效提高止转力,也方便棘齿的加工。
[0011]有益效果:
[0012]止转垫圈外套在异型螺栓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止转结构,使得止转垫圈只能轴向移动,通过旋转止转螺母,推动止转垫圈,实现紧固联接件的作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相互咬合、压迫,实现阻止转螺母的松动,达到永久防松的目的。避免出现螺栓脱开的问题。
[0013]本技术方案适用范围较为广泛,采用自抱死结构,实现螺栓永不松动,避免出现传统螺栓在冲击振动较为频繁、载荷幅度快速变化、环境温度反差较大时,极易出现松动,甚至完全脱开,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
[0014]结构简单容易生产。采用棘齿防松结构,对棘齿加工精度要求不太高,加工方便,产品容易生产。
[0015]装配方便,只要拧紧即可,无需焊接,工序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示意图。
[0017]图2(a)是本技术的止转螺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b)是本技术的止转螺母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c)是本技术的止转螺母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a)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a)是本技术的止转垫圈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b)是本技术的止转垫圈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异型螺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异型螺栓;101、垫圈连接段;2、止转垫圈;201、第一齿圈;202、六边形孔;3、止转螺母;301、第二齿圈;302、光孔;303、螺纹孔;4、棘齿;401、止边;402、导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异型螺栓1、止转垫圈2和止转螺母3;止转垫圈2外套在异型螺栓1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止转结构,止转螺母3与异型螺栓1通过螺纹连接;止转垫圈2设有轴向凸起的第一齿圈201,止转螺母3的尾部设有与第一齿圈201相对且相配的第二齿圈301,第一齿圈201、第二齿圈301上的齿为棘齿4,使第一齿圈201和第二齿圈301咬合后不能反向旋转。止转垫圈2外套在异型螺栓1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止转结构,使得止转垫圈2只能轴向移动,通过旋转止转螺母3,推动止转垫圈2,实现紧固联接件的作用;第一齿圈201和第二齿圈301的相互咬合、压迫,实现阻止转螺母3的松动。
[0027]为实现可靠止转,如图3所示,棘齿4包括竖向的止边401及斜向的导边402。当止转螺母3想反向转动时,第二齿圈301的止边401与第一齿圈201的止边401相抵,限制其转动,当止转螺母3正向转动时,斜边和斜边相配,斜边具有导向作用,使其能够向前转,直至轴向空隙不够,不足以转动。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齿圈201、第二齿圈301均设有24个棘齿4。
[0028]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异型螺栓1、止转垫圈2之间的可靠连接,异型螺栓1设有截面
呈六边形的垫圈连接段101;如图4(a)、4(b)所示,止转垫圈2中间开设的通孔为与垫圈连接段101相配的六边形孔202,六边形的垫圈连接段101与止转垫圈2的六边形孔202配合形成止转结构,限制止转垫圈2相对异型螺栓1的转动。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为方便装配及加工,异型螺栓1由六角头部、圆柱体、六角柱体、螺杆四部分组成,其中六角柱体即为垫圈连接段101。
[0029]如图2(a)、2(b)、2(c)所示,为方便加工:止转螺母3的内孔分为光孔302及螺纹孔303,其中位于尾部的内孔为光孔302,其直径大于位于头部的螺纹孔303直径。缩短螺纹孔303长度,方便加工。为减少齿圈的加工难度,第二齿圈30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止转螺母3头部的外六角外接圆直径。直径大,有效提高扭矩,也方便棘齿4的加工。
[0030]如图1所示,自抱死螺栓连接时,用异型螺栓1、止转垫圈2和止转螺母3等零部件将两个都不太厚且能钻成孔的两个零件联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型螺栓(1)、止转垫圈(2)和止转螺母(3);所述的止转垫圈(2)外套在异型螺栓(1)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止转结构,所述的止转螺母(3)与异型螺栓(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止转垫圈(2)设有轴向凸起的第一齿圈(201),所述止转螺母(3)的尾部设有与第一齿圈(201)相对且相配的第二齿圈(301),所述的第一齿圈(201)、第二齿圈(301)上的齿为棘齿(4),使第一齿圈(201)和第二齿圈(301)咬合后不能反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抱死螺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型螺栓(1)设有截面呈六边形的垫圈连接段(101),所述止转垫圈(2)中间开设的通孔为与垫圈连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孙万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